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平北部的乔山山脉纵贯东西,而位于曹村境内有一座挺拔突兀的山峰,是天造地设的一处风水宝地,世代生活在这的村民称其柳树峁。近年来,因为一个偶然的发现,当地人赋予了它一个美好动听的名字——香华山。
在香华山上,漫山遍野地生长着一种叫作龙培的特有灌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鹃梅。每年进入四月,龙培花开,香气氤氲,一片雪白,美不胜收。
在其山脚下的中沟村,坐落着一座集茶叶加工、餐饮、住宿等服务为一体,以“旅游、休闲、娱乐”为文化符号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香华山生态园。
在草木葱茏的仲春四月,富平作协和阎良区作协一起,组成了18人的富阎友好采风团,慕名前往香华山生态园参观学习。
刚到生态园的大门口,就看到一个身材魁梧,成熟稳重的男士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经随车的卢树刚老师介绍,我们知道他就是生态园的主人邓本齐。我们随着主人的引导,一起坐在了檐挂灯笼、绿竹围绕的凉亭底下。刚一坐下,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的几位妇女急忙邀请我们品茶。她们从一个精致的玻璃罐里取出一小撮墨绿色的蜷曲茶叶,冲进透明玻璃杯中,开水裹挟着茶叶旋转翻飞,随着热水浸泡,蜷曲的茶叶慢慢舒展,变成了一个个青绿色小叶片,整个茶水也呈现出了淡青色。
“大家趁热喝,品尝一下,多提出宝贵意见!”邓总笑着招呼我们。我们都品尝起来,这茶的确很特别,味道比较淡,但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在其中,唇齿留香,经久不退。正当我们疑惑时,邓总给我们介绍起来了。
原来这茶叫龙培茶,是用龙培的嫩芽经过摊凉、挑选、杀青、揉捻、烘干、分选等多种工序精心加工而成。据《本草纲目》记载:龙培主益气、活血、滋养心肺、降压、降脂。其花蕾和嫩叶不但均可食用,而且幼芽制成的茶,叶薄质轻,易溶于水,能有效改善便秘和睡眠不足的现象。龙培常年自然生长,无需打药,因而无论是吃菜还是喝茶,都十分放心……
“邓总啊,原来你们龙培茶这么好,那你们的加工车间在哪?我这人就喜欢到处转,哈哈……”一位爱说爱笑的女士向邓总提要求。
“好的,那就满足一下这位老师的要求,请大家随我来,一起参观一下我们的制茶车间。”邓总起身笑着招呼大家,并在前边带路。
离开凉亭,我们向西步行,来到了制茶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木制架子,上面一层一层放着十几个竹编的大箩筐,这是他们摊凉茶叶的工具。车间干净整洁的地面上一行3个,共两行放着6个箩筐,里面全部铺满了新采摘的龙培芽叶。右手边是一台杀边是一台杀青机,机器比较大,主要用来去除青叶里的水分。杀青机后面是两台揉捻机,小巧玲珑,煞是可爱,主要用于把杀青后的叶子揉搓成条索状。揉捻机的后面就是一台烘焙机,最后的烘焙工作就用它完成,这也是制茶的最后一道工序。
关中地区历来没有种茶制茶的技术和工艺,我们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机器,在这里大家算是大开眼界了。我们相互议论着,说着笑着。学识渊博、爱说爱笑的邢亚荣老师说:我国茶叶种植一直在南方,日前我看过一本书,里面讲到安康平利县茶叶收购站的一位站长,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他凭借一己之力,将茶叶向北延展了300公里,难能可贵啊。今天来到邓总这里,才知道原来邓总也了不起,将茶叶又向北延展了300公里,填补了关中种茶制茶的空白啊……,大家都哈哈地笑了。
参观完制茶车间,邓总又带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茶叶种植基地。在香华山下的开阔地里,远远望去,一排又排的龙培整整齐齐地生长着。它们高低保持一致,精神抖擞地像一个个士兵等待着我们的检阅。它们绿油油的生长,开出一朵朵白色的花,犹如一个个冰清玉洁的少女,笔直挺立,清秀美丽。其间有几个工人穿着工作服,正在忙碌地采摘着龙培芽叶。据邓总介绍,他们香华山生态园始建于2011年,依托富平北部香华山高山地带和山下土地,经过12年的发展,现在一共种植灌木龙培5000余亩。注册了“绿叶清”品牌,主打“野生龙培”,开发出了众多茶叶品种,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包装也有好多种……
听了这些,我由衷地佩服起了邓总。这些年来,他以大山之子的赤诚之心,在家乡这片热土上,一步一个脚印,创办了香华山生态园。广泛栽植了花椒、龙培。他远赴广西等地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请教专家学者,和自己的科研团队一起研发了椒香茶、龙培茶等系列产品,并创造了不俗的销售业绩,这真是富平人民的杰出代表,更是富平人民的骄傲!
时间真快,一晃就到了午饭时间。在餐桌上,邓总给我们上的都是山上现摘现采的野菜。有香椿、有灰条、有苜蓿、有花椒芽、龙培芽,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菜。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种情景:在瓦蓝的天空下,在绿茵的笼罩里,鸟鸣啁啾,和风徐徐,桌子上白底蓝花的碟子里,绿色的野菜将我们包围,呈现出了一种难得的美好氛围。这可把大家高兴坏了,大家吃着笑着。我们长期远离农村,远离大山,何曾能吃上这样绿色无公害的家乡味道呢?
夕阳西下,到了离开的时候了,我又十分的不舍。同行的邢根有老师宽慰我说:没事,还可以再来的,周末带上你的家人和朋友,再品尝一下美味的野菜,晚上就不回家了。你看,那一排排住宿的小木屋,还有木屋门前的池塘和樱花,多么漂亮啊!
经这么一番安慰,我突然释怀了。是啊,香华山生态园不是还提供旅游、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吗?下次我携友前来,顺便再去香华山柳树峁探一探神秘的“二圣洞”,也许还会有另一番风趣,岂不更好?
在回来的路上,回望美丽的香华山生态园,我想了很多。龙培茶发源富平香华山,清香扑鼻,食用药用俱佳,但就好像一个“小家碧玉”一样,终不被外人所知。相信在乡村振兴的大好时机下,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它最终会由一个足不出户的“小家碧玉”变为一位走州过县的“大家闺秀”,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心田。以其独有的魅力,为乡村振兴助力,为群众致富引路,成为富平又一个靓丽的名片!

马勇,渭南市作协、富平县作协会员,富平县诗词楹联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陕西党风与廉政》《渭南日报》《咸阳日报》《华山文学》《石川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