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前小序:
简介—创作思路
《西去列车的窗口》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每当在教学中讲析都是百感交集。
前一段时间偶尔在图书馆的现代诗集角落里,又读到了。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再次撞击我的灵魂。
作者贺敬之老师,是我崇拜的对象。无论是他写的《西去列车的窗口》《雷锋之歌》《回延安》都是我心中最爱的赏读,也是教学中的名篇。
好的文学作品,永远都是感人至深,说他是一块儿美丽的磁石也不过份。
我一下子联想起了历史上的昨天。
我们这一代曾经豪情满胸怀,也走过向地球进军的激昂年代。
如今已成为了人生历程,但是他却锻造了一代人。
于是激动的心情,便不能自已,写下了当时的瞬间感触。
歌颂我们祖国的劳动节和青年节,叙我浓浓之情怀!

再读《西去列车的窗口》
文 /侯玉娟
浪漫着我的浪漫
激昂着我的激昂
西去列车的窗口上
滚滚的车轮还在耳畔回荡
曾经是垦荒队员
那里有新一代人年轻的梦想
风展红旗如画
从硝烟中走来的战士没有卸甲
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华
为了祖国的崛起赴疆开发
改造山河是和平年代的志向
脱下了挚爱的军装
戎马的生涯仿佛还在嘶鸣中遐想

祖国的一声呼唤
全力以赴投入农业一线拓荒
三十万大军
转业在祖国的大北疆
战士以服从命令为崇高理想
向地球进军所要生存的口粮
中华如日之升
结束了战争的刀戈兵戎
我们站起来了
危难中的母亲千疮百孔
中华民族必须崛起
共产党人要胸怀天下为苍生执政
历经二十八年的伟大斗争
华夏子孙不屈不挠
艰苦卓绝走过血雨腥风
我们是泥腿子闹革命
改天换日矢志不移
多少志士仁人捐躯流血牺牲
能活下来就是生命的馈赠
慷慨激昂走过战斗中的戎马倥偬

和平年代建设家园
不忘昨天曾经奋斗的誓言
拿起枪依旧是战士
建设家园续写巨著宏篇
选择再创业的新志向
听从祖国的呼唤
新一代勇敢创业的垦荒队员
可歌可泣今生无悔
他们没有在功勋上躺平
家国天下满胸怀
誓为新中国创造一个富庶未来
呼唤就是使命
为中华之崛起风雨兼程
完成矢志不渝的奋斗和美丽的的憧憬

回眸历史上昨天
还有一代年轻的知识青年
励精图治接过革命的班
他们义无反顾走向广阔的蓝天
奋斗的是两代人
同样为共和国扬起不落的风帆
无论是谁来书写历史
我们都会骄傲的说
一代接一代豪情满胸怀
无论是白山黑水
还是美丽的南江椰林
英雄联盟的足迹遍布祖国山川草原
我们是骄傲的知识青年
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两代人的共同奋斗
前赴后继走向未来
载入史册谱写了奇迹的诗篇
向历史深情的告白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没有虚度年华
从来也不会有懊悔
青春在血与火的考验和洗礼中
载入共和国的史册立业扬名
从南泥湾到北大仓
战略转移不忘初心和梦想
西去列车的窗口
隆隆的机轮还在耳畔回响
两代人的创业梦想
肩上担着祖国的殷切希望
出生在红旗下
在和平年代中茁壮成长
祖国在呼唤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上山下乡
一代知青奋斗在迤逦的路上

曾经是稚嫩的孩子
义无反顾的执着前行
勇敢的迈向伟大的征程
无怨无悔的辉煌人生
探索未来不辱使命
祖国的红二代风雨兼程
同时也锻造了共和国的精英
当你每餐咽下白米饭的时候
当你在优越的环境里享受生活的时候
等你沉迷于网络的时候
当你抱怨自己运气不佳的时候
可曾想过我们的感受
风雨兼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孩子你是否曾经想过
我们的革命老前辈
有从枪林弹雨中打过来的战士
也有是和平年代无怨无悔的建设者
他们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才是共和国坚挺的脊梁
他们用人生改写历史
他们用拼搏谱写辉煌
我怀着激动的泪水
想要表达两代人奋斗的执着和成长
心口啊不要在激烈的跳荡
建设祖国就应该有崇高理想
革命前辈为了共和国的今天
成功地抗击内忧外患
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血雨腥风的考验
枪杆子里面打下江山
建设边陲依旧是英雄好汉
红旗下长大的孩子们
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为了祖国的明天更辉煌
三百万寒窗学子
奔赴广阔天地插队
用青春践行了伟大的梦想
如今他们都老了
然而这就是
中国曾经最真挚的
永不消失的历史篇章
不能忘记奋斗的旅程
必须有人来撰写伟绩丰功
西去列车的窗口上啊
隆隆的机声载入美丽的梦乡
仿佛已经十分遥远了
可他却停留在心灵的耳旁
为了中华百业兴旺
铭记历史踔厉奋发勇敢启航

2023年4月26日一天津

作者简介:
侯玉娟,女,网名如月,中共党员,中学语文教师。
爱好文学,掬一束鲜花,挽一程芬芳,在流年的岁月里吟诵,行走在追梦的时光里,甘愿做了文学的仆人和奴隶。
从少年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伴有 诗歌,散文,小说,论文,通讯,杂文,报告文学……等若干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