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艺术之树常青
——评张炜先生的长篇小说《独药师》
2016年5月,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的长篇小说《独药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第一版第一次印刷量即达80000册,创下当今纯文学读物(纸媒书籍)印刷量的新纪录,实在是难能可贵、不可多得。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辛亥革命。
描述地点:胶东半岛某港口城市。
主要人物:半岛地区首富季府、独药师第六代传人季昨非及其密切交往的朋友圈中人。
小城故事多
书中正文部分虽然只字未提烟台二字,但我认为就是在写烟台。书中写到的海防营、道台衙门、酿酒公司、教会医院和学校以及小城西部的登州和龙口等地名,还有橡木桶、螳螂拳、长生不老药等名词,耳熟能详。这些物象纷纷从历史深处走来,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就连书中所描写的好吃的土豆炖鸡、海带炖排骨、土豆芸豆炖肉等家常菜,也都是老烟台人日常生活中的司空见惯。因此,读起来倍感亲切。
半岛重镇烟台,是一座小城。但是,小城也不可小觑,小城故事多。这座小城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有抹不掉的城市记忆……长篇小说《独药师》所描写的关于辛亥革命的故事就发生在烟台。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3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烟台的志士仁人、革命党人,在烟台和半岛地区,先后举行了十多次的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了起义的胜利。而烟台起义胜利的关键更是智取海防营。烟台起义的胜利,是对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贡献,烟台起义勃发出来的革命精神,是极其宝贵的,可歌可泣的。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公推孙中山为“中国同盟会”总理。出身于烟台龙口的徐镜心被任命为中国同盟会北方支部的主盟,驻烟台,下辖蒙古、直隶、东北、陕西、山东、山西分会。时有“南黄(黄兴)北徐(徐镜心)”之称。
书中写道:年长季昨非3岁的兄长徐竞(原型徐镜心),是父亲的养子,视为己出。季府,倚仗长生丹丸的一剂独药方征服了半岛。而革命党则用革命这个独药方征服了父亲。父亲晚年在困境中挣扎。它阻挡不了养子徐竞,而且也阻挡不了自己,他眼巴巴地看着季府拴在革命的大车上,被拖着拉着一路向前。为支持革命,季府赞助了大宗银两,累计达30万两之巨。这些银两,完全根据革命所需,随要随支,输送频仍。所以季府才被革命大统领孙中山喻为“革命之钱庄”。
于是《独药师》围绕着“哥哥和弟弟”“革命和养生”“季府药局与麒麟医院”“中国人和洋人”“男人和女人”“百岁老人和季府传人”“宿敌和导师”“老爷和仆人”等一系列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矛盾纠葛展开故事情节,描绘出波诡云谲、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艺术地再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是一部涉及面广、背景庞大、人物众多的全景式、史诗式艺术作品。
礼赞英雄的史诗
据《管家手记》:徐竞独身一人去龙口途中被捕。季昨非多方营救无力。徐竞并未在行刑前服毒自尽,竟于刑场宣讲革命,以唤起民众。北方支部主盟徐竞慷慨就义,一代志士就此别过,万民永念。
英雄史诗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生活的全景反映。
史诗与历史有着特殊的关联性。但是,即使史诗的历史印记十分鲜明,它也不是编年史式的实录,甚至也不是具体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史诗对历史有着特殊的概括方式,它体现了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和表现力。对中华民族的英雄,当然要心怀崇敬和爱戴的心情去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张炜说:“我的长篇小说《独药师》,就是在礼赞辛亥革命的英雄——徐镜心他们。”
可是,在整部作品中兄长徐竞出现的场景并不多。这里作家采用“计白以当黑”的方法,运用明暗对比、避实就虚的手法,明写季昨非,而实际写徐竞,以此物写彼物,从而衬托出徐竞充满凶险、神秘莫测、献身革命的神圣使命和英雄壮举。以最少的笔墨表达最丰富、最隐秘的内容,产生了“隐于不言、细入无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艺术效果!
