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山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
——黄陂蔡店赵店赵国桥创业纪实
蔡店,曩昔谓之黄陂的西北利亚,地道的边远贫困山区。而赵店村位于蔡店东部,在8.82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聚集着18个自然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曾属一区赵店乡。
赵什益,座落在赵店村南部,面积只有0.009平方千米,居民45户,164人。自明朝洪武二年从江西饶州府筷子巷移民,历650余年,一家落藉而发的为大姓,将赵剩一更名为赵什益。
赵国桥,这位1963年出生在大山深处的年富力强,在偏僻贫困中成长,饱尝了艰难竭蹶。如何摆脱世代的穷苦,这个命题在只念过初中的他脑海中思考。
在社会底层苦苦的挣扎。进入青春期的他,刚好碰上市场经济到来,当时代的弄潮儿,迈出关键的一步。
尝试吃螃蟹的味道,开始在附近湾撮虾子,下鳝魚。起早摸黑,嫌几个小钱,贴补一下家用。
季节性的权宜,如何转变为永久性的营生?跨过一条鸿沟,另谋生路。他带着积攒的几个线,来到汉口杨汊湖小区,找到个栖息的地方,踩麻木、摆地摊卖水果、蔬菜。体验陌生地方的酸甜苦辣。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撵兔子的经营方式,遭遇各种尴尬,不胜烦恼。他在苦苦的探索,睁大眼睛观察周围,寻找突围的出路。
从人潮涌动的市场上发现,有一家酱菜生意,店面不大,却门庭若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究竟是什么原因?
他去买了一些,尝试了一下,果然味道不错。凭这条吸引顾客,购买者日渐增多。消费者的互动,口感风传,跃升为小区内咸菜的首选。
心动了,一夜未眠。这种技术属于商业秘密,人家是不会告诉你的,只有摸索。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交出一份昂贵的学费,才能获得市场准入证书。
组建家园班子,生产经营一条龙试水。产品变商品的流通,测量经营的绩效。
顾客就是上帝。初出茅庐,人们还不熟悉,鲜有人问津。他便开启免费品尝的先例,家庭主妇的围上店前,点头赞许,回头率高了,还带来了客源。
销售指数上升,使他看到了曙光。请来了兄弟姐妹,上了这条风雨同舟的赌一把。他自己也跑上跑下,釆购运输,不知劳累的到新洲釆购原材料,让大家共享创业的肝胆相照。
进出口渠道是重要的一环。他琢磨着投石问路,零售与批发一齐上,左右开弓,为产品找下家。他不辞劳苦奔波各地企业食堂,建立广泛的联系,多方协商签订合同。他饱一顿饿一餐鞍马不停,以诚恳朴实的态度,争取了不少客户。
由短暂的建筑工地食堂这样的游击队转向厂矿企业食堂,华丽转型为批发销售点,经营的一次跃进。
客户群体叫好,才是产品的生命力。质量与信誉赢得了信誉。张开了销售网络,攻城略地,武汉博恒酱品厂在上海、南京、安徽、江西、湖南、河南、广东、贵州、乌鲁木齐等省市、自治区。他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进入全国大理超市的柜台,品牌效应滚雪球式的发展。
好事多磨,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家园班子也曾经一度跌入低谷。与兄妹合伙时亏了7、8万元,原始积累耗光了,大家都灰心丧气。他却没有因此精神颓废,笃定着“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信念,单独的扛起了企业的大旗,东山再起,重振雄风,一往无前…
考验接踵而至,一次市区食品卫生大检查,出了“茬子”,竟然找到了大肠菌,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哪里?他从源头进货渠道,到生产流水线出厂,仔细梳理了几遍,找到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加强卫生检查,配备卫生检查员,做好记录在案,随时核实账据,层层把关,不得有丝毫的马虎。
食品安全制度严格,杜绝了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上了这一课,质量的弦绷得紧紧的,脑海中警钟长鸣。“严”字当头,拷问自己,能否不打板子,一切都得心应手了。
一场突然的冠状病毒袭来,很多地方封城,企业面临着一场生存大挑战。在困难面前,他沉着应对。相信乌云总不会长久,带领大家淌过沼泽地带…
伟大无关金钱与权力,只在于有颗善良的心。在上世纪九十中期,不少亲棚好友下岗,生存危机袭来,当时实力还不雄厚的他,雪中送炭,主动送岗位,解决了20多人家庭断炊之虞,大家从内心由衷地感谢。
是否热衷公益事业,是衡量一个人的站位高低,格局大小的标准。湾里修路,他捐款顺序、捐款数额排名第一,让人看到了不一样。
一种精神财富,纷沓而至。以后湾里大小事,都会推举他出来执牛。既是信任,又是崇高,心里热乎乎的。殷切希望,使命感在肩上挑着…
追求让人一生感动,是他的始终不渝。没有惊天动地,但却润物无声。不是豪富,但却抱朴如初,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赤子反哺这块土地。
北乡人的朴实厚道,诠释着做人的准则。赵国桥就是其中之一,讲求实在,真水无香。
公元2023年4月6日(癸卯闰二月十六)(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182万字待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