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回家看看
全红霞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父母的白发、苍老的容颜再次浮现在眼前,我已经好久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了。
星期六早上,我们早早起床,来到超市选购父母喜欢吃的食品。父母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牙齿经过修补并无大碍,只要营养口味适合,都可以吃,我很欣慰。母亲喜欢吃小零食,我挑选了新鲜的沃柑、娇艳的草莓、酥脆的米饼、咸香的锅巴、甜糯的蛋糕。父亲平时不吃水果,不喝牛奶,肉类仅限鸡肉、鱼肉和猪肉,其余肉类一概不吃。我挑选了几个新鲜的鸡腿,家里冰箱有草鱼、排骨,我们已经装好。父母喜欢吃火锅,但是平时很少出门,都是在家自备几种简单的蔬菜,用火锅底料煮制而成,与其说是火锅,不如说是烩菜。我先挑选了适合父母口味的火锅底料,又挑选了新鲜的茼蒿、香菜、油麦菜等绿叶蔬菜,还挑选了菌类、苕皮、火锅粉、火锅丸子及各种调料,装了满满两大袋,我们满载而归。
一路上,阳光温暖,春风拂面,青山叠翠,鸟语花香。父母听说我们回家,早早准备午饭。走进院子,饭菜的香味迎面扑来。餐桌上,摆着一摞冒着热气的韭菜煎饼,一盘诱人的土豆丝,两碗黑米稀饭。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不停地催促:“饿了吧?赶紧洗手吃饭!”“我知道你们喜欢吃洋芋丝,专门给你们炒的。来,我给你们卷煎饼。”母亲一边说,一边动作麻利地铺开一张煎饼,先平铺一层洋芋丝,再均匀地抹上一层芽菜酱,沿着一边轻轻卷起,我伸手去接,她却递给了丈夫。我嗔怪道:“到底谁是你亲生的?”母亲一边卷一边说:“你急什么?嫌我慢你自己卷呀?”我说:“我就要你给我卷。”丈夫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赞叹:“好吃,好吃!”母亲刚递给我,又继续给他卷。没有山珍海味,没有考究的调料,简单的饭菜,简单地烹调,我们吃得满口生香,吃得狼吞虎咽。这是妈妈的味道,这是亲情的味道,这是游子归家的味道。韭菜是母亲在院子里种的,春雨滋润,阳光沐浴,施的农家肥,别有一番特殊的香味。又是母亲亲手割下,亲手清洗,亲手切碎,亲手摊的煎饼,天然的味道和亲情的味道合二为一,怎能不香呢?我们长期在外,超市买的韭菜看起来干净整齐,但是缺少泥土的芳香,缺少自然的芳香,更缺少亲情的芳香。我们一边吃,一边听母亲絮叨:“你们平时工作忙,一定要注意身体。”“家里什么都有,不要买那么多东西,不要乱花钱。孩子大了,花钱的地方多。”……母亲对丈夫说:“你喜欢吃面,我还擀了面条,我给你下面条去。”我说:“都吃了好几个煎饼了,不能吃面了。”母亲说:“你别管,你好好减肥,我又不给你下面,管那么多干嘛?”好吧,我好自为之。
吃完午饭,我们给菜地拔草。好多年没干农活了,久违地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们一边拔草,一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母亲说:“你们小时候,家里穷,农活多,我和你爸整天在地里干活,照顾不上你们,你奶奶一个人照顾你们姊妹四个,真不容易。你还没上学呢,就开始学做饭。经常站在凳子上,趴在灶台上炒菜。记得你五六岁的时候,我们在山上割麦子,下午天气变了,看起来要下大雨了。我和你爸忙着抢收,如果熟透的麦子收不回来,被雨琳了,我们这一年就得吃芽麦面。芽麦面没有筋性,很难吃。我们和大雨抢时间,在下雨之前把麦子割完了,回到家里已经晚上十点多了,又累又饿。没有想到,你给我们擀的面片,炒的是西红柿白菜。一大碗西红柿面下肚,浑身都舒坦。我现在都想不明白,你那么小,不知道怎么把面揉在一起的,怎么擀的。我觉得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面片。”“还有一次,我和你爸爸天不亮就上马鞍山翻地,你起来以后做的拌汤,用罐子提着给我们送到山上。咱们家到山脚下有三四里路,上山还有三四里。你怕我和你爸挨饿,自己顾不上吃,提着罐子,一路小跑,给我们送到山上,才用了十五分钟时间。你一个人不害怕吗?山路那么陡,你不怕摔倒吗?现在想起来,你那个时候真是胆大。”“八一年冬天,你奶奶快过生日了,家里没有钱买米。你奶奶德高望重,每年过生日都会来好多客人给她祝寿,咱们家里得准备几桌酒席招待客人。我带着你到河滩去捡废品,铁丝、铁块、电线、酒瓶,见到什么捡什么,只要能卖钱。那年夏天嘉陵江发过洪水,冲毁了沿途好多厂房、设施,河两岸散落着五花八门的废旧物品。两天时间,咱们捡了好多。我把那些废品分类整理,铁丝最多,也最值钱。吃过早饭,我背着捆好的铁丝,牵着你,我们走了十几里路,走到红花铺。在废品收购站,把铁丝卖了,拿着钱去粮站买米。买了10斤米,还剩了一毛钱。10斤米,可不少呢,给你奶奶过生日还用不完,咱们俩功劳可大了。我背着米,牵着你的手,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小卖部的大爷笑着说:‘孩子跟你走了这么远的路,给买个面包吃吧。’我问一个面包多少钱,大爷说九分钱。我给你买了一个面包,还剩了一分钱。可是你拿着面包,舍不得吃。一路上还走得挺快,也不知道饿。回家以后,你把面包分成几个小块,让每个人都尝一块。”是啊,母亲讲的这些往事,我怎么能忘记呢?家庭的艰辛,父母的辛劳,常常使我寝食难安。从小到现在,我一直都喜欢吃面包,大概和这件事有关吧?这是特殊年代形成的特殊情结。
母亲的一生,总是忙忙碌碌,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事。农忙的时候,播种施肥,除草收割,常常顶着烈日晒得汗流浃背;回到家里,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和我们姐弟四人,洗衣做饭,洒扫庭除。母亲是家里的支柱,用她并不宽阔的双肩,扛起了一家老小的生活,疲惫的眼神,龟裂的双手,黝黑的面庞,粗糙的皮肤,是她一生辛劳的见证。母亲现在真的老了,经常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只要我们回家,她总有说不完的话。我知道,母亲平时孤独,内心寂寞。她继续讲故事,我静静地听着,多么希望时间静止,我和母亲就不会分开。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回家看看,希望父母安度晚年。
作者简介:

全红霞,凤县教育体育局干部。女,出生于1976年2月,1994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1994年7月—2021年8月,先后在凤县黄牛铺镇中心小学、凤县新建路小学工作,2021年8月至今在凤县教育体育局工作。热爱教育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潜心教书育人,工作精益求精。性格活泼开朗,喜欢读书跑步,乐于帮助他人,乐观积极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