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白作先,笔名白帆。历任铁三师创作员、铁道兵第四新管处创作组长、正连职新闻干事。铁十三师创作班成员。铁一师副营职新闻干事、创作员。中铁十一局新闻科长、局政研会秘书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宁古塔作家网签约作家。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集《开拓者的是迹》、《沂蒙山下铺路人》。与他人合著,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文学著作《铁路群英》、《走进新时速》。有15篇小说和诗歌刋发《解放军文艺》。曾获全国报告文学金奖、全国诗词创作银奖、全国电视编导优秀奖。在部队任创作员时,荣立三等功两次。在国家及省、部级刋物发表文学作品、新闻理论研究、政论文章120篇。有10篇获奖。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和铁路系统报纸发表新闻(文学)作品2000篇。通讯《军魂铸三峽》获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所报道的水电部队团长王同义,被中央军委授予“三峽铁人”光荣称号。共发表文字作品200多万字。有300首诗歌刋发《新华网》、《今日头条》。编导制作电视专题片120部,有30部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台播出。现经商,任影视传媒公司总监,中文、新闻、哲学硕士生导师。

铺架劲旅的带头人 (报告文学)
作者/白作先
第三章、铺架中的“登高精神”
任何时代都需要一种精神。而英烈们给我们所留下的奋斗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动力。
中铁十一局是著名登高英雄杨连第生前所在单位。“登高精神”,就是艰苦奋斗不怕牺性的精神,永远伴随他们志在四方修铁路。
何长安作为中铁十一局三处的管理者,他十分懂得用“登高精神”,去鼓舞职工们的斗志。他甚直专门派人去天津北辰区杨连第的故乡,清来了杨连第的夫人阎福珍到单位,亲口向职工们讲述“登高精雄”杨连第的故事,让职工们深受教育。

“登高英雄”杨连第夫人阎福珍(中),在何长安(右)陪同下,来到三处职工中间。
在南昆铁路的铺架中,何长安不止一次的对铺架队的职工们说:“我们是登高英雄杨连第生前所在单位的职工,就是要发扬登高精神,克服任何千难险阻,加快铺架速度。”
何长安在南昆线一待就是一待就是6个月,他每天都坚持跟班作业,使铺架作业不断加快。有一次他累倒了,躺在医院病床上输液,左手打着吊瓶,右手还握着手机和铺架现场联系。在何长安的指挥下,职工们个个象拼命三郎。在铺设4746米的二排坡隧道时,蒸气气机车的油烟排不出去,隧道内严重缺氧,令人窒息。经常有人昏倒,救护人员把昏倒的人抬出去抢救,后面的人又冲了上去。就靠这种奋力登高的拼搏精神,他们昼夜兼程,一直保持高产稳产。创造出机械单线铺轨6.3公里,日生产轨排159排的同行业最高纪录。比上级要求提前25天到达接轨点。国务院领导评价说:“铁十一局三处铺轨创造了奇迹,不愧为铺架劲旅。”
直到此时,何长安才提着提包,登上了东去的列车。他太困太累了,躺在卧铺上睡着了。噢,好梦成真了。

何长安(右二)在铺架现场
1998年,京九复线铁路建设进入高潮。
这是夏日的一个凌晨时分,井冈山夜幕上星星还没有退去,一辆黑色轿车从南昌向井冈山方向急驰而去,直奔井冈山下的吉安市。车内,何长安面色凝重,还心急如火地提醒司机:“快,快!”
何长安为何要披星戴月奔向井岗山呢?因为三处的京九铁路铺架基地就在井冈山下的吉安市。国务院要求1998年底,京九铁路复线必须全线貫通。这个消息新华社也向海内外做了报道。
当时三处铺架管区102公里线路口剩下两个月时间了。如果两个月内完不成铺架任务,那会在海内外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何长安来说,这可是背水一战的政治任务,其艰难成度,还真的不于当年杨连第登陇海铁路八号桥啊。他当然是非常着急了。前天,何长安还在湖北十堰处机关时,十一局局长段昌炎就给他打电话说:“何长安,你们三处到底行不行?”他当时就表态说:“段局长,我向你保证,肯定行!”“要不要调集其他处的力量?”何长安坚定地回答:“不用!”

何长安(左二)陪同十一局党委书记朱长洪(右二)检查轨排生产基地
“熊主任,记录!”何长安在车子未到达吉安时,就对同车的处办熊义辉主任严肃地说道。“紧急调度令,1998年第一号。全处各单位,现在是京九复线建设的非常时期,处将采取非常举常举措,倾全处之力打好这场攻坚战。为确保12月31日全线铺通,特下达紧急调度令……”。
这就是何长安以处生产经营总调度长的身份,下达的“1号紧急调度令”。按照紧急调度令,全处有关人员在两天之内迅速从云南、福建、陝西、湖北等地,在吉安集结到位。
金守华副处长到,负责全线机械设备上场维修,保证机㭜正常。谢建国、杨进华副处长到,各负责一个铺架口。铺架运输一公司、二公司到。其他公司还有上千人到。

随着何长安一声号令,这102公里的线路上烽烟滚滚。机声轰鸣,一场在中国铁路铺架史上罕见的突击铺架开始了。
何长安在五个铺架口上来回奔波。绵绵阴雨湿透了衣裳,两只裤腿全沾着粘粘的红泥巴。他的眼睛熬红了,洪亮的嗓音也变得嘶哑了。然而,铺架进度却不断加快。从他颁步1号调度令后仅仅11天,第二、三两个铺架口按时在井冈山会师。马上又和第一、二铺架口会师吉安。第三铺架口也很快完成了任务。
井冈山老区的群众看到铁路铺进了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感动地跑来唱红歌助威。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激战,21公里的应急段开通运营。26日23时,全线比计划提前5天完成任务。
在铺通最后一排轨排,拧紧最后一颗镙栓时,何长安和许多职工眼睛都湿润了。流吧,这幸福而激动的泪水!(未完待续)

何长安在铺架任务完成后出席庆典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