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家风代代传
游雪莲/文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康熙年间张英这首回复家人的诗,留下来六尺巷的睦邻故事。“关门是小家,开门是大家,邻居多招呼,温暖你我他。”这是我妈妈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我们家有睦邻友好的家风,父母向来为人谦和、宽容,妈妈生性开朗,乐善好施爱帮助接济贫困人家。
我们从小在乡下长大,村里有百多户人家,妈妈都能与他们和睦相处,从来没有和邻里乡亲红过脸、吵过架。

“远水解不到近渴”,由于妈妈的娘家在王井,我们家里缺劳动力,每逢栽秧打谷,乡邻们都会主动来帮忙,农忙时节抢收多亏有邻居们帮衬,让爸爸安心工作。一次阿婆吃草鱼苦胆后在半夜中毒发作,幸亏邻居林二爷他们及时送进医院抢救。
守望相助,邻里和睦。妈妈每月都要为院子里的赖大婆剪短发,村民夸我妈妈的手艺好。一次贺大婆割山草手被豁辣子豁到了,又痛又急又气,哭哭啼啼地跑来我家,妈妈立即帮她处理,走时还送她一小瓶药酒和一支消炎膏。贺大婆也陪我妈妈步行4小时到大山铺帮我生疮的弟弟拿药。妈妈临时要到大队开会,就将我和弟弟暂寄在赖大婆家。
上世纪80年代,我们住在市委大院里,我们的邻居有一位谢老师,她在郊区教书,丈夫因病去世早,妈妈经常帮忙照看小孩。平时有什么好吃的,妈妈也不忘给她娘俩尝尝。谢老师非常感激我妈妈,还手工编织了几件毛衣送我们穿,我的那件还专门在上面绣了一幅海南岛的椰树风光图,每当看到那件毛衣,我就想起那时的邻居。

后来,我们搬到关外水涯居住了,妈妈是组代表,谁家有困难妈妈会尽自己最大的能耐帮助他。妈妈做得一手好缝纫,经常做点鞋垫、镶点千疤送给邻居。有时邻居们还会请我妈妈裁剪衣服后带回家自己做,妈妈也会不愿其烦地放下手中正忙着的活帮他们。
记得1996年“6.27”洪灾,釜溪河水上涨,妈妈和两个弟弟来不及撤离被困家中。停水停电停气,吃饭成了问题。幸亏隔壁单元楼的一位好邻居,把做好的饭菜,通过竹竿滑送到我们的家中,每当想起就很感动。
洪灾之后我们就举家搬迁到了钟云山居住,妈妈也是组代表,邻居们发生纠纷了都爱来找妈妈倾诉。妈妈通常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妈妈一生爱做好事,为家门亲戚和邻里乡亲男女青年牵线搭桥成功10多对。哪家闹矛盾了也会给妈妈说,妈妈总是各方抚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常怀感恩之心,自然相处和谐,“冤家宜解不宜结”“家中不和外人欺”“得饶人处且饶人”,把来评理的夫妻劝解得口服心服。
妈妈老年患病后,这些她曾帮助过的人常来关心看望她,想起妈妈当年开导情景时有的还声泪俱下。其中一家因投资不当血本无归,女的一气之下提出与男的分道扬镳。妈妈得知情况后冒着夜雨一路泥泞来到他们家,并语重心长地给夫妻俩交心谈心。随后请人绣了一副十字绣“家和万事兴”送给他们,夫妻俩和好如初,齐心协力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家人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
从小耳濡目染,我也不知不觉地传承了这个家风。我成家后住在武装部大院内,邻里之间关系非常好。妈妈对我说,要与邻居处好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有次邻居阿姨下楼倒垃圾,突然起大风把她家的门关住了,锅里烧着牛肉,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老公立即脱下鞋子小心翼翼地从我们窗户慢慢挪动脚步翻过去帮她开门。后来他们搬家了,还经常做些饱子饺子专门给我们送来。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新来的邻居关系也处得融洽,由于我们上班远,遇到刮风下雨,他们会将晒在外面的衣服都收了,待我们回家将叠放得整整齐齐的衣物给我们。还经常帮我们买蔬菜水果,女主人送我两套开司米线编织的婴儿服。老公则帮助小刘哥复习高中知识参加成人高考。他如愿以偿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那时后山坡的小火锅很有名气,周末或者遇上哪家有人过生我们两家人还会邀约一起小聚一番,那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吃完后到人民公园转转,男的坐在湖边喝茶,女的散步聊天,走在林荫道上,一路上闻着花香畅所欲言,直到夕阳西下、月上柳梢,笑意写在脸上,听着夜虫啁啾、月华流水、心中满足,人生有乐是清欢!意犹未尽各自回家。火锅,是一种相逢,每当走进火锅店,就想起与那时的邻居重逢。
邻里和睦,生活幸福。后来我们又搬家了,我在郊外上班,那时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邻居们就帮我照看孩子。我们也尽自己所能,老公对电器方面相对在行,哪家的家用电器有点小故障只要说一声老公马上上门帮忙解决,若买新电器也会帮忙参考参考。儿子则会利用寒暑假教小孩们下棋。经常你送点水果给我,我又送点蔬菜给你,有什么好消息在微信群里提醒。邻里之间多互助,宽以待人严律己。大家见面打打招呼,十分和谐,温馨幸福。
邻里团结是非少,家庭和睦百事兴。我传承着睦邻友好如沐春风家风,呵护着与邻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那份珍贵情感。
作者简介:

游雪莲,四川自贡人,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荣县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四川农村日报》《自贡日报》《四川关爱明天》《分忧》《蜀南文学》《盐都艺术》《自贡作家》《自贡三农》《自贡社会扶贫》等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