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公布了年度新会员名单。商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洛南县作家协会主席刘剑锋位列其中。小城洛南沸腾了,人们纷纷感叹:“痴心追梦,实至名归!”刘剑锋先生是目前为止洛南县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协的作家,也是洛南本土唯一的中国作协会员,这是党和人民给予这位洛河赤子至高无上的荣誉。
“大人”“赤子”,皆出自《孟子•离娄下》,原句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谓“大人”,指有作为、有道德、有伟大人格的人,所谓“赤子”,即初生的婴儿,初生婴儿纯洁善良,像一块无瑕之玉,透着无法污染的神圣。这句话是说,“伟大的人,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之心。”事实证明,“大人”和“赤子”都有一个共性,纯洁、善良、率真,他们热爱自己的故乡,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刘剑锋先生就是这样情系故土洛河的“赤子”。

一、文坛领军,情系洛南
刘剑锋先生1963年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大学本科学历。1992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现供职于陕西省洛南县教师进修学校。他游刃有余地“切换”于教育、影视、文学、艺术界,是人们心目中集美貌、风度、才情、热忱于一身的大师级“文坛帅哥”和“当红主播”。他又是狂热的足球迷、专业的摄影家、顶尖的撰稿人和优秀主持人。那时候,只要在商洛提起他,绝对是“地球人都知道”。因为参加陕西省电视广播大学函授,我有幸成为刘老师学生中的“大龄青年”,由此得以聆听教诲、欣赏风采、品读美文,有了进一步的亲密接触,渐渐感受到他那火热的心灵。
追梦文学不停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刘剑锋先生就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作品。其中,中篇小说《纸上爱情》发表后即被《作品与争鸣》杂志转载,许多评论家撰文争评,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多家出版社收入作品集。中篇小说《狗埚的演员生涯》被全国唯一的中篇小说权威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转载,这是商洛作家群中除了贾平凹之外作品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作品的第二个作家。小说《雪韵》曾经被《小小说选刊》转载,散文《父亲》曾荣获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他还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和多部电视专题片脚本。
关注故土谱新篇。“通过文学参与乡村建设,不仅用文学发现和呈现乡村,而且用文学建设和改变乡村,是一位作家最重要的责任。”刘剑锋先生的艺术创作,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刻下爱故乡的烙印。他说,我喜欢小小的邮票大小的故乡,我所有的创作都有一个主人公,那就是洛河。他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表在《西北军事文学》上的故事就是奶奶讲给我的。“穿灰老鼠皮的队伍在洛河边走了三天三夜”,后来才知道那是红二十五军,这也是他以故乡为背景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九十年代中期,他又在《佛山文艺》上发表了《洛河风儿,洛水女儿》,也是以洛河畔小村子为场景的故事。
领军洛南助发展。作为一个爱故乡的文坛领军,刘剑锋先生总是说,书写故乡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我们可以从故乡的书写中会见历史的秘籍,从故乡的书写中为人们提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东西,从故乡的书写中讲好故乡的故事。正如他在《巡检鹿鸣•仙峪岭》中所概括的那样,“恐高的人/终于有了骄傲的理由/华山原来就那么小/站在仙峪岭/你得费好大功夫才能看到南峰/中峰以及西峰/面对华山的照片也许会恐高/但是在仙峪岭/你尽可以对他指指点点/华山/你也不过如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像华山松一样挺拔峻秀,迎风斗雪的“战士”,才可以笑傲苍穹,指点群峰,刘剑锋先生就是这样一棵松,他的眼界、胸怀、底气,他诗歌中洋溢的浪漫才情,深刻哲理和时代担当,足以塑造起那郁郁苍苍、独领风骚的“华山松”形象,无愧洛南文坛领军的荣耀与责任。
