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追忆吾友李守贵去世二十年
二OO三年四月十四日凌晨,守贵同志匆匆走了,匆忙得不及留下片言只语。虽说人生无常,生死由命,但你毕竞还不老,生命的旅程刚满一个甲子,而于事业的使命感也丝毫不减弱,怎么能就这样去了呢?
你是一个军人。
你十五岁就当了兵,革命大熔炉锻造了你,使你成为一块好钢。一切听从党安排,服从命令听指挥,凡是同你交往过的都说你始终保持军人的气质,站有站像,坐有坐像,做起事来那么干练、认真、雷励风行。
你是一𠆤党员。
不管在部队、到地方,你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用自身的力量影响和带动他人。在放射科的日子里,你努力钻研技术,虚心地拜能者为师,在较短的时间里,业务上便独档一面。你不顾放射线对身体的影响,加班加点,兢兢业业,直到白血球不到三千时,你才休息。在人事科期间,你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秉公办事,任劳任怨,为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办理职称晋升。那期间,你不是跑东,就是跑西,常常工作到深夜,但你从不在别人面前炫耀一声。到退管会工作后,你的劲头不减当年。你结合老龄工作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使退休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大伙儿一致称赞你,你听了后憨厚地说:"老同志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能为他们做点什么,都是应该的。”鉴于此,你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党员"。2OO1年,还获得“省老龄工作先进工作者"殊荣。
你是一个兄长。
你常说,人生在世,无非四字。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在和你共事的二十多年里,我从你的点点滴滴读懂什么叫厚道,什么叫真诚,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工作。这些年来,我们一起出差,一起工作,多少次晨练相遇到一块的情景,都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有人说,人生是首歌。 人的活法各异,歌的韵律自然也不尽相同。守贵同志走了,他那六十年人生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韵律,我觉得恰是婉如平常一首歌,一首远去的歌。
作者简介:
丁以洲 男 ,筆名轻舟。1952年生,淮安市人。1968年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73年入伍,1976年退伍到淮安市二院。历任医师、主治医师、秘书、院办主任、宣传科长、纪委副书记。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诗词协会理事,高级政工师。近年来创作的散文和诗歌共有300余篇,分别在《健康报》、《江苏工人报》《淮海晚报》、《淮安广播电视节目报》等多家报刊上发表。现己退休。
人生格言:
筆杆播种春的希望,薄纸孕育秋的硕果,岁月的苍穹下,缓缓地抚响土地之琴,重复的总是一个亘古的节律一一奉献。
背影一直在眼前
--怀念二叔李守贵
李业峰
半个月前,我从上海回到老家赵集,给二叔上坟。时间如白驹过隙,二叔安息在这块土地上已整整20年。人的生命,虽有来有去,但去得太早、太快,又总让人舍不得、放不下。望着眼前绿油油的麦苗,还有远处黄灿灿的菜花,我给二叔烧纸,磕头……
我当兵那会儿,每次探亲回淮阴,第一站总是到二叔家里。在我小的时候,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到二叔家里玩上十天半个月。堂姐堂妹和我处得好,玩得开心,我们之间没有一点生分的感觉。在我长大后,学了电焊工手艺。那时,父亲生病卧床,几年下来,生活左支右绌。二叔为了照顾我们家,他在所在工作的医院里为我谋了份临时工。没有宿舍,我就住在二叔家里。二叔没有儿子,大姐、二妹和三妹为了给我腾房间,她们就挤在一张床上睡。后来,医院里有熟悉的人跟我开玩笑说,我就是二叔的儿子。
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农村孩子没见过世面。二叔当过兵,常写信给我,说起他在当公安兵时全副武装泅渡训练的艰难。1996年我在空军桂林高炮学院读书时,写信告诉二叔,我说参加了学院里举行的75公里全副武装越野拉练。二叔给我回信,说男子汉就要能吃苦、敢吃苦、不怕苦。自那时起,学校放寒暑假我回到淮阴时,二叔总喜欢带着我,逢人就夸我有出息。每次当他高兴地向同事们说起我在军校的努力时,我总能看到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那年夏天,学校放假,我又回到了二叔身边。那时,二叔已从人事科调整到工会。我给他带了桂林的特产:三花酒、豆腐乳、砧板。三妹跟我开玩笑,说喝三花酒吃豆腐乳,光有砧板没有菜啊。二婶和大姐、二妹都笑三妹,二叔一脸严肃的样子对三妹说,你整天就知道吃吃喝喝,从来就不爱学习。那天午饭,我敬二叔喝了两小杯酒,头顶上的那个吊扇丝毫没有减少额头上的汗珠。
午饭后,二婶给我准备了面包、茶叶蛋和苹果,二叔骑着自行车送我去汽车站。路过保健院那里时,二叔让我下车,他买了两袋鸡蛋糕放进我的包里,说到部队分给战友们吃。烈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看着二叔的衬衫后背汗湿了一大片。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那一刻,我的额头上的汗珠连同泪水默默地流淌在脸颊上。父亲去世后,二叔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从他的身影中时刻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二叔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看到我转业安置在上海工作。如今,我在上海工作已20年。这20年来,我时常想到二叔。每次想到他,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一行字:人生有遗憾,全为真情深。
李业峰,江苏淮阴人,退役军人,现为上海军休某刊物编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散文集《格桑花开》《生活暗示》《心里的那条河》《天空的眼泪》等。
左:李业峰,右:丁以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