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怎一个爱字了得
包学军
2014年11月16日凌晨5点多,96岁的父亲包彩青在医院安详地离我们而去,这一天亦是我的生日,生时亦同,冥冥巧合,生生不息,怎一个爱字了得。
几天后发生的事情,更让我哀哀欲绝。那天我和先生一起到父亲生前住过的医院,为父亲办理结账手续,抚景伤情,犹断梗浮萍,凄入肝脾。
“还需要缴费763.5元,再缴费763.5元.......”。医院工作人员再次提醒。我才回神现实:“不好意思,刚才没有听清楚.......”。我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皮夹,那时还没有支付宝支付功能,随意抽出了一些钱,放在窗口柜台上,一张一张地拿起数来。
神奇巧合又一次发生,一堆零散的纸币,几枚零星的钱币,不多不少,分毫不差,刚好763.5元。一瞬间,哀思如潮,心痛的无法呼吸。我笃信,父亲一直没有远离,在另一个空间继续护佑着我。
如此沉重的父爱,让我如何能够承受不再有父亲呵护的日子。往日的点点滴滴,悠然于心。父爱如伞,让我遇再大的风雨,亦不会打湿衣衫;父爱如一泓清澈的泉水,能够洗净我的疲惫与烦躁。

“您一辈子就希望别人好,为别人着想,考虑别人,不愿意麻烦别人,但总会真心帮助别人......”这是自发来送别父亲时,亲朋好友、老邻居、老同事说的最多的话;也有相识时间不长,为父亲品德折服的(父母一直住在学校的教工宿舍)年轻老师主动来送别父亲,他们也说了同样的话。此时,我才知道,晚年的父亲,确切的说90岁以前的父亲,依然在默默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不给别添麻烦,却尽心帮助那些远离家乡、住在教工宿舍的年轻老师。雨天或者晚上,为他们收起晾在露天操场的衣服、被子;休息天,学校食堂不开门,为他们无偿提供开水,油盐酱醋等等;种些葡萄、蔬菜、草药等等,分享需要的人;为有气管炎的老师煎草药.......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却让爱影响着爱,汇集爱河,传递温暖。
回顾父亲的往事,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苦日子走过来的父亲,爱国爱党爱家、珍惜、感恩、善良已然刻入骨子里。点点滴滴,恍若昨日。父亲曾经常不计报酬为同事替班,有一次连续工作三天三夜,晕倒在岗位上;父亲有满满一大箱先进工作者奖状,那个时代的先进,是用拼命劲换来的最高荣誉;父亲曾三次放弃工资等级评定,让给有困难的同事加工资,其实自己负担也很重,老母亲和四个孩子需要抚养;父亲为了保障我们的营养,经常一碗青菜、酱油泡饭,就是一天的伙食;教工宿舍楼连通教学楼有一条小路,秋天扫落叶、冬天扫积雪的路上,总能够看到父亲孤独而坚毅的身影.......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父亲的爱,如一盏灯,给予温暖,给予指引。是我们四姐妹一生最大的财富,受益一辈子。
有一件事情,发生在我的初中时代,至今感召着我。学校附近工地上,有一位外地民工刚来工作几天,突然收到家里来电,老母亲病重,这位民工没有回家的路费。父亲得知后,和母亲商量后,决定拿出50元,当时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资助那位素不相识的民工,为了让其没有压力,父母连他的名字也没有问;为了他的自尊,说是借给他的,但无须立字据,也无需着急归还。这件事情过去一年多后,有一次和父母散步,路过工地,父母言语间还在牵挂那位民工的老母亲是否康复了。“他一定有难处,本来就没有打算他来还的。有能力能帮助别人,还是应该帮助别人。”当提及钱的时候,父母的回答所见略同,朴实无华,却胜过千言万语。
愿意爱孩子的父母很多,会爱孩子的父母也不少,耳濡目染教孩子做人的父母,则是孩子最大的福气和底气。
父亲怀瑾握瑜,厚德载物,“付出的善良里,藏着你的福报”。不计回报,潜移默化,传承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润物无声滋养我们的心灵,三观富足,以实待人,立立身处世之底线原则。多年后,回看自己的人生路,平凡而充实。此生遇见,绝非偶然!寻寻觅觅,最终选择从事社会工作,投身服务他人的领域;惺惺相惜,构建情感圈,遇到一些道合志同的朋友;亦遇到几位人生贵人、恩师。甚感恩,亦无悔。
父亲功德无量,能够成为您的女儿,是我这一生最值得炫耀的资本。
2023年4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