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白作先,笔名白帆。历任铁三师创作员、铁道兵第四新管处创作组长、正连职新闻干事。铁十三师创作班成员。铁一师副营职新闻干事、创作员。中铁十一局新闻科长、局政研会秘书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宁古塔作家网签约作家。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集《开拓者的是迹》、《沂蒙山下铺路人》。与他人合著,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文学著作《铁路群英》、《走进新时速》。有15篇小说和诗歌刋发《解放军文艺》。曾获全国报告文学金奖、全国诗词创作银奖、全国电视编导优秀奖。在部队任创作员时,荣立三等功两次。在国家及省、部级刋物发表文学作品、新闻理论研究、政论文章120篇。有10篇获奖。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和铁路系统报纸发表新闻(文学)作品2000篇。通讯《军魂铸三峽》获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所报道的水电部队团长王同义,被中央军委授予“三峽铁人”光荣称号。共发表文字作品200多万字。有300首诗歌刋发《新华网》、《今日头条》。编导制作电视专题片120部,有30部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台播出。现经商,任影视传媒公司总监,中文、新闻、哲学硕士生导师。

铺架劲旅的带头人 (报告文学)
作者/白作先

第五章、洒向企业都是爱
何长安从来没把自已当成老板,他把企业的前途发展,把职工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他爱自已的企业,爱每一位员工。
公司旁的武当山上,青松挺立。他是好大一棵树,为企业员工们遮风挡雨。为了企业发展,他有着极强的超前意识。

(座落在车城湖北十堰市武当路上的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总部大楼)
笔者在采访何长安时,在他的办公室里相对而坐。提问他是如何超前决策的。他一口口地喝茶,双目有神,他是四川邛莱人,讲话的口音是标准的川普话。以下就是我们俩当时的对话。
问:何处长,听说安康东制梁场原先并没列入西康线设计规划中,是吗?
答:是的。西康线我处担负正线158.8公里的铺架任务,需要898孔梁。按说生产这些梁对全国几家大型桥梁场都不是问题的。然而从运费上看,如果从四川简阳养马河桥梁场,向安康车站运梁,全部运费就高达2000万元。这是一笔巨额投资。我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反复论证。认为利用这2000万元,完全可以建一个现场制梁场。另外,从长远考虑,西康线铺完后,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已的铺架基地。以前每条线铺完后,所有机车和铺架列车都要停靠在路局车站。不仅寄人篱下,还要付出昂贵的停车费。这样,建制梁场就是一箭双雕了。铁道部最后批准了这一计划,可见我们的计划是正确的。
问:听说你们已经获取了进军京沪高速铁路的“入场券”是吗?
答:可以这么说。1997年,全国铁路提速,这时我就注意到,中国将来铁路的走势,一定会向高速铁路发展的。谁掌握了高速铁路铺架技术,就将拥有21世纪的铺架市场。

(何长安参与了全国50多条铁路干、支线的建设)
问:高速铁路的铺架与普通铺架有什么不同?
答:高速铁路必须实施长轨铺设。为了能够掌握长轨铺设技术,当我得知中国铁建总公司,将参与香港西部高速铁路承揽,就千方百计与总公司联系。派了工程技术人员与总公司海外部一起参加了香港西部高铁长轨的研制工作。我处工程技术人员在香港一边编标书,一边学习考察。我们还投资了60万元,算是在香港交的学费吧。尔后,根据在香港学习的经验,我又组织在西康铁路铺架工地,对长轨导入槽技术,还有长轨运输技术进行了试验。为此,企业在全国铺架系统获得了这项新技术的专利。接着,我又派一名副处长带领技术人员常住北京,与铁道建筑科研院一起,联合开发高速铁路施工技术。先后与意大利、法国、美国、德国公司接触。并对台湾、香港、韩国高速铁路进行跟踪。积极参与《轨道工程工艺细则》的编写。这些都给我们跻身国际铁路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10月26日,我处通过了秦沈客运专线铺架工程B26一一标段资格预审。19日接到了中标通知书,揽到了160公里正线铺轨,总投资6亿元的任务量。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是我国铁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参加秦沈线铺轨施工,可以为我处将来参加京沪高铁铺架施工打下基础。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400公里。铁道部系纩铺统只仅考虑三套铺轨设备,而我处已占了三分之一。可以说我们已拿到了京沪高速铁路铺架施工的“入场券,”

(何长安(左)在隧道检查施工情况。)
一个懂得管理好企业的人,总是在关心着他的员工,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为他们排扰解难。这里,就撷取几个何长安关心员工生活的镜头吧。
镜头一:母子为何泪花流?
那年春节前的一天下午,已经去的工人孙占勇的妻子和11岁的儿子流着感动的泪水,一边挥手一边对远去的何长安和潘延凯说:“谢谢何处长,谢谢潘书记!”这母子俩为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原来,刚才何长安与其他处领导到他们家进行春节走访。何长安把慰问金送给他们后,和蔼地摸着孩子的头说:“你妈妈这么辛苦,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这钱不多,但这是组织上的一点心意。你爸爸去了,企业就是你们的家。”处长的这一番话,怎能不让这孤儿寡母的泪花流?

(何长安逝(右)春节慰问特困职工家属。)
镜头之二:权力的作用
何长安手中有权,可他把权看作是为职工们办事的手段,没看成是自已的特权。对一些有功之臣,象劳模和老工人,他总是无微不至地关怀。每年春节、元旦和重阳节等,他都不忘给上了年纪的劳模,先进人物和退体干部职工发慰问金。根据处职代会的决议,处长有三套住宅的特批权。他是使用了这个特批权,但第一次,他就把三套房子批给了在一线工作了30多年的老工人段贤伦、刘玉文、范贤同。三位老同志手拿住房钥匙,激动的半天说不出话。当百年还遇的特大洪水肄虐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些职工家住嘉鱼县地区,老家的宅子都被洪水冲垮了。何长安马上特批,为每位家庭受灾员工发放补贴款4000元。
何长安的事迹还很多,不是我一篇报告文学能写完的。他的事迹说明了什么?我站在武当山下望北京,仿佛看到了中南海新华门屏风上的五个烫金大字:为人民服务。(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