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谨以此诗献给在历史上为淮安二院做出贡献的人们以及关心二院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
走进院史馆
仿佛走进
淮安二院的历史长廊
在苏皖边区政府
卫生处的旧址
二院人用文字、
图片、实物和影像
真实地展示着该院
13O年走过的风雨历程
走进院史馆
也仿佛触摸到二院
年轻的脉膊
领略百年老院的发展变迁和他们对未来的愿景
更让人感受到
这是一部艰苦奋斗、
励精图治的史诗
一部德术并举、
病人至上的长卷
一幅幅珍贵的照片
一件件当年的物件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一桢桢难忘的画面
无声地述说着二院人
砥砺前行的昨天与今天
钟爱华、曹济生
赵信武、秦正生
应长富、 胡廷桂
郑东辉、郑玉龙
…………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一段段珍贵的视频
带着我们一路走来
走进院史馆
耳边又回荡起
《追求卓越》那首
耳详能熟的院歌 :
你在人民的身边
你在母亲的怀抱
你在信赖中发展
你在奋进中提高
二院、二院
不负人民众望
自力更生办院
艰苦奋斗起家
病人至上、质量第一
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你的事业蒸蒸日上
我们为你奉献
我们为你辛劳
我们继往开来
实现新的目标
…………
歌词饱含着无限深情
字里行间
㝍出了医院精神和
几代二院人的追求
它犹如进军的号角
凝心聚力 摧人奋进
这是一笔宝贵的
精神财富
这是传承红色基因和
优良传统的无形资产
哦,百年仁慈
百姓健康的家园
光辉历史,薪火相传
岁月如歌,初心如磐
院史馆
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
一枝奇葩
必将为淮安二院
注入无限生机
开创更加美好的末来
作者简介:
丁以洲 男 ,筆名轻舟。1952年生,淮安市人。1968年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73年入伍,1976年退伍到淮安市二院。历任医师、主治医师、秘书、院办主任、宣传科长、纪委副书记。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诗词协会理事,高级政工师。近年来创作的散文和诗歌共有300余篇,分别在《健康报》、《江苏工人报》《淮海晚报》、《淮安广播电视节目报》等多家报刊上发表。现己退休。
人生格言:
筆杆播种春的希望,薄纸孕育秋的硕果,岁月的苍穹下,缓缓地抚响土地之琴,重复的总是一个亘古的节律一一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