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丈原怀古
都 世 科
从宝鸡驱车东行50多公里,便来到岐山县境内的五丈原风景名胜区。此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三面凌空,塬高150米,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5公里,形似琵琶状,面积12平方公里,在古代是一处攻退自如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通道要冲。三国时,诸葛率军北伐屯兵五丈原,与渭河北岸的魏国大都督司马懿对阵,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军营。诸葛亮一生以忠诚、智慧、鞠躬尽瘁而深受世人爱戴,五丈原也以诸葛亮这颗巨星陨落此地而驰名于世。如今,五丈原已成为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山峦奇石、河谷溪流、古木参天,斜谷关、葫芦谷、诸葛泉、诸葛田等诸多自然景观; 又有魏延城、拜将台、落星石、诸葛亮衣冠冢等人文遗迹,更有 始建于汉末晋初的诸葛亮庙,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经多次重修彩绘,不断扩充,形成一定规模。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瞻拜凭吊,立碑题字,使其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现在已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公元181一234年)、琅琊阳都 (今山东临沂南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辅佐刘备联吴抗曹,促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刘备死后又不负股肱之托,为求兴复汉室,天下一统而殚精竭虑、呕心呖血,被视为贤相、忠诚和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庙坐南面北,红柱青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雄伟壮观。“一对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门柱上的这副对联系辛亥革命元老孙墨佛先生所撰, “五丈原诸葛亮届”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门厅东西两侧分别是蜀国两员大将魏延和马岱塑像。院内有东、中、西三进院落,中院系主院,有献殿和正殿两座大殿,献殿内东、北、西三面墙壁上,镶嵌着著名的<<出师表>>,这篇雄文凝聚着诸葛亮的治国良策,展现其平定中原、复兴汉室的宏图大志,以及劝勉赏罚严明、亲贤远佞和严于律己,清廉为官的心迹,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愤>>中说: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此处的青石板石雕<<出师表>>,出自著名工匠樊登云之手,以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墨宝<<出师表>>为蓝本,保持了遒劲飘逸、气势磅礴的书法原貌,可谓: 文章、书法、镌刻三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诸葛亮评述的石刻也陈列此殿。献殿内墙壁上,还绘有“三国演义”故事的大幅壁画。
正殿门上方书有“英明千古”四个大字,殿门上的楹联: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系冯玉祥将军亲手撰写,足见对诸葛亮德才和功绩的膜拜。殿内的诸葛亮座像慈眉善目,文静安详,座像上方悬挂着三块匾额,分别为: “将相师表” “出相入将”“北定中原”。座像前两侧分別是关兴王平和张苞廖化四员蜀将站立塑像。
在正殿的西南侧是诸葛亮的衣冠冢,椐《三国志>>蜀书记载: 建兴12年2月,诸葛亮率军从汉中出斜谷关,此次为最后一次北伐,即人们习惯所称六出祁山的最后一次,因辛劳成疾而逝于五丈原军营,时年54岁。两军交战期突丧主帅,如军中发丧,必重挫士气,战局临危,故悄悄将诸葛亮遗体运回成都,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亮遗命丧汉中定军山,因山而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后主遵遗表亲自送至汉中,简葬于勉县定军山下。五丈原的诸葛亮衣冠冢系后人为怀念一代巨星陨落五丈原所建。衣冠冢砌有圆型石墙,树有28根立柱,寓意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28年。

正殿的后面建有陨星亭,亭中巨大的陨石是在五丈原附近发现的,相传诸葛亮屯兵五丈原那年,天上落下一块陨石,不久诸葛亮便病逝五丈原军营。诸葛亮病死后,人们纷纷议论将星陨落,故发现陨石的村子便得名“落星村”。
东院有月英殿,八卦阵。 诸葛亮夫人黄月英小名阿丑,但并非相貌丑,她端庒美丽,且很有才能,对诸葛亮在治国和军事方面有很大帮助,八卦阵的布设就有月英的功劳。殿内黄月英的座像两侧站立着她的两个儿子。殿门两根柱子上,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启功书写的楹联: “月影扶摇灵心一点通羽扇,英才绽放智慧万端射斗牛。”是对黄月英一生聪慧的赞赏。
月英殿北侧便是八卦阵,阵内曲迥迷离,有活门与死门,沿活门可走出迷阵,进入死门便无法出阵,笔者凭感觉辨别试走,终无法出阵,只好退回,在熟悉者指导下方才走了出来。笑谈中无不为古人的智慧称奇。
在月英殿的南边,便是将相园,东侧是武将廊,由北到南依次排列着蜀国后期的大将吴班、马忠、张嶷等五员大将的坐像;西侧的文臣廊是蜀国的重臣蒋琬、费祎、杨颙等五人。

将相园南侧的碑廊上,镌刻着的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急!”智慧理性、清新雅致、极富哲理的86字,将普天之下人父爱子之情表达深切,对年轻人治学做人,修身养性大有裨益,历来被视为学习和修身立志的名篇。
西院是诸葛亮生平展厅,从诸葛亮早年丧父,由叔父抚养,到从小好学亲耕,天资聪颖见识过人,相传”喂鸡求学”(老师司马微以鸡鸣为时授课,诸葛亮为延长学时,每天带米喂鸡推后鸡鸣时间),后被徐庶推举,刘备三顾茅庐到施展治国和军事才能,浏览之余,颇有教益。
有人总结诸葛亮一生主要的成就是:一对二表三分鼎(隆中对、前后出师表和扶持刘备实现三分天下局面);六出、七纵、八阵图(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和研究布设八阵图)。当然,改进连驽、木牛、流马也功不可没。刘备曾自豪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吴候孙权说: “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伊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司马懿在诸葛亮病逝,蜀国退兵后到五丈原察看蜀汉军营,连声赞叹:“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刘禅感叹:“帷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爱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赠君丞武乡候印绶,谥君为忠武侯……”司马炎在谈及诸葛亮时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清代努尔哈赤、康熙、乾隆均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忠故,志气清明而敬仰。孙中山先生说:“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
王羲之、杜甫、杜牧、苏轼、王勃等许多古今名流都对诸葛亮的才智、忠诚和公正无私的美德给予很高评价。其中杜甫、温庭筠、苏轼等曾游历五丈原诸葛亮届,凭吊抒怀,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杜甫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代表了古今文豪仰慕崇敬之情。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被誉为“千古英才”的诸葛亮虽有过人的治国智慧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然正如有些高人所示: 北伐中原系以弱抗强,屡败屡战,虽意志、勇气可嘉,然实力悬殊,岂能取胜!因缺乏实战经历,难免战事指挥失当。 得失曲直,见仁见智,依史为椐,任人评说。如今,全国共有十座武候祠,历年来游览祭拜者络绎不绝,正可谓“逝者已千古,公道在人心”。做为历史人物,诸葛亮无愧于贤德智慧的美誉,尤以忠贞无私、公正清廉的品质值得永世怀念和效仿。
2023. 4. 1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都世科,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采、编和管理工作。高级编辑,曾获宝鸡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
多年来采写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等新闻类稿件,其中200多篇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巜陕西日报》省电台等采用。其中通讯、报告文学《绿色王国的保护神》、《闯出国门天地宽》、《创新潮头唱大风》等在省内外颇有影响,20多件作品荣获省、市新闻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