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妈妈的老家
文/游雪莲
清明,那些被打湿的记忆,分不清是炊烟还是青气,飘浮在文家村的上空。欲借清明节香雾再看到妈妈的模样。
转眼间妈妈离开我们已经八个月了,时间不但没有冲淡对妈妈的思念,反而愈加强烈。每当回到老家,目睹妈妈生前住过的老房子、用过的旧物件,仿佛妈妈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都说妈在,家在,现在您不在了,再美的风景因了您的缺席都将是遗憾。
妈妈,您刚走那阵时光,我无勇气去触碰文字。字字都是您,字字皆带泪。
借着春天,清明节,我还是情不自禁写了一首小诗《春天的思念》献给您。今天我读给您听,我仿佛又看到了您听完后欣慰地笑了,表扬我了。
我多想站在春天的枝头,看到你的脸、你的眼,甚至你的背影也好。多想听到您唤我的乳名。
一想到这些,我更是百感交集:原来,我和妈妈的母女缘分已经到终点了。倘若真的有来生,我发誓还要做妈妈的女儿,还要妈妈陪我长大,还要妈妈给我做扑大头菜、缝好看的衣服……
昨晚做了个有妈妈陪伴的梦。在梦中,我又回到了我的孩提时代,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撒娇,吃上妈妈做的可口饭菜,又回到了我们幸福快乐的五口之家。有妈妈陪着的日子,也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厌烦……
当年和您一起掰包谷、割麦子、挖红薯、育秧团等劳动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我们体验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与丰收的喜悦,这都成为我们几姊妹一生成长的宝贵财富。为我们从小培养了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和面对挫折的意志。但是,妈妈,您却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句话就溘然长逝!您的意外离去,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一生一世的遗憾……
爸爸一声叹息: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我的生日不做了。当医务人员抬起您离开时,爸爸跟着追在您身后说:“你走前面,我跟着就来。”
在向您告别的时刻,弟弟一句“妈——”,我泪如雨下,再也无法控制……
老屋前,那棵有四十年树龄的枇杷树是您和爸爸当年亲自栽种,而今结满了果实,又是一个丰收年,旁边几棵后来栽种的也挂满了果,已经半成熟了。早香柚开满了白色的花朵,散发出馥郁的芳香。毛桃树由于垂垂老矣,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枯竭。厨房挨着的那笼竹子青翠欲滴,一笼三七藤长得十分茂盛,叶子油光发亮,小时候您最爱用它的叶子给我们下面、打蛋汤。晒坝空闲的地方长满了青苔,大门口的两个石凳还端端放在那儿,门槛的漆早已经脱落完,有些发白,石缸、石头柜子和石磨还在,屋檐下那根推磨用的绳索早腐烂在记忆里,猪圈、木条钉制的鸡笼、兔笼还在,卫星接收器高高地站在房顶上默默注视院坝内,小胖则慵懒的趴在阴凉处打呼噜。
屋后遍地的花生菜、地洋生等野菜亦在这时发芽,像等着我们回家光临。那棵历经岁月沧桑的柏树,仍顽强地挺立着,两棵女贞树则枝繁叶茂,枝枝相盖,而那饱经风霜的土坯房,创造这一切的妈妈却永远不再回来。
爸爸妈妈当年修的石头房子,经历了两次大的地震,依然纹丝不动。斑驳陆离的墙面上有我40多年前贴的壁画。读小学、初中时得的奖状。
春天有燕子归来,屋檐下便多了些絮絮叨叨。田间,几只白鹤低飞觅食,农民在辛勤的播种。
春光明媚,想起《牡丹亭》里那一句:“袅晴丝,春光摇曳如春线。”一大家人围坐在早香柚树下,阳光从树叶缝隙间穿过,落在地上成了班驳的光影,阳光拉长了思念的影子。大家聚在一起,今年又是在我们的老屋做的饭,话题自然而然地又想起妈妈当年清明节招待回家上祖坟的亲人们的情景。妈妈做事麻利,讲究效率,统筹安排,把亲友们安排得妥妥当当,如今我们几姊妹则手忙脚乱。
午后,躺在当年的床上,闭上双眼,我又仿佛回到了儿时,听着您哼唱摇篮曲伴我进入梦乡。您仿佛还在寒冷的冬夜灯下熬夜帮人赶做过年的新衣服。
我的妈妈,这一生,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她都乐观积极,嘴角永远上扬。即便在清苦的岁月里、平静如水的生活中,都一直绽放着微笑,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用平凡的一生给了我们不平凡的爱。
妈妈用一生的温暖伴我成长,让我学会了坚强,与人为善,我不禁要问苍天,我的一颗赤诚之心为何不能换得妈妈的一世长寿健康呢?
妈妈能成为母女也是三生有幸,我要认真过好每一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孝敬长辈,关爱兄弟姐妹,呵护幼小的孩子,把您对我的爱永远传递下去。
妈妈一生勤劳、善良,为人和善,通情达理,从来没有和邻里乡亲红过脸、吵过架。她对父亲百依百顺,对儿女呵护有加。她一生历尽艰辛,却正视困难、从不抱怨。她一生生活俭朴、勤俭持家。她刚强能干、不屈不挠。她用心把我们三姊妹抚养成人。她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坐在大门口的石凳上,我又仿佛看见妈妈挑着一担水回家,一家人欢快地推豆花的情景。
思念如水,妈妈的形象渐渐地丰满清晰起来,她微微地笑着向我走来,还是那么慈祥,那么亲切。
妈妈啊,愿您走进我的梦里,让女儿好好地向您倾诉心中无尽的思念……
爸爸在老屋来回踱步,当双脚踏进你们的卧室时,就在您放缝纫机的位置,爸爸在窗台前伫立良久。他找来一张干净的纸轻轻擦拭那扇窗户上的玻璃。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您做缝纫活时,爸爸总将窗户擦得亮堂堂的,说不费眼睛。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那张旧式的桌子周围,回忆在农村生活的时光,爸爸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这老屋是我和你妈妈当年在农村生活时的家产,是我们用勤劳的双手修建的,也是我们爱情的见证。每当回到老屋就像和你们的妈妈又重逢了”。
突然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一刻,我才完全相信,父母之间是有爱情的。那是一种与我们年轻人的追求和向往截然不同的爱情,没有浪漫的玫瑰,没有炽热的情话,没有动人的海誓山盟,只有这样一份在平淡岁月里无言的牵手、默默的关爱、细致的体贴、不变的忠诚,面对人生风雨的从容。我甚至祈望着,多年以后,我和丈夫在白发苍苍时,也能拥有一份这样可靠的幸福。
作者介绍

游雪莲 自贡人,文学爱好者。荣县作协会员、荣县农民作协会员。在《自贡日报》、《自贡三农》、《自贡社会扶贫》、《巴蜀家风》、《西南文学》杂志微刊、《湖北文学季刊》、今日头条、天府散文、四川散文、国际文学社、桃乡文苑等报刊和平台发表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