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叶
文/六月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养成了赏秋、品秋的习惯 。深秋,走进田野,走进丛林,看漫山遍野的秋色,都会让人震撼 ,让人折服,更让人回味无穷。尤其见到那如火似霞的红枫林,总会让人联想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往事如烟,留念归留念,现实总归是现实,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再精彩的戏剧总有落幕的时候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名句,表达了多么豁达的人生观啊,可真正达到这种人生境界的有几人?那飘飘悠悠的落叶,才是我人生的真正写照!

我知道落叶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更是一种自然规律,除了强风暴雨等自然因素的侵袭,导致部分叶子无疾而终外,其他状态下的落叶,完全是植物为适应自然,更好地生存,所进行的一种生理状态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罢了,这与动物更换毛发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完全是生物的一种新陈代谢现象。

说到新陈代谢,它是一种自然规律,更是一种自然法则,可这种法则还是挺残酷的,其残酷程度有时真让人难以接受,但又无可奈何!这就让人或其他一切生物,在大自然面前,在造物主面前显得极其渺小而又无能为力!

比如说人的生老病死,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一种自然法则。既然是规律和法则就是无法更改的存在,正如地球的公转和自传,四季的循环往复一样。在规律和法则面前,人只剩下顺其自然,无条件地遵循并按其办事的份。对于规律和法则,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普通的黎民百姓要执行,位高权重、富甲一方的也要执行。上帝就这一点做到了相对公平,少有人怨言。即使这样,可还是有人异想天开,想抗拒这规律,摆脱这法则的束缚,古今中外都有一些人在费精劳神谋求长生不老,尽管没有任何成功的先例,却仍然有人乐此不疲,最终无功而返!

我知道,落叶和某一生命个体的结束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就一个生命的种族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可喻性的,一个生命的个体对于生物的某一种族来说,就如一片叶子,只有叶子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让一棵庞大的植物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同样一个生物的种族(包括人)也需要新陈代谢,才能保持种族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而不至于暮气沉沉。自然是伟大的,生命是宝贵的,更是美好的,面对自然,面对生命,我留恋而不贪念,因为我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茫茫宇宙除了时间和空间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短暂,每一生命个体的存在都只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短暂得如昙花一现。正因为人生如此短暂,所以我们才更要珍惜生命,在生的过程中才更要只争朝夕,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灿烂,不枉在这世间走一遭,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生。任何浪费生命,浪费时间的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人生的长短由不得自己,但人生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每个人本身,由各人的人生观来决定。人生是丰富多彩的,轰轰烈烈固然引人瞩目,但那毕竟是极少数,而默默无闻的群体才是巨大的,普片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同样也是有意义的。社会如一台庞大的机器,要正常运转,需要每一颗螺丝钉都发挥其职能。对于社会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我们能尽职尽力做好这颗螺丝钉,并发挥其作用,那就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也就无愧于自己的一生了!

古人云“五十知天命”,我已进入人生之秋,古人还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啊,这都在提示我们,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别再争强好胜,做那些华而不实,毫无疑义的事了,该干嘛,得抓紧时间!我这片阅尽人间春色的霜叶,正在迎接强劲寒风到来,在零落之前,愿为装点河山再奉献一份亮丽!

时过霜降,秋风瑟瑟,满天风霜,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那纷纷扬扬的落叶彩蝶似的漫天飞舞,枫林如霞似火,让人惊叹,更让人震撼!置身丛林,周围是那样的静谧,甚至我都不想让呼吸来破坏这份宁静。踩在落叶上,脚下沙沙的响,这不是生命的挽歌,而是生命的安魂曲。这每一片叶来自大地,现在又义无反顾地返归自然,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这是生命的轮回!漫步丛林,观赏秋叶,聆听秋声,贴身自然,自己也融入了秋叶之中,在莽莽丛林里翩翩起舞,正敞开胸怀迎接大地母亲的拥抱。每想到这儿,自己似乎也有了一种超脱之:感,这也是秋叶给我的一种顿悟!


作者简介:
六月荷,男,实名王士和,扬州人,中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协会员。爱好文学,爱好旅游,善于教研,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刊发于《江苏教育》,部分论文选录在《中华名人名篇》。2014年开始诗歌、散文创作。二十多篇散文刊发于《赤子情——中国行业精英荟萃》《城市评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散文家文选》《劲松》等书刊,八百多首诗歌刊发于《长城诗选刊》《庄周文艺·诗周刊》《金凤凰纯文学》《诗人周刊》等十几家网刊。多条格言收录在《中外哲理名言》(4)(中英文双语版)《中华名言词典》《感恩论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优秀格言选集》(均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