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 一个令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郑治全
延安
中国革命史册上一个伟大的名字
延安
一个曾经令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延安
曾经是凝聚民心军心
党心的宝地所在
延安
曾经盛产过激人奋进的精神食粮
就是它
把无数中华精英吸引在这里
聚集在宝塔山下
会合在延河岸旁
有的来自天南
有的启程北疆
可谓行行业业 四面八方
他们身负沉重的行李
心中燃烧着挚热的希望
有国共两党的志士仁人
有社会各界的名流巨匠
有的抱定理想赴圣地
有的坚守正义跟随党
有的坚持叛逆弃旧家
有的冲破阻拦离爹娘①
数以万计的人高呼:
“打断骨头连着筋,
扒了皮肉还有心。
只要还有一口气,
爬也要爬到延安城”②
他们决心:
生为革命生
死为革命亡
劲往一处使
心往一处想
为摧毁腐朽的旧世界
出一份力 发一份光
誓叫自己的人生变个样
就是它
把所有的艰难困苦踩在脚下
绝处逢生 谱写华章
指引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领导中国革命不断从黑暗走向辉煌
面对敌人的疯狂封锁
自力更生度时日
丰衣足食保边疆
战争间隙纺线线
下了战场去开荒
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
再次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唱响
巧妙涡旋施妙计
从容应对不慌张
转战陕北十三载
革命势力从小变大
革命队伍由弱变强
就是它
枣园窑洞里的彻夜灯光
闪耀出一系列新的思想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凝炼出一系列新的主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夲宗旨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统一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自我批评”
确立为党的三大作风主张
延安整风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从严治党
国共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致对外共济民族存亡
驳斥“速胜论”“亡国论”等错误思潮
确立《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这一种种新观点新思想
这一系列新策略新主张
形成一股股巨大的洪流
如咆哮的黄河奔涌向前
把旧中国的污泥浊水涤荡
犹如一盞盞指路明灯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航向
不仅点亮了宝塔山
还点亮了西柏坡
不仅照进了北京城
还照亮了全中国
延安
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延安
一个世代崇拜敬仰的地方
延安
它的红色名字永不退色
延安
它的精神永放光茫
【注】:
(1)1943年12月任弼时在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发言时指出,仅抗战后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就有4万多人。他们中不乏家境殷实、生活优越者,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归国抗日的华侨青年。
(2)1938年10月抗日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掀起反共高潮。为了阻挡爱国青年,在从西安到延安400多公里的路途中设置了7道关卡,一些被拦截下来的青年被送往集中营监禁,甚至残遭杀害。这是当年流传在爱国青年中的一句话。
(2023.5.10写于古城西安)

【作者简介】
郑治全,大学学历,一生从戎,大校军衔。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澳华诗歌艺术联合会会员。曾长期从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理论研究。部分作品和论文曾入选《中国军事文库》、《中国领导科学文库》、《中国素质教育报告》等大型书刊。喜爱文学,闲暇时间创作的诗歌,散文,先后被《人民军队》、《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陕西诗词》、《文化艺术报》、《世界诗人》杂志、《澳华诗艺丛刊》、《诗路诗刊》等报刊以及《人民日报》网、《延安红云平台》、《都市头条》等多家网络平台刊用。
愿与书籍为伍,因为读书就是力量。愿与诗歌相伴,因为快乐藏在诗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