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鹊桥会/他们用肩膀扛起了列车和隧道之五
——陈昌华朗诵诗选
原创 陈昌华 诵读 崔连柱
音乐设计合成 音缘 制作 一方文化
走过365天的相思和眷恋
走过365夜的寂寞和忍耐
隧道工踩着探亲假的鹊桥
扑入故乡温暖的胸怀
踏上那条熟悉的山路
走进了妻子倚门望酸的眼睛
走进了孩子挂在嘴边的崇拜
刮不净的胡茬
扎跑了孩子怯生生的呼唤
岩石般粗糙的手掌
揉疼了妻子半嗔半喜的吟唤
喷涌而出的火山岩浆
熔化了加倍偿还的情债
淅淅沥沥的枕边雨
打湿了销魂醉人的夜色

走南闯北的男子汉,开始
围着锅台和责任田不停转悠
扛起过隧道和列车的肩膀
挑起这个月家中的里里外外
心疼和恼恨交织在一起
泪水泡软了妻子的责怪
隧道工却嘿嘿笑了
不失男子汉的风度、气概 ……

一月后的清晨
留人的雨在身后静静洒落
送行的酒在心中使劲翻腾
隧道工走了,没有回头
他不敢回头,怕自己失态
他就这样带着短暂的
团聚后的欢乐,带着长久的
分手后的期待,又走回
大山深处,又开始了
对生活沉重而顽强的开采
1986年4月1日


作者 :陈昌华,一个老三届、新三届。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学习强国》等。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兩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专著《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集《诗路花语一一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勒杜鹃——深圳新诗选》。出任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十八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等公众号。

诵读、音乐合成:崔连柱,艺术指导,铁路文化事业退休,进修于辽宁教育学院音乐系。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朗诵协会理事。中国铁路文学会员。愿把美文变成跳动的音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