《稻湾记忆》第七章 立 心
王宇鹏
高祖水浒先生修好了三间门房。正门中间是过道,一南一北有两间耳房。门额以祥云花纹砖雕为背景,门脑嵌以含苞待放的菡萏浮雕,簇拥着“紫气东来”的籀金砖雕。门是三寸厚的核桃木的大木门,着以墨色、饰以13组对称的金色凸圆的铜钉,极为浑厚庄重典雅。南向楹联为“春涵瑞霭笼仁里”,北向楹联是“日拥祥云护德门”。门墩两侧是大理石琢磨而成的两尊貔貅。
水浒先生将南厢房空出来暂予留稻湾义校,北厢房暂为周先生寝室。稻湾义校原在水磨湾的老祠堂。老祠堂因年久失修,屋泥渗露严重。水浒和水靖商量好要重新整修祠堂,续以族谱,并恢复一年一度的祭祀仪式,同时重建三间稻湾义校校舍。水浒先生将砖瓦窑的收入悉数拿出,用以支付采购材料和木匠工匠的工费,祠堂和校舍所缺蓝砖青瓦皆由窑上补足。水靖负责监工和出入记账,工程由保长王万胜具体负责安排实施。
民国九年三月三日上祀节,稻湾春和景明,惠风和畅,时时莺歌燕舞,处处花红柳绿。稻湾王氏宗族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水浒家族专请青桥德盛大厨卜兴运做商雒十三花招待上下湾父老乡亲。上席安排稻湾德高望重的文昌世祖、万胜保长坐首席。祭祀仪式由水靖先生主持。届时礼炮齐鸣,锣鼓喧天,穿着黄褂礼服的青壮年抬上披红锦的猪羊祭品祭奠王氏列祖列宗。王家大院后辈依辈分依次分列叩拜,行大礼、奠酒,上香。
祭祀礼毕,水靖先生宣读祭文:
新王氏宗谱开谱续修告祖祭文
华夏后土,岁在庚辰。商雒之北,水靖率贤子贤孙谨以五谷六畜清酌馐馔香烛之仪致祭於水磨祠堂。敬献鼻祖惟觉、惟新始祖。先曰:猗欤我祖,源远流长,肇姓王氏,徙于山西大槐树。鼻祖惟觉惟新,耕读传家,筚路蓝缕,辟荆斩棘,创基立业,繁衍生息,鸿图大启,铭德旌义,启裕后昆。祖脉之麓,荆河之北,王氏望族,三百圩载。衍世已至,一十八世。子继孙绳,生生不息,秉承遗志,熠熠生辉。我族谱系,创自王宗。上届修谱,清末庚申,至今六十年矣。延久未续,有违祖制。根脉绵延,难於厘清。逮逢乱世,年久恐失。远者已逝,后辈浑然。若再断续,恐负先灵!唯感欣慰,吾族贤裔,饮水思源,敬先思祖,聚议重修。吉时开谱,延师续葺,昭告期诚。仰望列祖,神灵庇佑,顺利帙成。今日聚堂,薄奠先人。祖灵荫庇,吉神归位,鉴仰至诚。耆老岿然如山,裔贤默然归宗,水靖代拟祭文。祈愿稻湾五谷丰登,贾者利通四海,匠者功达庙堂,仕者为国效命,裔孙慎终追远。
伏惟
尚飨
民国九年三月三日上祀节
祭文宣读完毕,礼炮齐鸣。宴席开张,礼宾穿梭其间,宾朋满面春风,起坐喧哗,人声鼎沸,好生热闹。嘴头山脚秦腔大戏拉开帷幕,水浒先生所点《下河东》,生腔高亢激扬、响彻云霄。稻湾上下湾,一派祥和蒸腾昂扬的气象。
水磨湾祠堂在礼炮齐鸣后便正式动工了。特聘稻湾义校周怀玺老秀才和水靖先生共修族谱。稻湾义校的周先生是水靖在光绪九年的院试中认识。周先生原名周怀玺,李庙双戏楼人氏。他家徒四壁,形单影只,苦读寒窗十余载,仅参加一次院试。博取秀才却无家无业。怀玺便由水靖先生引荐追随水浒先生在滋水灞桥协助打理“德盛宣”票庄分号和“德和生”布庄分号。怀玺为人忠厚实诚,为水浒家生意发迹兴盛竭忠尽智。他深得水浒先生器重和信任。不过五六载,两处生意风生水起。于是水浒先生在灞桥盘下了九间门面房和三十亩耕地。常言道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滋水官府胡县令暗示文师爷勾结“地头蛇”强占水浒先生生意。怀玺陪同水浒先生三次向咸宁府诉讼未果,“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嫑进来”,更何况官官相护,官府与民争利,鱼肉百姓,清廷的腐朽统治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水浒先生便立下誓言:头可断,血可流,名义节气不可丢。他说:我水浒要像不倒翁,一百次被击倒也要一百零一次站起来。怀玺最佩服的就是水浒先生身上不服输、击不垮的硬气。怀玺便陪水浒先生在西安府沣源客栈住下,他俩白天睡觉,晚上便出门网络人脉,静待时机。等到水浒先生入得道台府第为张小姐诊治疑难杂症,怀玺先生便趁机回了商雒县双戏楼老家。后来水浒先生替西安道台张庭芳女儿治好奇症,西安道台张庭芳便为水浒先生抱打不平,主持正义。水浒先生赢了官司,遂将生意上的地产、房产义捐给滋水救济会,他便踏踏实实回到阔别十三年的故土稻湾。怀玺也从双戏楼来到稻湾继续追随水浒先生。水浒先生遂将王家祠堂辟出两间作为稻湾义校,由怀玺执教。

