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道何以丧失尊严?
董惠安
一些家长把孩子送进校园,望其成龙化凤的愿望比自己飞天登月还强烈。可是,心底把自家那“噙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怕飞了”的孩子当成公主王孙,却把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当成匍匐在地的女仆奴才,教师依照师德使命把不守规矩甚至胡作非为的学生训诫几句或者拍打几下,就成了弥天大罪,非得兴师问罪不可!这我就奇了怪了,家长对教师如此霸凌,还指望教师把自家孩子教化成人才,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近日曾参加宝鸡市炎黄文化促进会的成立活动,和朋友们议论起炎帝故里先祖们倡导教育、尊崇师道的历史佳话,偏偏今天就在网络热搜上看到了关于安徽铜陵市枞阳县一位名叫周安员的教师,因为惩戒了两个不守规矩的学生,被家长威胁、扇耳光、要求道歉赔偿,最后怒而投江的信息,至今未见有人出面主持公道。此事发生于2019年。近年来教师因严格管教学生被家长威胁警告殴打、甚至敲掉饭碗的事情屡见不鲜,社会似乎对此类事也波澜不惊了。可我听到安徽周老师投江自杀的旧闻,心头不免罩起愁云,想起了田家英在庐山上写下的名联:“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自己童年对教师管教学生的记忆,以及批判“师道尊严”的历史烟云,一幕幕浮现眼前。

我第一次走进的课堂,是在宝鸡县八鱼乡(如今的陈仓区八鱼镇)淡家村一家吴姓大户的祠堂里,学校周围有不少家人的门楼上镌刻着“耕读齐家”的牌匾,展现着此地文化与炎黄周秦深入骨髓的渊源。一些满脸沧桑的家长把留着狗尾巴小辫儿、戴着银项圈,哭哭啼啼的顽童拽到学校门口,推到老师面前,说:“我把娃领来了,不听话了你给我狠狠地打!”当时的老师对学生的确严厉,不是有“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吗?家长维护老师的威严,教师也对家长和学生负责尽心,即使老师严厉惩罚甚至出手打了学生,学生回家一般都不敢告知家长,也没有家长敢找到学校闹事。事情的颠覆发生于那个特殊年代,某一阵风刮来,学生像魔怪附体,如同当今游戏中的僵尸一般,随便糊个高帽子就能给老师戴上头,折腾老师似乎给了一些受过老师惩处的学生一种复仇的快感。记得一个五年级学生随便整了个木牌就给校长挂到脖子上,校长问“我有啥罪行?”学生一时说不上校长有什么罪行,硬耿着脖子说“当校长就是罪行!”这种风很快刮过,但教师的尊严好长时间没有恢复。后来听说在宝鸡市某中学发生过军管干部严格管理调皮捣蛋学生的事情。那可是军事化的管理,对敢于在校园里胡整的学生,军管人员毫不手软,单独关其禁闭不说,还特意嘱咐学校食堂:“给那几个坏小子蒸几个窝窝头,野菜放多点,让他们好好尝尝苦滋味!”这些调皮的学生果真就慑于“野菜窝窝头”的味道改邪归正了,也没有家长敢找军官干部闹事。再后来,有了教师节,教师似乎地位提高了,然而富起来的家长们社会地位似乎更高了,只要教师敢动用教师的惩戒权,敲打调皮学生两下,家长就火冒三丈,毫无顾忌地冲到学校,要么告老师,要么打老师。三十年前,我在宝鸡听到了一件让我感到鼓舞的教师自我维护尊严的事:某中学有一位少数民族老师,很耿直很仗义,他对自己班的学生说,在校园里你们不能欺侮同学,谁要是随便打别人,我知道了一定要揍你;如果外班同学欺负你,你就来告诉我。果然有外班学生打了他班的学生,他弄清情况后,找到那个外班学生,上去就是两耳光。家长找来了,这位老师好一通唇枪舌剑,对家长毫不客气。校方想让老师客气一点,给家长一点面子,但老师毫不退让,家长讨了个没趣,悻悻而去。校园里的霸凌现象随之消停了许多。再后来,这样的故事听不到了。老师似乎“骨质疏松”了,更重要的是教育管理部门患了软骨症,对强势家长唯唯诺诺,像个卑微的小媳妇,但对所管辖的教师却一副威严婆婆嘴脸,动不动就让教师停课检查反省,甚至不惜开除,只要能平息家长的怒气即可。安徽铜陵周安员教师的遭遇,大约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鉴于此,教师还该不该管教、如何管教在校园里或课堂上为非作歹学生?成了中国教育一道绕不开的但又必须回答的严肃命题。