春华秋实果满园。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刘剑锋先生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并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多部中篇小说被《作品与争鸣》《中篇小说选刊》等权威刊物转载、争鸣,其散文、诗歌及电视等作品在国、省、市获奖,迄今已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500余万字,出版诗集《窗外的中国》,著有长篇系列散文《千里走洛河》等作品。因创作《千里走洛河》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被授予2017年度“全国爱故乡十大人物”荣誉称号。
二、荧屏明星,爱洒商洛
刘剑锋先生不仅是洛南文学界的“大腕”,还是集晚会、电视节目主持人、撰稿、策划、编导于一身的荧屏明星。
关注民生开先河。1996年起,他应约在洛南电视台开始策划、创办并主持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周末话题》(原名《百姓话题》)至今,其主持风格、驾驭节目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角度等,深受观众喜爱,《周末话题》已经成为洛南和商洛的名牌,在商洛和陕西电视栏目评选中多次获奖。
惠及大众得共鸣。作为洛南县电视台艺术总监,刘剑锋先生又是洛南连续7届春节联欢晚会的总编导、撰稿、主持人,他所策划、撰稿、配音的系列片《红色洛南》、反映“8•28”英雄的电视纪录片《英雄》、《桑树岭的日子》、《深山织布声》、电视散文《洛河源头》等30多部作品在省、市乃至国家获奖。
洛南商洛两台柱。不仅如此,刘剑锋还参与主持、撰稿商洛电视台节目。他是商洛电视台特约节目主持人,担纲商洛电视台历届春节晚会的撰稿和节目主持,由他担任撰稿、策划、主持、配音的9集大型历史文献片《红色记忆•红二十五军长征》,是商洛电视台建台以来拍摄规模最大、题材最为重大、拍摄最为成功的系列片,该片制作播出后,在省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该片先后在全国获得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一等奖,并在省市的电视节目评选中多次获奖。他撰稿、主持的8集电视系列人文风光片《丹江》,全方位反映了商洛人民的母亲河丹江的历史、人文、风光、经济社会的变迁,播出后产生了强烈反响,在省市评奖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荧屏闪亮一颗星。除了电视节目主持,还担任多台主题电视文艺晚会策划、编导和主持,成功策划、撰稿和主持的商洛电视台《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情系汶川》赈灾等大型晚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电视系列片《洛惠渠》的成功筹拍,电影《山村菊香》的播出,以及正在和西影厂洽谈合作筹拍的《红二十五军》,在极大提高刘剑锋先生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也让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商洛这片美丽土地和革命老区。
三、梦牵洛河,风雨兼程
风雨无阻写巨作。在《商洛日报》火热连载两年的《千里走洛河》,已经以每周一整版的篇幅连载近60期,成为刘剑锋先生引起轰动效应的爱故乡系列作品中的“重头戏”。《千里走洛河》以洛河为主线索,顺流而下,辐射全流域,写出了四百七十多公里洛河两岸的历史、人文、风景、传说、典故、创业精英、民间风俗等等,可以说是一本“为洛河树碑立传”的大作,目前已在商洛、陕西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既有游记的语言,又有新闻的事例,兼具文史的特色,更有文化的内涵,以特别文艺的手法洛南人民的母亲河勾划出了全面而客观的形象,是截至目前所有描写洛河的作品里容量绝无仅有、体例别具特色的、风格独一无二的巨著。
真情牵动读者心。洛南县离休老干部、老年大学副校长米小屯囤先生每周都要戴上老花镜,仔细品味刘剑锋先生的《千里走洛河》连载 还时不时打电话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提供自己所掌握的材料。“感谢你为咱们洛河留下了一个可以传于后世的东西。”他这样评价刘剑锋的作品。著名书画家,陕西省文史研究员王延年先生读后也甚为感动,欣然为《千里走洛河》题写墨宝“追溯洛河,笔写桑梓”。