俗话说“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怀玺无家无室,水浒先生便为怀玺管吃管住,每月还支付六块银元作为怀玺的月俸。怀玺感激水浒先生高义,他用心为稻湾子弟传道授业解惑。进入民国后,学校再也不学《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改学《新国文》《小学算术课本》和《历史启蒙》了。《新国文》图文并茂,他的教学模式也从以前的死记硬背抄写文章变为“阅读、写作和算术”了。《新国文》让娃娃们学写白话文,算术难在让娃从物量到数的运算过渡,这让怀玺感觉极不适应。他便教学生将玉米秸剥了黄皮,以白芯截成等长的小棒,用头绳穿起绷在细竹棍上,他手把手教娃们计数算术。白话文写作课却难住周先生,他晚间去求教水靖先生,水靖说:这世上的事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学本咋变,老祖宗"仁义礼智信”的文化根脉不能丢;你要把自己的社会经验和认识感受契入课堂,要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教课时要研究故事背后的理趣。就像《种花与种菜》一课,为什么先种菜后种花呢?种菜是解决生存问起,这就叫“民生”;“种花”是为了观赏,是愉悦精神,这便是“民权”。先“民生”后“民权”,然后才有“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过水靖先生的解读,怀玺先生便恍然大悟,他如梦方醒。自己真是要换换脑子了。他将时局问题切入教学,挖掘教材的精髓,开发娃娃们的独立深入思考的思维品质。怀玺说:“现在当先生死教书不行了,要悟道哩!悟道就必须遵道,传道,授道,这就是为天地立心嘛!”他话音出口,不觉自己先笑了。水靖先生便笑着说:“为我们稻湾王氏一族庚续族谱一事,您可要抓紧哟!老族谱的体例、样式和结构我都给您理出个眉目,接下来便是大量的社会关系调查和县志取证,这些外围工作由我做,你只负责编纂和文字加工,我俩争取在三个月祠堂整修完工后,我们的《稻湾王氏宗谱》庚续工作也要圆满完工。咱这个兄长水浒先生,心大得很呐,这人的肩膀宽大厚实,应是铁肩担义的大人物,只可惜投错胎啦!”
这样的话,也只有水靖一人敢说,他有这样的胆识和格局,在他的嘴里天圆地圆万事皆圆。只是怀玺觉得:水浒先生在他心里不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是真君子。孔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大概说的就是水浒先生这类人吧!水浒于家,敢在除夕之夜下决心大义灭亲,要除掉败家子王长信,这没有非凡的勇气是不行的。自己与水浒先生在西安府打了一年半官司,他亲自见识了水浒先生的人格光芒和格局视野。回到故土的水浒先生,他力排众议建水磨,修瓦窑,兴义校。这样的人,于家是公正凛然的正人君子,于国可君临天下,这样的人铁肩担义誓为天下弘毅。也许水靖的话是对的,他真投错胎了。
大凡过传统节日,水浒先生必约了水靖和怀玺周先生一同喝酒。酒是砚川丁湾的纯苞谷烧,菜是自家猎枪打的野兔和山鸡。端阳节这一天,水浒先生系了围裙亲自下厨。他将野兔野鸡切块红烧,混了佐料包与洋芋豆角同煮,温火熬煮近一个时辰,兔肉便轰烂成一缕缕的条状,洋芋豆角完全吸饱鸡油兔汁,鲜亮爽润不柴,不腥不腻耐嚼。水浒先生盛了满满一搪瓷盆,叫了小脚女人和桂珍一并入席。女人本不上席面,但对水浒先生而言,他没有这个规矩。在他眼里,梨树坡的小脚女人十七岁嫁给自己,她在自己外出这十三四年里为他撑着这个家,他打心眼里感激她。小脚女人脚底象抹了油,走路蹬蹬蹬的,让他越听心里越亮堂。而桂珍娃与水浒一家人十分投缘。在桂珍五岁时,他便与兴龙亲家指腹为婚,亲家母生娃子去世后,他便将八岁的桂珍接回了家。桂珍与婆婆象亲生母女一样亲热和谐,她俩从未红过脸。提起这个家,周先生时常对水浒先生拃起大拇指,水浒也只是会心地笑笑。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与周先生吃饭,饭是豆面糁子汤,托了一甑畚粽子,一瓷盆洋芋豆角混兔肉,一盘洋芋洋葱粉条混炒的炒三丝,一碟干炸花生米,一份酸辣神仙凉粉,外加当门沟采摘的商芝和灰条凉拌菜,三样素菜全是桂珍的手艺。全家人都在劝周先生多吃菜,周先生似乎受宠若惊,反倒吃菜更斯文更优雅了。水浒先生说:“桂珍,今天当着周先生的面我就把话挑明。爹对不起你,长信这娃苦害了我娃,他不成器,我娃你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大我全看在眼里。大也是闯江湖知新文化的人,我不想用这个家箍住我娃。周先生是我信得过的人,大有意让周先生在咱厢房里给娃们上课。我就是看我娃对周先生有意思冇?你若有意思,大愿意打破俗规,成全你俩。我也快到知天命的年龄,把你不安顿踏实,以后我这眼窝拾不阖!”水浒先生说着,便用肥大的手背去擦眼泪。这层窗户一纸经水浒先生点破,倒让桂珍和周先生的脸皆红到了脖子根。周先生尴尬地自己饮酒掩饰时,筷子却掉到了地上。