有人建议恢复“教师的惩戒权”。但始终未见明确的答复。有些教师选择了“躺平”——只传授知识,不承担学生行为规范的责任。于是乎,家长们对孩子的教化规范寄希望于学校,而学校寄希望于家长,而最后的道德行为的警戒线逼到了公安局派出所的大门口。
我此时很想知道那些怂恿袒护自家孩子胡整的家长们,究竟对自家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何打算、寄希望于谁人?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知识和技艺的提高,花巨资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认为道德行为规范并不重要,长大了就会自然懂事。大家也许听说过,有家长干脆把有劣迹的孩子送到国外,企图让西方人把孩子教育得有绅士风度和贵族气质。岂不想坑爹的少男少女把霸凌之风带到美国校园,对一个中国弱势女留学生实施人格侮辱和暴力,原以为和在中国校园一样,大不了花钱消灾,顶多受一点“批评教育”。结果是被美国法律判了重罪,甚至把带着巨款赴美打通关节的家长也捎带进了美国大狱。国内有专家忽悠说,国外学校是禁止体罚学生的,但事实上,英国曾有过“棍棒底下出淑女”的说法,美国当今有21个州的法律允许教师有体罚权。怂恿袒护自家孩子胡整的家长们,看看世界的哪个角落是你家孩子胡作非为的天堂?

再看看失尊教师的状况吧——有的干脆“躺平”,在课堂上对一些调皮学生的小动作或者大折腾视而不见,只是翻开着教案照本宣科,机械地完成“教课”任务;另一些半“躺平”的教师要么自我软化,和权势妥协,将自己降格为保姆仆人。要么将对学生的管理变成了只喂糖水,不喂苦药的“庸医”行为。任凭学生成为无道德无情操的道德低能儿和劣质品,最终成为坑爹误国的祸害。在李启铭(某省某市公安局长李刚之子)、李天一(歌唱家李双江之子)等等坑爹的纨绔子弟后面,肯定有一批忘记使命、得过且过的失尊教师队伍。
有人要问,教师何时何地,又因何失去了尊严?
有人怪毛爷爷,其实这其中有误解。毛爷爷很尊重他的老师。他和老师徐特立保持了终生友谊。他的夫人杨开慧就是他老师杨昌济的女儿。长沙师范的校长张干曾对他的革命行动很不以为然,甚至扬言要开除他。可他在“开国大典”之后,对于身体多病、经济窘迫的老校长张干,还是宽容地予以了多方照顾,并尊称其为“老教育家”。社会普遍认为是“文哥”摧毁了“师道尊严”,但文哥对师道的践踏过程历时并不长,恢复高考后教师的地位和尊严迅速升温,尊师敬教又成了社会主流。说实在的,这些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提升了不少,教师还是不少青年向往的职业。
可教师的尊严咋就又不知不觉地丧失了呢?
君不见,那些敢对老师动武的学生、那些敢进校园指着教师鼻子痛骂的家长,多少都有些“背景”。背景者,威权与巨量财富也。一些权贵对教师是极为蔑视的,其权势足以摘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顶戴花翎,踢掉一些教师的饭碗太轻而易举。一些发财致富者,对教师也是不屑一顾的。其子女在这样的家庭沉浸熏陶,潜移默化,在校园小社会中自然也是鼻孔朝天,气势逼人。别说教师如何考虑教育这样的学生,这些富贵子弟不考虑如何“修理”老师就算是学校烧了高香了。
师道失尊的另一个原因,是一部分学生失去了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与其家庭家长的权势和财富膨胀密不可分。这些孩子们大多含着“金钥匙”出生,生来就有“千钟粟、黄金屋”,刚到青春期身边就簇拥着“颜如玉”,出门“车马多如簇”,实在用不着“五经勤向窗前读”,自然听不进老师的苦口劝学,更谈不上对老师的敬重。当然,也有一些名校的高才生奉行“精致利己主义”,毕业前对导师投以极大的尊重和热情,但目的性很强,就是希望利用导师的人脉资源,能推荐介绍个好工作。
说一千道一万,时下师道得以失尊,并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一道行政命令导致的,因而也难以靠一道行政命令来修复,也不是靠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喊几句尊师爱教的口号就能抹平的。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各界见仁见智,解决问题的思路多种多样。然而我觉得破解那些所谓的“背景”,使得那些践踏校园秩序、让教师失尊的家长学生无“景”可背靠,让出身于豪门贵族、权势之家的学生跳出浮华生活的圈子,端正生活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可能有助于从根本上正本清源。而师道恢复尊严,无疑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董惠安2023.4.9
董惠安,男,汉族,祖籍辽宁海城,出生于陕西宝鸡,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2000年以来在网络上发表纪实文学《一个东北军后代的回忆》、长篇小说《书生沦落半官场》《谁主公平》,在报刊发表大量针砭时弊之杂文,并公开发表历史政论专题片脚本《追寻盛唐雄风》、社会调查纪实《大创启示录——陕西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现实与思考》、长篇小说《神泉》《斜谷》、以陈忠实生平为题材的20集广播剧《呦呦鹿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