不容置疑,《独药师》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文学巨著。它成功塑造了多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而其中季府老爷、独药师第六代传人季昨非的形象格外鲜明。作家张炜写活了独药师季昨非,也就写活了这部书。正如世界名著《茶花女》的作家小仲马所说:“我认为只有深刻地研究过人,才能创造出人物,如同只有认真地学习了一种语言才能讲它一样。”
据说,作家张炜为创作《独药师》,对原始资料搜集、积累了20年,并对书中的主要人物研究、揣摩了20年,做到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他对季昨非这个人物更是了如指掌、把握得当,达到了烂熟于心的程度。所以写起来才那么得心应手,那么手到擒来,那么水到渠成,那么瓜熟蒂落。
实迷途而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季昨非,这个曾经清闲无为、作风虚浮的季府少爷在父亲死后,始终保持着与徐竞的联系,一如既往地支持革命,坚持不懈地继承祖传独药师配伍秘方,并根据服用对象加减丹丸。革命和养生,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始终炙烤、煎熬着他那一颗悸动不安的心灵。府中秘笈为各方窥视,由来已久。百岁养生老人邱琪芝及其徒子徒孙,曾心计频施。另有道台大人康永德者流,官家豪强,觊觎已久,不可揣度。时世荒乱,兵贼猖獗。从14岁承继秘方,到24岁被邱琪芝引诱堕落而沉湎于养生邪术,季昨非惨淡经营,独掌难撑,实属不易。
经不起邱琪芝的蛊惑,季昨非陷入长达4年之久的迷惘与沉沦,陷入男女淫乱(男女双修)的泥淖不能自拔。他与鹦鹉嘴、酒窝以及下人朱兰寻欢作乐。后来,登州得而复失,大起义失败了,他从邱琪芝那里求教来的关于“气息”“目色”“膳食”“遥思”等四项长生基石也被彻底动摇。经过一番痛彻的反省思过,他迷途知返,悬崖勒马,自囚闭关三年,最终走出了放荡不羁的魔咒。他对西医院——麒麟医院原本是抵触的。直到他罹患严重的牙疾、痛不欲生时,才不得不就医麒麟医院。也正是在这里,他邂逅并爱上了医生助理陶文贝。陶文贝小姐20多岁,仙姿逸貌,惊世骇俗。她良好的教养与某种天生丽质,使人看上去更加成熟,魅力无限。季府老爷季昨非被她深深地迷住了。然其自负清孤,难以接近。于是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猛烈的追击。初甚苦恼,后有转机。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近陶文贝。他甘冒风险,把陶文贝接到季府为革命党人治病疗伤;他不断给陶文贝写信,倾吐自己的心声,忏悔自己犯下的罪恶;他把一桩因陶文贝而发生的命案揽在自己身上,不惜坐进监房,差一点丢了性命;他不止一次地鬼使神差地冒着瓢泼大雨,跑到西医院来找陶文贝,只为了一睹其芳容;他对她说,“这完全是因为深不可测的爱力,是神秘的冲动”。西医院里会常常出现一个手捧菊芋花束的男子,医护们都知道这个痴情汉就是季府老爷。季府老爷上演的“姑娘追”是虔诚的真心实意的,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终于在一个冬季到来之前,季昨非捕获了芳心,和陶文贝这个心中的恋人走进了基督教堂,举行了庄严而简朴的婚礼,开启了崭新的人生。
面对物欲横流世界中的种种粗制滥造之作,作家张炜的新著《独药师》绝对是一部振聋发聩的精品之作。全书语言洗练,炉火纯青。其附录“管家手记”,以编年体的形式理出了故事的来龙去脉,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起到了“导读”的作用。书中凡是涉及到男女之间的话题,作家都是点到为止,不大肆铺陈、刻意渲染。作品高雅的格调、高尚的品位,使得《独药师》的文学性、艺术性和艺术魅力进一步增强。《独药师》不愧为一部高度浓缩的文学巨著,不愧为一部最具代表性的堪当不朽的长篇佳作!
作者简介
许锐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烟台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原党支部书记)。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