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盆芦荟
文/宁建平

去年冬天,一亲戚暂住外地,家里几盆花卉没法带走,嘱咐我和妻子毎周过去浇水照护。去过几次后,我发现有一盆芦荟长得还不错,就直接搬到自己家里来养着。
刚搬过来时,这株芦荟虽说长得旺盛,但因长时间没有好好打理,肥厚的叶片上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另外,因根基浅、身子重,整个芦荟歪歪斜斜地,显得头重脚轻,一触即倒的样子。我先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把芦荟的根刨出,将整株芦荟从花盆里移出来,把盆里板结干燥的土壤全都松了一遍,在花盆中央挖了一个略大一点的坑,然后把芦荟的根放进去,埋上泥土压实,用喷壶把所有叶子都冲洗了一遍,最后往盆里浇上水,又擦拭了花盆、底座,这才心满意足地仔细打量着一盆全新的芦荟一一不大不小的淡青色的瓷盆中央,一株绿莹莹的芦荟婷婷玉立,主杆笔直向上,一片片碧绿的叶子直挺挺地从不同角度伸向空中,叶子基底部宽厚,到顶端则又尖又细,叶子的两边和背面中间,长着短短的、稀稀疏疏的略带弯钩的小刺,一不小心就会被扎一下,整片叶子就象一把短剑刺向空中,显得庄严不可侵犯,只能远远地观赏,真的象周敦颐笔下的莲花一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记得亲戚给我说过,芦荟原产自非洲热带干旱地区,生命力特强,特别耐干旱,这盆芦荟是别人扔掉后她捡回来的,也不知道在扔在外面有多长时间了。她捡回来找了一个盆子栽下,浇了一次水,以后二十多天才浇一次水,但一直长得很好。并叮咛说养芦荟一定不能多浇水,室内养的一般两到三周浇一次水就行了。如果水浇多了,芦荟的根就会腐烂,很快就会死掉的。刚开始我还牢记着这个忠告,二十多天给芦荟浇一次水,整个冬天它一直长势良好,主干长高了一截,叶子绿得发亮,后来根旁还长出了几颗幼小的新苗,我心里暗自窃喜。这两年多时间,家里养的一些花花草草,大都是我抽时间打理,大的象绿萝、鹅掌柴,小的象富贵竹、吊兰、双色茉莉等,我都给它们每周松土、浇水一次,一月左右再施肥一次,都长势喜人。尤其是那一大盆绿萝,根深叶茂,新枝频发,每片叶子都翠绿欲滴,惹人喜爱。
有了以往养花比较成功的经验,我对养芦荟也渐渐也有自己的想法。三周浇一次水,花盆里的土壤经常显得比较干燥,能不能给它多浇一些水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将三周浇一次水改为二周一次,两个月过去了,那盆芦荟还长得好好的。这个结果更激起了我进一步做试验的欲望。此后我将给芦荟浇水的周期改为2,1,2,1……的模式,即两周浇一次水,第三周再浇一次。一月半月后我索性每周浇水一次。
如此这般两个多月时间过去了,这盆芦荟总的来说长得还不赖,依然充满生机,虽说底部发现了两片干枯的叶子,但我也未特别未意。有一天回家,我惊奇地发现,这株芦荟的顶端长出了四片两两相对的新叶子,足足有七、八厘米长,叶子底部呈淡黄色,顶部呈淡绿色,煞是好看。在它的根部,发出的五、六颗新苗又比以前长大了些,但根部已经干枯了的叶子又增加了几片,实在是大煞风景,我只好剪掉它们,以保证养分的有效利用,使芦荟能更好地生长。
谁知好景不长,又过了三、四天,我不幸地发现,整个芦荟身子倒在了花盆里,露在外面的根看起来已经腐烂了,我轻轻地把它扶起来,将根部的泥土整个儿压实了一圈,但刚一松手,芦荟又倒在了花盆里,这回原来还连着的根彻彻底底地断掉了。我痛心地看着这颗养护了八、九个月的芦荟,懊悔不已,不按规律办事,耍小聪明,摔了大跟头啊!悔恨之余,我再次看了看花盆里那几颗孤零零的芦荟幼苗,又生出了几分希望……
2020年6月30日
作者简介:

宁建平,就职于凤翔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凤翔区作协会员。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近年来从事康复工作。除精研歧黄之术外,业余喜爱学习文史、哲学知识,近几年来开始写作一些游记散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