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烈士墓前的野花》
文/李国和
青灰色的墓碑下
草绿的发亮
几朵黄色的小花竞相开放
它们站在阳光里的样子
多像一张张青春的脸庞
我知道他们比我年轻
几十年了 还将永远年轻下去
因为他们 还没有来得及衰老
甚至也来不及成家 娶妻 生子
就被子弹打穿了身体
没有人叫得出他们的名字
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
他们倒下前
飞溅出的几滴血
凝固成石头上的几个字
鲜红的颜色和一面旗帜
一模一样
英灵化成了这些草地上的野花
我俯下身子伸出双手
去轻轻地抚摸它们
黄色的烈焰烫的我颤抖了一下
让我感觉到了
战火与硝烟的味道
《提灯的人》
在锡东烈士陵园
忽然想起这个
一直没写的网络同题
此时 我要把这几个字
用在这些长眠的人身上
黑暗的年代
是他们提着一盏灯
寻找光明
还没等来天亮
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当我用目光抚摸
他们的墓碑 抚摸
他们用鲜血染红的名字
我仿佛看到
这些年轻时就倒下的人
骨缝里的磷火
还在啪啪啪的燃烧
《烈士纪念日》
今天
所有的鲜花都是你们的
所有的怀念都是你们的
所有的泪水都是你们的
纪念碑巍峨
你们的热血化成了
大地上汹涌的中国红
镌刻在碑文上
是战火与硝烟的名字
永垂不朽
《老兵》
文李国和
曾经杀敌的手
那么颤抖的举上额头
衰老与身体里的枪伤
还有骨缝里取不出的弹片
已经让你们挺不直腰身
灵魂从没有弯曲
骨骼在硝烟炮火中
锻打成一尊钢铁
庄严的脸庞沟壑纵横
如当年深挖的战壕
亦如一张军事地图
你说要代表牺牲的战友
走过天安门
与其说你接受祖国检阅
不如说你正在检阅着祖国
《悲壮的绝响》
查遍所有的汉字
我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来形容长津湖
形容冰雕连
不
他不需要形容
也没有什么词句能忍受
这 这彻骨的疼
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字
承担得起他的重量
29军59师117团6连
6O师180团2连
27军80师242团5连
我怕那些火热的句子
再激昂的口号
再哽咽的喉音
还是太轻太轻
配不上配不上
零下40度冰天雪地里
血肉之躯冻成的战斗姿势
十六岁十八岁二十岁的青春
所以我理解我理解
长津湖山谷每一块石头
当时都没有哭出声来
《杨靖宇》
雪还在下
风啸过林海
将军 这破碎的河山
已经瘦骨嶙峋
正如饿了那么多天的你
你胃里的棉絮草根和树皮
支撑着1.92米的身躯
将军 你剩下孤身一人
光脚踩在
零下30度的三道崴子
手上两支驳壳枪还能喷出怒火
密集的子弹
穿透你35岁的胸膛
血染红了雪
你太重太重
倒下来
长白山晃了几晃
松花江的泪水冻成凝固
无法哭出声音
一根民族踉踉跄跄的脊梁骨
仍挺立在白山黑水间
《闻一多》
你总是拿自己的骨头
当成手中的棒槌
敲打着《死水》里的中国
一把见不得光的枪管
藏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罪恶扣动了扳机
布衣长衫的身躯倒下
热血喷薄
《红烛》恸哭
李国和,江苏兴化人,七O后,现居无锡。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有文字入选多种作品集及年选,著有诗集《岁月如流》。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