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戴约瑟 上海人 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上海作协会员。曾获《上海五一文化奖》诗歌银奖、内蒙古风情全球歌词大奖赛三等奖、香港紫荆花诗歌大奖赛二等奖等省市以上诸多奖项。荣登中国诗歌网上海频道“上海诗人榜”、世界诗歌网上海频道“论坛元老”。先后任《上海诗报》编委、《长衫诗丛》副主编、ACC上海国际惠风文学社和新金桥诗社顾问。已出版个人诗歌专集《上海,请听我说》、《城市布谷鸟》;出版诗歌合集《浦东诗人十五家》。
给时间打个补丁
作者/戴约瑟
明知无法弥补一生中
已经发生的遗憾 ,难以原谅的
遗忘,也许落空的遗愿
还是妄想:给时间打个补丁
即使不可能从头再来
我的生命历程,是一条河流吗
始自无知,向未知进发
被岸树和花鸟怂恿,起伏快乐
被横山和乱石挤压,曲折痛苦
一路交替,一路遗忘
当莽撞了大海、湖泊抑或沙漠
抵达之时,想要回头已晚
我的人生之旅,是一道列车吗
启动期望,目标永远遥远
原野、青山,不断明媚惊喜
隧洞、丛林,接连黯淡失落
每一站过后,总留遗憾
最终,列车画了个并不圆满的圆
只剩下故乡的陌生,远方的不甘
直到叶落归根,才开始有点醒悟
我仅仅是一棵土生土长的树而已
何必愧疚有过河流的盲目
不再后悔有过列车的疑惑
幸运的是:我还苍翠着一株遗愿
静静托举阳光的温暖与美好
安心植根泥土的平凡与真实
2023.3.30
发现了的善举是轻放和稀释
今音(雍赓)评论:
这首《给时间打个补丁》的评论题目,它和现实中的无视与空洞,是和一些走肉在共处一起之后的情绪释放。放于“一生”中的有淡定(参考第一段);放于“未知”中去衡量(详见第二段);稀释于“陌生”(参考第三段);稀释于过往(参考第四段)。简称两放两稀释,以此求得人物自身的精神安宁。这也是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
首先,是经过了诗歌题目由宏观的“时间”和个指的“补丁”在结合之后的新意流露,颇显人物的诚意在于“打个补丁”而不是捅窟窿,更不是触轮胎。用题目来显态度,显大度和显胸襟的做法,在有一些诗歌里面见得不多,见多的是喊口号,还有尴聊的盲目以及庸俗。作这样的比较,是想反映诗歌题目的幽默。
题目起得能够打动人心,诗歌也就成功了一半,这个一半是指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愿意往下看。比如看四段的不等式,以及段落内每一行的长句形式。用激情和理智来对段落每一行进行铺排,一个是解决诗歌纵向发展的流畅,另一个是掌握诗歌横向边际的有度。
以度显灵和以向显魂的内在联系,是指诗歌在整体上的意象效果,比如,一个是宏伟,另一个是细腻,像这样的思考,它和诗歌题目拟定的手法基本相似。如宏伟的意象,可以由读者自己去寻找,它们更多是被安置在了第二段和第三段。而细腻被结构在第一段和第四段里面。
比如,第四段的叙事手法,它们的连贯与严谨,相对第三段也是有一个打补丁的说法在内。从结构上,也可以看到第一段和第四段,对第二段与第三段,也是一个相互补充的结构形式。把说事说理的过程四段,它的方向是一个以心安理得为最终目标,这是诗歌的根本。
舍此去谈诗歌人物的思想境界和作品的艺术,就显得空洞与抽象,但是,这些还是在流行。如果,再把这首诗歌提升一个境界,它就涉及到了诗歌四段里面包含的生命真相是什么。它在二十六行里面成立并折射。
生命是世界周长无限的圆里,一个自成一世界的小圆。它也有无穷之大,好比这首诗歌。但它的“真实”在于无(参考第四段最后一行尾)。
作者:戴约瑟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