桂珍仰着面说:“大,我在这个家本来不太爱说话,但我啥都知道,你为这个家操碎了心,为咱王家大院,你劳心费神,其他人不理解,我理解。我嫁给长信,虽然长信背叛我,但我今辈子绝不辜负他。除夕夜让他跳窗逃命的人是我,我当时答应一辈子等他。即就是孤孤单单一辈子,我也心甘情愿地等他回来。他长信可以失信于王家,但我兴龙女子一口唾沫一口钉,绝不食言于我自己。周先生也是我敬重的人,跟他的人,一定得是个黄花闺女,我可以托我姨妈将我姨表妹桂兰介绍给她,得成?”桂珍似乎心中早有盘算,一囗气说了这么多,连小脚的阿家妈都坐不住了。阿家妈接过话茬说:“唉,咱王家女人都苦命。这王家大院的男人,个个都不安分,咱做王家女人可都要找罪受哩!我娃虽为女子,没出过社会,没读过几年书,却比一些念书的人还通理识礼。为了信儿,我娃难得有这份真心。他信娃子对不起您,为了我娃,我跟您大成全我娃,只是这个家太委屈我娃了!”小脚女人用瘦小的双手搂了桂珍的头在怀里,桂珍泪汪汪地叫一声:“妈……”小脚女人用粗糙的手擦了桂珍的泪水,应了声:“哎……”
水浒先生斟了三杯酒与周先生干了说:“周老弟,我孤单一世,而你也没兄弟,咱俩不是同姓,却胜似同胞手足。人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可我这个人既不惜财又不惜命,一辈子最看重情义呀,“情义”二字重千斤呀。你我风风雨雨十数载,我现今只有一个心愿,建好王家祠堂和稻湾义校,也算了结我平生夙愿。祠堂能让后辈们慎终追远,不敢悖祖离德,让王家根脉源远流长。我希周先生配合水靖修好我王氏族谱,到时我还恳请您主持落成仪式呢;义校有您周先生,我就放心,你要培养我们王家后代成为家国的有用之材!”
怀玺周先赶忙抱双拳作揖回应说:“我周怀玺自幼孤苦伶仃,人世漂泊三十余载,没人待见我,只有追随了先生您,就像孔明遇到先主,我才知道我是个有用之人。是您水浒先生给了我阳光让我灿烂的,今生我谨遵您的教诲,不为名不为利不图钱财,我将用一生良心教育稻湾子弟,以报答您的知遇之恩,这我也不妄在人世上活一回。族谱大体已完成,现在已经到了整理装订阶段。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桂珍妹子,说实话,我曾有过非分之想,听妹言后,我才觉得桂珍妹子才是我周怀玺最敬重的女人。谢谢妹子替我说媒!”周先生忙起身作揖行礼,桂珍也回了礼。周先生的肺腑之言的确令现场的人动容。
五月的阳光暖暖地亮堂堂地照耀着稻湾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的门楼上,门脑“紫气东来”的四个金碧辉煌的大字显得厚重灵动,熠熠生辉,这笔迹出自周先生之手。“春涵瑞霭笼仁里,日拥祥云护德门。”周先生背着手吟咏时,夕阳将周先生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王宇鹏,男,汉族,1975年9月出生,陕西商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商洛作协、评协、诗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麒麟书会副会长、麒麟作家联盟副主席,《九天文学》“作家在线”签约作家,2021年10月诗歌《错位》获“鲁迅文学创新银奖”,2021年12月散文《故乡的童话》获《当代文学家》“瑞冬杯金奖”,2022年诗歌《生命》获《当代文学家》“星夏杯”一等奖,2022年12月《师法天地人,麒麟大乾坤》获第二届“文化强国”麒麟杯特等奖,2022年12月诗歌《一封未抵达的家书》获西部电影梦工厂最佳人气奖铜奖。2021年被《九天文学》杂志社评为“优秀作家”,小说《草上飞》获《当代作家》杂志2023年当代作家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有50余万字的作品在各类纸刊媒体发表,出版长篇小说《稻湾记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