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美丽乡村霍家庄,幸福生活万年长
——记井陉县天长镇霍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霍国民
文图/梁成芳
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该说的说,该哑的要哑,是一种聪明;该干的干,该退的要退,是一种睿智;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霍国民正是这样一种人。
——作者
霍国民,男,汉族,1971年生。200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年52岁。他在学校就任班干部,是位新时代的热血青年。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任霍家庄村主任,连年被评为天长镇优秀村主任。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至今任霍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井陉县第十六、十七、十八届人大代表。2008年引入河北省乾昊集团。
人间四月天,草木葱茏,满眼绿意。接通电话时,才知晓他带着十多名孩子到镇上参加五•一活动,他让我先到村委会中心二楼小憩,他说待会儿就回来。我看着村中心祯祯证书,思虑着霍家庄村的变迁,我自觉霍家庄村党支书、两委一班人了不起,他们干出了骄人的业绩。在书记霍国民的带领下,以绿、美、净为目标,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明确发展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美丽乡村之四美。即: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和谐之美。
霍家庄村位于井陉县西部,距离县城15公里,天长宋古城2.5公里。全村165户,648口人,除周边企业占地,基本农田400余亩,是个纯农业村,村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土里刨食过活。
抓基础建设,强核心实力
美丽乡村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对乡村风貌的内在要求,是新型职业农民和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必然选择。
霍国民在学校初、高中就是班干部,步入社会后,从2007年任村主任以来就对村里的事业热血沸腾,那是他在班子里总是跑前跑后,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2001年5月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觉得肩上有了沉甸甸的责任,他引进了河北乾昊集团,这个果敢大方的中年男子就开始奔波忙碌了。他抓契机、善沟通,上项目、理线条,有了资金,第一是抓党建,统一思想、改观念,他把村里的建设紧紧地抓在手上,针对个别党员干部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认真分析,个别谈话,让其在耐心细致的工作中受到教育。要发展和实现美丽乡村,霍国民大胆提出对旧房屋的处置安排,这是村委历届干部的责任,他说,“实施‘一户一宅’制,也是上边的政策,同时更是一种接续制度的体现。我们必须严格把关,不留死角。”杜绝农户建新房后再用旧危房来“起哄说事”,他以理服人,积极灌输新政策、新法规,使这一工程得以顺利开展。霍家庄村是较早通砼路的村。他们跑资金,联系合作单位,实现了村村通砼路,户户通砼街,街巷实现无缝隙硬化。村民出行真正告别了黄土泥泞路。真如过路人说:“霍家庄真有好路走哩!”
四季有绿,三季有花
从天长宋古城向南行2.5公里,就到了霍家庄村的地界,车还未停稳,就远远看到那座高大矗立的牌楼,镂空造型的猩红大字“霍家庄”映入眼帘,村口顺坡而下,你会看到几尊硕大的文化石屹立在路旁,这是霍家庄“六合同村”文化公园,与之并立的还有“厚德载物”“夫惟大雅”“卓尔不群”“生育文化园”。我深吸一口气,那沁人心脾的空气直入肺腑,阳光照在脸上,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座“六合同春”的文化公园,2008年起动建造,是井陉县首批农民公园,村委班子煞费心机,原来是一块称作‘三亩堰’的麦田,周边杂草丛生,垃圾四伏,班子里的人,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部带头,团结百姓,对这片地方进行了突击性的大会战,才有了今日这片非常美、让人目不暇接的美丽公园”。这个农民文化公园,花园非常美丽,只要你迈入其中,便闻到一股清清的幽香,再一看,花儿的五颜六色,好像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花坛,空气甜甜的,都在微微的湿润里酝酿……霍国民说,“霍家庄现有公园四座,均已投入使用,这给村民们带来了诸多休闲、娱乐、健身等好去处。”我顺便问:“霍书记,这公园都有名称了吧?”他笑答:“还没有具体的名字呢!回头让我们大作家给它们起几个靓煞的名字吧。”我们边走边笑着。
近年来,霍家庄村委员不断加大村庄绿化美化力度,投资42万元,建生态林50亩,植杨树6000余棵,新建经济林80余亩,植核桃树4500余棵,植各类花木30000余株,真正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绿化目标。
抓管理,灼见成效
村里百姓的事,对书记霍国民来说,那就是事不宜迟。他按照省市县镇各级政府的要求进行部署。除了改善基础设施,还补齐村户短板,带领村民改善村容村貌,他义无反顾,彰显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你很难想象曾经的“脏、乱、差”,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现象普遍,墙边、院内到处是杂物堆积,街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遍地,更不屑说有一盏明亮的路灯。村委投资16万元,安装太阳能、电能路灯、广场灯100余盏,实现全村亮化全覆盖;卫生清洁化、制度化;设立专人定时清扫街道垃圾,对20个垃圾收集池及时清运;支部两委一班人,立足现实,运用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运用新型材料进行居民房屋改造,房改率达90%以上;村民改厨,用上了沼气、液化气、电能等洁净能源,传统的燃煤炉灶绝迹;全村太阳能热水器均已普及;家家用上了“三格式”、“三联式”“单坑密闭式”“水冲式”新型卫生间;生活用水集中排放、终端处理;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安装饮用水消毒设施,供水24小时不间断;村民实施集中供暖,煤改电两套冬季供暖设施随即轮换。村民中心总体改造提升,各项办公设施齐备,大大提升了服务村民的质量。学校校舍总体翻修、装饰,为教学提供了一流的优质环境。建造了标准化卫生室。建成了老年人互助幸福院。为了方便群众,引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三家网络公司在村建基站,极大丰富了村民互联网生活;为了方便群众,村委员建立了电子商务站点,拓宽了网购市场……
