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爷爷奶奶
文/吉现伟
我的爷爷奶奶均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人,相继去世十几年了,奶奶去世时我二十出头,爷爷去世时我三十出头。因为从小跟他们在老家长大的缘故,所以每年的清明节都会去他们坟头祭奠,常常想起他们小时候对我的疼爱。
埋葬爷爷奶奶那块儿地,我们官殿村的地籍名称叫“杨安儿地”,有三四亩地面积。我们老吉家没有任何背景,世世代代都是草根,都是淳朴、憨厚的农民。打我记事起,爷爷和父辈就在这块儿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干着农活!
记得奶奶去世时,父亲以传统的方式请来了当地的风水先生,选中了这块儿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作为墓地。当年,风水先生说了一句话“头顶佛山,脚蹬邙山”,就这样,这里成了爷爷奶奶的归宿,他们长眠于此!
我闲暇的时候就去培土,整理树根、杂草,在今年的清明节前夕种植了两颗松柏。人的一生,叶落归根,不管你年轻时如何远走高飞,如何飞黄腾达,如何豪情冲天,那也只不过是一只风筝,有一根线牵在家乡,连着窑头和坟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爷爷奶奶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让我不自觉地去思念他们,回忆小时候和他们在一起的经历……
80后的我由于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为了维持生计就外出做小生意,把我和弟弟撇给了爷爷,在老家沙渔沟乡官店小学,从家里到学校大约十几分钟的路程,都是只能拉架子车的土路、小路。寒来暑往,我和弟弟在这条路上结伴同行,走过了春夏秋冬!在幼小的心灵中,最期盼的就是过年、放寒假,因为那时候就能见到一年未见的父母,就能吃到父母带回来的糖果和瓜籽等“好东西”!
清晰地记得1990年是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当年不管大人和小孩儿口中都能熟练的哼上几句:“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那天去学校领过通知书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从孝义骑着一辆二八大杠回来的本家叔,车座后面还斜挎着一个绿色的帆布包。看到我后,他从包里拿出来一个新算盘(当时三年级有珠算课,我借用父辈留下来的旧算盘将就了一个学期)又带回来15元钱,留了一句话:你爸妈过年有点忙不回来了(长大后才懂得父母为了撑起这个家,想多赚点钱养活我们)把这钱转交给你爷,去穆沟赶个集过年吧!接过算盘和钱真的是五味杂陈、喜忧各半,忧的是等了一年,大过年的也见不到父母;喜的是下学期有一个新算盘用了。就这样,在郁郁寡欢中开始了寒假生活!
父母不在家的那个春节,好像懂事了很多,那年用了三天的时间把寒假作业突击写完,剩下的就是自由掌握的时间。清晰地记得:爷爷为了农忙需要,常年喂着一头驴,我和弟弟就跟着爷爷在牲口窑里住。弟弟年龄小和爷爷睡一头,我睡在他们脚头。窑洞不深,只有几米的长度,仅放下一张床,挨着床尾就是驴圈,这样占满了整孔窑洞!有时候半夜起来也学着爷爷的样子撒点麸子,提着倒杂水饮驴!寒假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大年初一。记得那天凌晨,邻居家突如其来的鞭炮声让驴受惊了,它吓得又跳又叫,嘴里咀嚼的食料喷了我一脸,自己委屈地哭了起来,爷爷就拿着赶集买回来的“好东西”哄我,吃着,哭着,熬到了天蒙蒙亮。
早上起床后,窑洞里还很黑,就点好煤油灯,跟着爷爷包饺子,我擀皮,他包馅,那个场面好难忘,好温馨……那个年代的人都特别尊敬神灵,饺子出锅后大人和小孩儿都不能吃,要给老祖宗牌位和老灶爷等牌位先端去一碗儿,然后毕恭毕敬的跪在那里磕个头、许个愿,等他们“吃完”我们才能吃!那时候的对联“祖宗功德大,子孙孝思长”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另外一件事,记忆也特别深刻。三十多年前老家的道路都是纯土路,没有柏油路,当时特别害怕下雨、下雪,因为家里条件差,没有多余的钱去买胶鞋,只能穿着手工布鞋去上学。布鞋不隔水,走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尤其是化雪的时候布鞋底儿上会粘满泥饼子,两只鞋又湿又重,又冻脚,特别难受!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脚踩在铁锨头上刮刮泥,然后把鞋脱下来放在煤火台儿上去炕干。闻着那股从棉絮里散发出的“焦糊”味儿开始写作业。写的久了就去院子里淘气一会儿,累了,渴了抓几把雪,不管卫生不卫生,大口大口吃起来,那种滋味至今回忆起来也是特别地难受。
那年冬天特别冷,写完作业后爷爷和奶奶去地还没回来,就先去萝卜窖里挖了一些萝卜和白菜来充饥!依稀记得,做饭那孔窑有个煤火台儿,坐到上面支好锅,先在锅里倒一些水,然后兑上酱油,把菜简单切一下,下到锅里就着蜀黍面饼子吃。那时候是真的饿啊,先吃萝卜疙瘩,再吃白菜帮子,然后才舍得吃白菜叶儿,最后把蜀黍面饼子泡到菜汤儿里吃它个精光。这个场景现在回忆起来是真的心酸啊,小时候家里穷,别说肉了,七八岁以前也没怎么吃过白面馍。那时候坐在煤火台儿上以这种方式来充饥,应该是人生中的第一顿“火锅”吧!
现在的孩子是真的幸福,顿顿白馍不说好,顿顿有肉不说香。后来,把这个苦涩的经历讲给孩子们听后,他们觉得很茫然、很蒙圈,觉得它是一个故事!其实,时间久了它就是故事,但,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幸福,整天无忧无虑的,给他们分享我小时候的经历,他们都是半信半疑。不过,一有机会就给他们讲我从前的经历,不知道这种方式能不能激励到他们,但是希望能有新的改变!
有句话说得好:人的一生再成功,教育不好孩子都是失败的;人的一生再失败,教育好孩子都是成功的!衷心地祝愿所有孩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也希望所有的父母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30岁时,我回到了巩义市大峪沟镇官殿村委工作,这期间接触到了很多祖父和父亲的发小,也非常喜欢和他们交流,听长辈们讲旧社会励志的故事,每当他们回忆起从前那种饥寒交迫的生活时都是不寒而栗。经常说起我们老吉家,在爷爷很小的时候就家徒四壁,捉襟见肘,用“没有最苦,只有更苦”好不夸张。
如今,已经步入中年的我,每当遇到挫折,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他们。曾经对我寄予厚望的爷爷奶奶,也许是我坦然面对困难,从未对生活丧失信心的那股神秘力量吧。这么多年来曾无数次的梦见他们,虽然他们已经长眠于此许多年了,但是,我对他们的思念,却是绵绵没有尽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