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21211142003_副本]()
![微信图片_20220628104405]()
美术里的中国,感叹【流民图】
作者/李德江
诵读/月娥·相逢一笑
配乐合成/月影
![下载]()
流光似箭,珍惜光阴,紧握秃笔,为民写真
--蒋兆和
蒋兆和(1904年—1986年),出生于四川泸州,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乃至世界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
他的代表作《流民图》高7尺、长9丈
堪称世界的巨幅长卷
一百多个不同人物的造型
家破国殇的悲惨灾难
浓缩了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
倾泄着对战争的愤怒
为现代水墨人物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艺坛上
确立了中国光荣的地位
![下载]()
当我们展卷【流民图】时
抗日烽火在华夏大地熊熊燃烧
国家危亡之急
一个画家能做什么呢
蒋兆和回答斩钉截铁
记住历史 不能遗忘
我看到、我画下、我铭记
日寇铁蹄 人间惨象
当我们展卷【流民图】时
这是一曲行进的哀歌,
那是1942年乱世命如蝼蚁
战乱里的中国 炮火连天 饿殍遍野
农民失去土地
母亲抱着夭折的孩子血泪斑斑
眼神是无声的控诉
控诉是望向 那天空声声滴泪的呐喊
![4]()
当我们展卷【流民图】时
这是一幅民族的血泪控诉
一百多个鲜活的人们走头无路
一幅巨画 一杆秃笔 一双眼睛 一腔热血
凝望中国 国之重器
旷进巨作的流民图
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残遭厄运,拒绝展出
当我们展卷【流民图】时
这是一场抗日众生相的写真。
这幅巨作的诞生
同样为了同胞的受难
同样画于二次大战期间
他亲眼看见中国陷落后的流民
抗日战争爆发
命运多舛 画运多舛
![2d8158cba94f4737bc30e8eb6cbce693]()
当我们展卷【流民图】时
蒋兆和与毕加索比
这两幅关于战争灾难的画
我更爱《流民图》
这幅画的血泪、活的生命
这幅画的真挚、人类的痛苦
这幅画的力量、抗鼎之作
胜过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当我们展卷【流民图】时
画中人的绝望、悲剧性、死亡感
如是《圣经》的片断
一百位人物各成其态 各有所痛
画中每一人物的面相种姓、神态气质,高度准确。
追朔文艺复兴初期的宗教壁画
【流民图】在欧洲属于一流
![5]()
这和《侏儒》系列、伦勃朗的自画像相媲美
而《流民图》的道德力量、心理深度、历史分量
整幅超长画卷 世上绝无仅有
深沉而从容的叙述
在沦陷期间所能作出的强悍回应
《流民图》超过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而《流民图》成稿期间的政治语境
这比《格尔尼卡》危险而艰难
当我们展卷【流民图】时
它的传奇 远惊海内外
走在世界现实主义绘画的前列
他用纸 墨 做到了解剖学意义上的精确
独辟蹊径勾勒若隐若现的泪痕
以中国的骨法用笔随类赋彩
这蕴含着直入人心的磅礴之力
一种艺术感染力书写世界的宏大史诗
![6]()
当我们展卷【流民图】时
凝望着画中人
多想用今天的繁华
擦干曾经的痛苦和他们的泪水
以改天换地的巨变
抚慰故土家园曾经的伤痕
铭记这段历史
永不遗忘
当我们展卷【流民图】时
画卷之外
早已是一个不容欺侮
挺立东方的新中国
和昂扬奋进
伟大蓬勃的新时代
挺立东方的新中国
和昂扬奋进
伟大蓬勃的新时代
![7]()
(后记:蒋兆和先生和夫人萧琼将《流民图》画卷捐献给国家,作品将永久珍藏于中国美术馆。如今,《流民图》真迹上卷被修复,在中国美术馆重新展出,线条铺展,墨色依旧。)![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