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周六,小雨。
早饭后,自己独自开车又来到渭河边,先来的这一段是绛帐镇往南到渭河岸上的罗家桥头往西一段。
特别的行头
今天的行头的确特别:有大伞,有水桶,还有高筒雨靴。大伞是几年前在网上买的,撑开有一米五。还幸亏这把伞,不然今天就估计捡拾不了石头。因为来的后半途途中一直到捡石头开始好长时间,雨一直在下。而且,还吹着风,让人身上多少还是感到冷。还有,今儿特别穿着高筒雨靴,而平时虽然在车上带着,但是很少用。今天,它还着实派上了用场,可以趟水在水边行走。另外,自己还提了个比较大的水桶,这是因为用蛇皮袋装上石头再背起来,身上肯定湿不说,还很冷。考虑到这些因素,所以来时给车上该放的放上了。
平坦的河床
下到河床后,发现这一段河床非常平坦,至少有三四百米,流水既非常平缓,也非常浅,自己感到完全可以穿着这个高筒雨靴走到河对面去,但心里不敢冒这个险,怕万一上游水大下来了,那得要绕很远的路到西面的桥上才能回到车上。即便不是这样,自己还是心里不踏实,所以也就没有蹚水过河到渭河南岸的。

另一种不适
天上乌云团团,又吹着东风,自己右手撑着大伞挡着阵阵风雨,左手拎着橡胶桶,边走边寻边捡拾。开始,还捡了几个白色的带有玉质的石头。后来在水边洗时又丢弃了,因为洗了后觉得不怎么入眼。身上冷,手上冰,多多少少自己有些后悔来,又后悔自己没有再加点衣。在这里,自己还看到了几块风化的不头,大自然的风风雨雨看来对这些石头不是也奈何不了的。看着那风化的石头,心里有种莫名的一丝悲哀。

风依旧吹着,头顶上一西一东两丛高压线从西北到东南,穿过渭河上空而过。不知怎么,自己觉得有点头晕,加上吹风引起的空中高压线呜呜作响的声音,这让人心里发怵。而自己却走过了两丛高压线快到西边一丛高压线下了。于是又折回,因为再往西就距离自己停车的地方远了,往回提石头当然累得很。不知这头晕是心理作用还是人处在高压线下本身就会不舒服,这还得专业人士能够解答一下。
还有痴石者
水面上,不知什么缘故,不少燕子盘旋低飞。兴许是水里有什么吃的吧?原以为在这冷的天里又下着雨,估计绝不会再有人了,约有半小时后,自己一抬头,竟然发现距离自己的西面,约有四五百米远,在西面那桥的下边,也有人打伞在寻找着什么,但看不到带有什么东西,毕竟太远,天阴着。呵呵,都很痴迷石头啊!
上岸
坚持看看有些重,自己便打算提到车上倒下石头再下来,后来一想看看西面那个捡石的人,快走到刚才高压线那块石,自己就打消了下去的念头,毕竟同行是冤家,自己不想让他看到自己,自己也不愿意看到对方。
换个地方又离开
开车向东过了一个地方时,看见窄道有处与上回见到的一样,有顺着车道往右侧凹进去可以放车的地方,自己下了车来到河床边,但更低的河床根下面有水,水流急,自己只得离开了。何况此时此刻似乎侵扰了不知叫什么名字的鸟的领地。那只鸟就在眼前盘旋,凄异的叫着,似乎在告诉它的孩子或亲人,抑或是在抗议自己侵扰了它的领地。还有两只野狗,隔着河水也冲自己叫了一阵。无奈,离开了此处。

再往东去
继续往东,到了有明显人工挖沙时的入口,这入口处堆了一人高的土堆,这表明这里之前掏过砂石,但眼下不准再掏了。从土堆上去又下来,这就快到了渭河岸边。对岸,还有四个人撑着伞在捡石头,此时雨小多了,但风小一些吹着。看来,高兴做什么事是天气也挡不住的。捡石头的过程中,还有两人也来捡,有一人还和自己搭话。可他们很快捡了一些后就走了。稍高的河床上,明显有河水冲刷过后留下的痕迹,里面有柴禾树根,有的地方一小片一小片或更大区域的沙子,在雨水过后看去真是干净,让人不忍心踩上。自己又好想带一点装回,但又觉得作用不大,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这里,自己捡到了一根树根,树根里嵌着着一块石头。自己小心的洗干净树根以及嵌着的石头,仔细端详后,这才发现这树根原来是长在石头堆里的,多半由于开挖,也许是更大的洪水,反正,将树根带了出来。树根上还有其它石头挤压着树根留的多个凹坑。分明,这树根当初就在石头堆的夹缝中生长出来,虽然艰难,但一定迎过风,沐过雨,也曾翠绿过着周围的风景。如今,虽然不幸被分身多段,但它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沉思。

看着快一点了,自己就收拾回家,回到家也快两点了。
这竖钩,绝了!

什么河流的一段,帮笔者好好回忆一下

目石

侧看是“一二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