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2月13日,按邹城市委书记刘仲本指示,为推动邹城旅游事业发展,农历四月二为孟子生日(应为二月二),从此孟子有了两个生日。决定这事的市委书记刘仲本被判刑,市委副书记程大志被双规。
邹城会这些年也没安稳过……
又因李汉秋教授一行人等未经严密核实考证就匆匆倡议“农历四月初二是孟子生日为中华母亲节”.谬传至今!实为憾事!
那么、孟子的诞生日究竟是哪天呢?:《孟子世家谱》的记载是:“孟子讳轲,周威烈王
四年鲁共公五年四月二日己酉(即今之二月二日),孟子生。”清雍正本《三迁志年表》和光绪 本《重簒三迁志》也都据此说,定孟子诞生日为周历四月二日,即今之农历二月二日。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邹县县令娄一均在所修《邹县志》序中载:孟子出生于周列王四年四月初二。近年在凫村重修孟母桥出土的“豁免碑”也同样记载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四月初二。
孟子诞生于周烈王四年无异,周烈王四年定当使用的是周历
我国历法有周历、殷历、夏历的“三正”之说。古人为度量日、月、行星的位置与运动,将天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十二分,依次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代之,称“十二辰”。一年中,北斗七星的斗柄依次指向“十二辰”,据之确定一年的十二个月,称为“月建”。所谓“周历建子、殷历建丑,夏历建寅”,即是说周历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夏历则已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样一来,周历、殷历的正月,分别相当于夏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
既然都承认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四月初二,换算成今天我们使用的夏历,孟子生于夏历二月二。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张培瑜从古代记载孟子生卒切实切时日下手,并连系战国时代天文历法予以考查研究,换算后得出孟子生卒更具体的时间是:孟子生于今公历(格里果利历)公元前372年3月12日己未,亦即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鲁共公五年己酉四月二日,今农历二月初二;卒于今公历(格利果利历)公元前290年12月21日壬子,即赧王二十六年、鲁文(湣)公六年壬申正月二十王壬子,是日为冬至日。
“孟子共存世30233天,82.77514254年,即82年283天,享年82周岁,实岁83,虚岁84。
孟子生日要历史研究和考古是一样的,以历史事实和证据为准,不能是听说或好多年搞约定俗成的为定论。大量史实证据确凿都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是孟子生日纪念日
“二月二”还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所以中国民间又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民谣,表现出父母盼女归的心态。
综上所述因孟母生孟子从而从姑娘变成母亲、故而定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孟子生日纪念日为中华母亲节合乎情理!
所以立即统一为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孟子生日纪念日、中华母亲节三节合一!

人生,要懂得留白
文/孟义
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意思是空的房间有光亮透不出来,才会好事接二连三。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智半哑半圣贤,郑板桥正因为懂得心中留白才会写下亘古名句,难得糊涂,糊涂一点才会对事有所彻悟,有时凡事看得太透,人太过聪明了反倒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经历的事情太多,装得负累太重往往容易将自己的心房塞满,有时要适当的为自己的心房清除了杂物和垃圾,时时清扫,那么心胸会豁达开朗。遇到复杂的事情简单做,做事随性,随意、随缘,人生不必要求太完美,一定要允许一些瑕疵出现,因为不完美才是人生,留些空白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东晋时期,太尉庚亮因朝中发生叛乱,慌乱逃出京城,想联合大将军陶侃去征讨叛军。见面之后,他们一同用餐。席间上来一盘薤头,庚亮吃的时候将薤头根部的薤白留下并未享用。陶侃不解问为什么留下薤白。庚亮答曰:“这个还可以留下种。”这就是“留白”这个典故的由来,就是说凡事留有些余地,不要凡事做绝做尽,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感觉才是最恰到好处。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对人,要懂得留白。生活在人间,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起些摩擦,要懂得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一个有内涵的人,他言谈话语都是经过再三思考的,说话留有余地,即便在紧张的谈判桌上,也会举止有度,不会把对方陷入难堪的境地,而且会注重别人的的感受和尊严。有时处世退一步,待人宽一分才是人生最美佳境。
