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白作先,笔名白帆。历任铁三创作员、铁道兵第四新管处创作组长、正连职新闻干事。铁十三师创作班成员。铁一师副营职新闻干事、创作员。兵改工后,任中铁十一局新闻科长、局政研会秘书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宁古塔作家网签约作家。创作出版了《开拓者的足迹》、《铁路群英》、《走进新时速》等七部著作(包括与他人合著)。曾获全国报告文学金奖、全国诗词创作银奖、全国电视编导优秀奖。在部队任创作员时,荣立三等功两次。在国家及省、部级刋物发表文学作品、新闻理论研究、政论文章120篇。有10篇获奖。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和全国铁路系统报纸发表新闻(文学)作品共2000篇。通讯《军魂铸三峽》获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所报道的水电部队团长王同义,被中央军委授予“三峽铁人”光荣称号。共发表文字作品200多万字。有300多首诗歌刋发《新华网》、《今日头条》和其他网络。编导电视专题片120部。其中30部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台播出。现经商,任影视传媒公司总监。系中文、新闻、哲学硕士生导师。

为中铁十一局歌唱 (诗歌)
——在劳动节到来之际,
谨以此诗献给中铁十一局全体员工
作者/白作先

春风十万里百花开放,
迎五一劳动节我为中铁十一局歌唱。
唱,用中国铁建奋进的旋律,
唱,用铁道兵艰苦奋斗的韵律写华章。
滚滚长江从雪山走来奔向大海,
江城武汉中铁大厦昂首向太阳。
今天的铁建人为强国脚步怱怱,
当年铁道兵的足迹把万水千山丈量。
歌唱中铁十一局用高昂的咏叹调,
赞美铁一师要用交响乐伴奏军号吹响。
中铁十一局的前身就是铁一师,
一路硝烟一路风雨一路辉煌。
看中铁十一局多象一幅壮丽的画卷,
浓墨重彩铺在这江山多娇的华夏大地上。
仰望中铁大厦我用新时代的目光,
回眸铁一师我心想着那一身身绿军装。

(中铁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明)
1948年军委从西柏坡电令成立铁道纵队,
铁道纵队一支队就诞生在东北战场。
一支队就是现在的中铁十一局,
早已长眠的老首长于磊是支队长。
枪林弹雨中冲向铁路去抢修,
野战军打到哪里铁路都会保通畅。
西进陇海铁路遇上被炸毀的八号桥,
杨连第奋勇攀登不怕落地身亡。
杨连第登高事迹传遍全国,
“登高英雄”是中铁建和十一局永远的荣光!

当美军从仁川登陆战火燃烧在邻邦,
毛泽东用烈酒为彭德怀送行派出猛将。
铁道兵团第一师加入了志愿军,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用生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把敌重创。
抢修,杨连第攀钢轨再次登高,
抢修,杨连第的鲜血染红了清川江。
当一颗颗定时炸弹落在了铁路上,
李云龙高喊要死我先死把炸弹排光。
当十八列烽火列车运行钢轨镙栓松动时,
史阜民用扳手紧紧拧住鲜血顺着手背淌。
铁一师也是抗美援朝最可爱的人,
朵朵鲜艳的金达莱为他们开放。


铁一师在和平时期把重任担当,
在深山里筑路在大河上架梁。
抢建黎湛铁路甘当尖兵,
鹰厦铁路移山填海钢轨铺平大海的浪。
在红军走过的乌蒙山山下风枪吼,
修险峻的成昆铁路多少战士把生命献上。
襄渝铁路让那巴山汉水变通途,
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汽笛欢唱。
铁道兵是和平年代最苦的兵种,
苦到一座座烈士陵园建在铁路旁。
抗洪抢险铁一师冲锋在前,
“抗抢修模范连”是军委对铁一师的表彰。
抗美援越铁一师不惜流血牺牲,
对越自卫还击铁一师再上战场。
最难忘沂蒙山下修出通向大海的铁路,
在兖石线向军旗行最后的军礼洒泪脱军装。
当铁一师更名为中铁十一局,
那头戴红帽徽的军人就換上了蓝工装。
闯市场,血脉里流的仍是军人的血,
闯市场,挺直的腰板上还是兵的肩膀。
大秦铁路丰准铁路宝中铁路展雄姿,
京九铁路南昆铁路宝中铁路捷报飞扬。
西康铁路神延铁路内昆铁路写新篇,
春罗铁路株六铁路西南铁路凯歌唱。
秦沈客专走进新时速是中国高铁试验线,
青藏天路把祖国温暖送到边疆。
一条条高速公路是一条条彩带,
一座座机场架起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一栋栋大厦拔地而起为城市添彩,
一条条地铁那是金色的地下长廊。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是企业符号,
那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的金牌闪闪发亮。

党的十八大进入新的时代,
中铁十一局开始了新的启航。
铁路工程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基建狂魔把高铁从国内建到了海外市场。
浩吉铁路是世界最大运煤专线,
兰新高铁疏勒河特大桥技术举世无双。
黔张高铁长湾澧水大桥让人刮目相看,
哈大高铁让复兴号动车从冰城驰向海洋。
六十条普通铁路为神州织上铁路网,
三十条高铁展示铁军雄风世界五百强。
前进,乘着党的二十大春风迈向新征程,
前进,中铁十一局的队伍永远向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