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刘克勤,男,汉族,出生农家茅舍,军旅磨炼20余载,湖南省作协会员。坚持业余码字30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各级媒体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出版个人专著《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3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有感而发,即兴成文,既不浪费读者太多的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宁古塔作家》签约作家。

涵养静气
作者 / 刘克勤

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调集30万兵力进攻延安,面对敌机投在窑洞前的炸弹碎片,毛主席捡起一块说:“正好可以用来打两把菜刀”。无独有偶,有一次敌人的炮火突然打到我前沿指挥部附近,有的官兵惊慌失措,而总指挥陈毅却镇定自若下着棋,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两位伟人具有如此超凡的镇静,对稳定军心、提振士气、夺取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乒坛老将邓亚萍也有亲身体会,她说,论技术,大家差别并不大,我能取胜,靠的是冷静,即使输球也不会慌乱,而是更加沉着。
人的一生中,干事创业,爬坡过坎,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多种挑战,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没用,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难怪一生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么,这分“静气”从何处得来?
从自我历练中来。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自我加压和历练。为了让心绪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学会忍耐和克制,学会宽容和谅解,学会独立观察思考,因静明志,因静生慧。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做到临事不惧,处变不惊,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从读书养性中来。好书犹药,善读之可以增智、医愚、提神、醒脑。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本好书在手,经受书香的浸润,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涵养几分静气,绝非袖手休闲、坐以待毙,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惊慌失措。冷静,彰显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魅力、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以静制动的精神耐力。当复杂棘手的问题出现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当各种矛盾交织僵持不下时,就能够临危不乱掌控局势、见机而为破解难题,因此而从容自信地成就事业、丰盈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