心放淡一些,放开一些,心境就会平和很多。留白就是在遇事时不钻牛角尖,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与人争吵,吵得面红耳赤,总要辩论出子丑寅卯,要知道,世间的事和人都有正反面,有时即便反目成仇也辩不出个结果,很多事情其实是多选题,这世间哪有绝对的对与错,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问题的维度自然不同。
所以一定要减少杠精式的辩解与争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上看,左看,右看,凡事换位思考,再难的事也会迎刃而解。
心放淡一些,放开一些,心境就会平和很多。留白就是在遇事时不钻牛角尖,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与人争吵,吵得面红耳赤,总要辩论出子丑寅卯,有知道,世间的事和人都有正反面,有时即便反目成仇也辩不出个结果,很多事情其实是多选题,这世间哪有绝对的对与错,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问题的维度自然不同。
所以一定要减少杠精式的辩解与争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上看,左看,右看,凡事换位思考,再难的事也会迎刃而解。
留白,就是为别人留条路。有人说在人生的高速公路肆意行驶,随时都会出现绝命杀手,要适时拓宽人生的宽度,自己前行奔跑的时候,及时清除障碍,既方便自己也为别人打开一条路。放下纠结的心,不执著于烦恼的事,惠人达己,生活就会圆融通达。
留白,就是让心内开满鲜花,时时整理心灵的花园,闲暇的时候读书、品茗、作诗、弹琴书画,做该做的事,懂得欣赏四季的风景,找空隙放慢匆匆的脚步,给心灵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被外界干扰,经营好自己的福田。人到无求品自高,让自己心珠持盈,放弃无意义的忙碌不被欲望桎梏捆绑。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及时止损,因为无尽的欲望会耗尽我们的能量与福报。
留白就是要在心间一丝遗憾,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才是人生最壮阔的佳境。要知道顺流逆流都是人生的常态,不要好事来了沾沾自喜,坏事来了垂头丧气,人生我们总是要拿出强大的力量去抵抗脆弱的心灵,凡事以和为量,为心灵留有净土,心正不迷,善巧做事,留白处,自有风景。

花开香自来,不仅是春天里,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动人的风景。
自然的花开不只在春天,人生的花期也各有不同。所以无论年龄几何都不要停止向前寻觅的脚步,永远都要保持向上发芽的心情。
毕淑敏说:“望你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埋下兰花的种子。别看它细如烟尘,但在外表的平静和质朴里面,蕴含着旷世的美艳和惊天动地的香氛。”
此生不是一场外在的比拼,而是心灵的修行,一个内心盛有持久幽香的人,胜过无数的过眼风景。
行走于熙攘红尘,生活可以贫乏一些,但内心绝不能空洞,真正供养我们生命的,不是物质的如何丰盛,而是灵魂的高尚,精神的充盈,源自心底的幽幽香风。
余光中说:“我们的生命,短暂却又漫长,短暂的是外在的物质和时光,漫长的是人的追寻还有信仰。”
人生在世,只要带着追寻和信仰去行走,生活就是有意义的,充满了希望。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中,都要勿忘心性的修炼,认真读书,潜心做事,奔赴热爱,不负时光,更要记得趁机播种和乘风向上。
经历过多少迷茫,就会有多少成长,不必太计较暂时的悲喜得失,更不要总是纠结于那些遗憾的过往。一生剩下的时间越是短暂,我们就越要尽力去过得快乐饱满,怀揣信念永向前,只有穿过那些必经的风雨灰暗,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那片美轮美奂。
此生最好的富养是养心。从此刻起,好好爱自己,修好这颗心,或许能力有限,但是努力无边,就努力去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吧,积极向上,温暖善良,迎接前行路途中的小进步,捕捉平凡日子里的小欢喜,发掘庸常岁月下的小美好,我们就会嗅到幸福的清香味道。
一颗丰盈的心灵足以抵御这世间太多的浮躁不安,也能循到属于各自的那缕光和幸福感。茫茫尘世多是嘈杂,记得有时候需要慢下来,静下来,才能去看透那纷繁的表象,也看清自己的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花种,靠近阳光和清风,保持热爱和初衷,努力耕耘和修行。
你若坚持,繁花自盛,你若丰盈,心香自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