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老夫子》
孔凡辛
清晨,每当隔壁院子里传来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吟诵声时,我便知道于老夫子已经起床了。
于老夫子吟诗诵词是闻名遐迩的。他吟诵诗词时,整个心身都投了进去,只见他摇头摆手,心驰神往,唾沫四溅。这时如有人搅了他,不管是谁,他就会像雄狮一样发出一声怒吼,那消瘦黧黑的脸膛青筋暴露,那深邃昏花的眼睛怒火喷人。他念诗词多半是为了打发日子,装成自己很有知识的样子。偶尔有人与他说话, 也总是夹进几句诗词,因此他的话晦涩难懂,让人听了不知所以,真想骂娘。
于老夫子的另一爱好是写毛笔字。他的字迹十分了草,虽然还没有修炼到连自己也认不出来的境界,但也不外乎满纸春蚓秋蛇。有几位不识字的老头子却认为其中大有学问,经常请他写对联什么的,这时于老夫子就显出十分兴奋的样子,眼睛闪闪发光,以为遇到了知己,大笔一挥,写了一张又一张,写好了还不愿马上给人,自己看了了一遍又一遍,仿佛在欣赏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接着便饶有兴致地讲大书法家王羲之如何为卖扇子的妇人题字,使扇子不胫而走的故事,说得几个老头子咂嘴舔舌。
种花是于老夫子的一大嗜好,和他清高孤傲的性格相仿,他养的都是些不开的花,如松、竹之类的,用他的话说是“养青”。
一次他正在院子里修剪松枝,我突然感叹道,于老夫子,几天不见您瘦多了。
他脸上立刻笼上了一片忧郁的神色,说,亏你还是舌耕的,连“人生七十古来稀”也不知道?……“老病多异虑,肠中转愁盘”,唉!
尽管被他一阵抢白,我还是被他流露出的消极悲观的情愫感动了,觉得他怪可怜的。
第二天再到他家时,只见他大白天躺在床上,脸色像阴天的云,灰蒙蒙没有一点生气。这可把先生姆急坏了,她一把将我拉到一边,嘀咕道,是哪个嚼舌头的,随便说话吓得我的老头子又病了?
我吞吞吐吐地说,是我……我不过说他瘦了。
你还不快去,说他气色好多了,不这样他是不会起床的……你啊你,真会惹事!
我只好遵从先生姆的吩咐,连忙过去对于老夫子说,啊呀,老夫子,一天不见,你气色好多了。
这付药还真灵,下午他就起床了。
于老夫子活在世上也够累的,他表面凶悍,骨子里懦弱,像套中人一样时时刻刻想把自己躲起来,不愿意接受外界的刺激,在他的约束下,周围的人不敢大声说话;女人不敢穿花梢一点的衣裳;男子不敢穿时髦一些的皮鞋。整个院落像墓地一样死气沉沉,就连小孩偶尔吵闹,做长辈也会拿“于老夫子来了,之类的话吓唬他”。
像一切迂腐守旧的人一样,于老夫子总是觉得旧的东西都是好的。在他的房间里,家具不知是清朝哪代祖宗给他留下的,读的书都是线装的,连他穿的衣服也是对襟的,一切新事物他都看不顺眼,家里的人都知道他的这种秉性,凡事都顺着他。
后来他病了,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他药也不喝,饭也不吃,不久便撒手人寰了。他死后,按照他的遗嘱,家里人把诗书、笔墨等都放进了棺材。
于老夫子死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哭。
2023.4.2.于北京《孤松书屋》
作者简介:
孔繁新,笔名孔凡辛,现居北京。《世界文学》签约作家。本人酷爱文学,喜欢小说和诗歌的写作。用现实主义的笔调,描写人生百态;用烂漫主义的风格,抒发诗情画意。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和多个微信平台。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954259.html&&share=15960254093&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