看着这一笔笔巨额的投资,呈现出白色的墙体,灰色的墙裙,两委一班人无论组织力量垒墙垛、铺设人行道、整治残恒断壁,都给美丽的乡村增添了新的页面。村中那棵有500年历史的古杨树,少则有五六人才能合围,它见证了霍家庄人的历史沧桑。古杨的南侧便是“村史馆”,里边陈列记载着村人的老物件,为了预防字迹年久蚀落,还对村里的几块如标志性的碑坊进行了装裱,实乃煞费心思。“霍国民天天忙得像一个停不下的陀螺,不分白天黑夜到户里做工作,抓契机、跑资金,才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支部委员说。霍家庄村整洁美丽,绘墙画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绘画融合了党建、教育、经济、文化等内容,既美观又深入人心。我不仅感慨:这真是支部力量强,保垒作用显!
实干得民心,幸福显真情
霍家庄村党支部两委一班人,在霍国民的带领下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干出了有目共睹的骄人的业绩,毋庸置疑。在发展美丽乡村的同时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壮大,给村民们办了许多让人拍手称赞的好事。
“当村官,就是给村民当好家,管好事,不能妄威自大,更不能玩虚的,必须真干实干。”这是霍书记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奋斗出霍家庄村一幅美丽的画卷。他从小事做起,村里无论谁家水管坏了,电路不通了,就马上派人配合师傅上门维修。虽看是小事,却彰显了一个人的品质,只要群众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解决,让群众安心。
老话说:“家穷底子薄,因病因残致贫人。”霍国民身有体会。自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来,从起初的10——70元,村集体全额出资;后几年村集体补助个人缴费每人每年80元从未间断;至今年350元全额补助;2012年普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村集体补助参保村民每人每年20元,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每月补缴20元。今年提高到每人每月补助50元。为了村民社会治安及家庭财产的保障,村集体出资为全村村民家庭财产保险投保,充分体现了和谐共生的真正内涵。
霍家庄村村民中心设置功能齐全,村支部有党员活动室;群众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道德讲堂室;村史室;红白理事会办公室。
村内建立了志愿者队伍,传播正能量,在群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定期开展——“好家庭、好邻居、好婆婆、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
霍家庄村2017年被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评为第三届“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2011年被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宣传文化示范村”,2012——2013年度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省文明村”,2014年被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名命为“美丽乡村”称号,2014——2015年度被石家庄市政府名命为“文明村”,2013年度被井陉县委、县政府评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先进村”,2016年被河北省命名为“美丽乡村”荣誉称号。祯祯证书,张张荣誉无不倾注着霍家庄党支两委一班人的辛勤付出和水!
霍国民谦虚的说,“成绩的取得,不归咎于我一个人,霍锡明才是‘贤内助’,也更离不开支部的霍永庭和杜姣!”
当我结束采访时,站在霍家庄村的主干道上,伫望这个新型农村的面貌时,路边的兰婶拍了我一下肩膀,说:“霍国民工作有一套,他做事我们大家都放心,他才是俺霍家庄村人的主心骨!”
“美丽乡村”在众多人眼里可能只是一种“称谓”,可现实中的霍家庄村,由昔日普通的小村落,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让人震撼的不仅仅是她的美,更多的是村民奋斗新时代的不懈精神。
我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了,这片镶嵌着心灵的绿,我的视觉被这片鲜绿强烈的充斥着,脑际顿时像短路了一样无法思考。我微闭双眸怀旧地思呀想呵,霍家庄村真正达到了家家飘花香,户户透绿意,鲜花满庭芳的意境。这片绿,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点成绩的取得算不了什么,自己做的工作还很不够,离党和百姓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将诚心诚意为民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带领村民奔向更富裕的幸福生活!”霍国民如是说。
当我采访结束时,我向他招手说我要走了,他信任地喊:——“回去想想,别忘了给俺村的公园起个名!”
2023.5.3,于故乡狼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