千里洛河千里景。刘剑锋先生自己这样介绍《千里走洛河》的缘起。“最近发表的《千里走洛河》,其实是我日常创作的副产品。十几年前筹拍《洛河》系列电视节目时,商洛日报社各位编辑就有想法。今年两会期间,终于和各位主编定下来,结果发现体量很大,困难很大。”这样辛苦的采访、挖掘、考证工作还要继续大约两年时间,最终完成的将是一部90万字以上的巨作,也必将引发洛河全流域人民的关注。刘剑锋先生坦言,支持他走下去的,正是植根于少年时代的那颗爱故乡的种子。“故乡是作家的心灵之根,没有故乡情结的人是当不了作家的,这种发掘和发现是最有价值的,用诗意的表达,讲好故乡的故事,留住村子的记忆,每一个作家的创作注定会带着浓浓的故乡气息。”
如诗如画故乡情。有幸拜读刘剑锋先生的《收秋》、《柔软的鞑子梁》等散文作品,不止一次为其中蕴含的故乡情结河故土情怀所感动。当你走进他的文字世界,总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记得还有一篇散文,写的是他对家乡一片曾经在饥饿岁月里挽救过全村人的肥沃土地的留恋,那片风水宝地现在已经被修建成了高楼林立的新村,面对新村,他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忧虑。这是身为作家的忧患意识和担当情怀。“为什么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句话,应该确确实实道出了刘剑锋先生的心声,这也应该是他创作以洛河为“主人公”的系列文学作品的原动力。他的心血没有白费,家乡柏峪寺罗汉洞景区的开发、秦岭美丽乡村的建成、灵口洛河大桥的落成乃至洛南文化大县、旅游强县的创建,无不凝聚着他的汗水与辛劳。
四、搭建平台,党建领航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坚持业余文学创作的同时,刘剑锋同志还长期从事文学组织工作,并担任洛南县融媒体中心艺术总监。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先后担任洛南县文学创作学会(即洛南县作家协会前身)秘书长、副会长、会长,进入新世纪后,又被选举为洛南县作家协会主席,并连任商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商洛市诗歌学会副会长等。他经常团结带领广大文学爱好者广泛深入生活,组织会员创作并发表了大量的反映火热生活、讴歌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组织会员出版了大量文学作品,一些会员作品先后在国省市获奖,洛南文学已经成为文坛一支有着广泛影响的生力军。
万紫千红报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关怀指导下,刘剑锋同志策划并于2011年创办了洛南文学综合刊物《洛河》(原《洛书》)、第一份仓颉文化研究报纸《仓颉文化研究》并担任主编,为洛南文学创作和仓颉文化研究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他还为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洛惠渠》撰稿、担任编导,参与全程拍摄,再现了这条“人间天河”的诞生。
党建领航开新局。在刘剑锋先生的带领下,洛南县作家协会党支部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洛南县作家协会党支部被授予2020年“三星级基层党组织”,作协2022年又被评为陕西省文学工作先进单位,取得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成就。
幸运眷顾追梦人。刘剑锋先生以优异的创作成就和突出的组织能力,发展和壮大了洛南文学队伍,创作并推出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为繁荣洛南文学创作事业、建设陕南文化强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开创了洛南国家级作协会员的先例,是洛南文学的标志性事件,也预示着洛南文学事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他从洛河走来,是享誉洛洲的文坛领军;他朝商洛走去,是家喻户晓的荧屏明星;他向陕西拓展,是不可替代的文艺骨干;他于神州放眼,写风雨兼程的洛河传奇;他为文学代言,是实至名归的国协会员。他就是我心目中涉猎广泛、博专兼顾、多才多艺、热情谦逊的“男神”刘剑锋先生,一位自称“徘徊于文学艺术园囿而自得其乐的洛州男人”,一位以爱故乡为生命自觉,艺术理念和毕生追求的洛河赤子。

作者简介:萧军,自称云蒙山人,教育工作者,文史专员,作协理事,文学爱好者。
发稿编辑:张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