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作协诗人王建平,陪同老知青梁召良先生重返“广阔天地”。
岁月悠悠,时光静好!
让我们跟随两位老师的脚步,一起回乡去!
大华,我回来了
□梁召良
——五十四年之后重返“广阔天地”大华之掠影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公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正值“文革”的特殊时期,我与一群涉世不深,稚气未脱的同班学友们冒着鹅毛大雪,迎着凛冽的寒风,怀着依依不舍之情,告别父母,告别家乡长沙,奔赴广阔天地一一湖南汩罗县白水公社大华大队第二生产小队。这里,是我们人生的一大拐点,也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时光荏苒,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重返大华,去那里看望并拜访曾经给予过我们关爱的父老乡亲们,去那里重温那段难忘的蹉跎岁月,去那里领略并欣赏并不陌生且已发生巨变的田野、村庄……一直是藏匿在我心中的一个多年夙愿。由于种种原因之过,这一愿望竞也一直延伸至今天才得以实现!
值此时机,我要感谢的是:我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好友甘宏大先生(当年的回乡知青),多年来一直盛情邀约,终于在今天能够如约而至,实现了五十四年之后重返大华的梦想!
五月十三日清晨,伴随着初夏的阳光,由好友堤洪自驾,载着我们一行三人,向着我要去感恩的目的地驶去……(同行的还有湖南本土知名作家,国学大师彭国梁先生)

经历了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当年下放所在的破旧乡村,如今已转型升级为干净、整洁的社区。

与东道主,我多年的好友甘宏大夫妇合影。

这张合影,从左至右:王建平,刘堤洪,宏大夫妇,彭大师,屈原作协的杨老师,本人。

甘宏大先生与彭大师在一起。

我和王建平在一起。(王大哥获悉我们要来大华,特专程由湘阴赶来见面,非常的重情义!之前我与他未有过交往,但见面后的交流与互动很是融洽,真是缘份呵!)

我与宏大、堤洪在一起。

我们三人在白水打卡景区“花海世界”留影。

这里,是当年大队民兵营长甘合明的家。站在其家门前,让我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当年,我就落户其家中。大满叔(甘合明)及桃婶俩夫妇朴实,善良,对我关爱有加。是当年力荐我招工上来的功不可没者!遗憾的是,夫妇俩已于早几年先后辞世。此次来,他们的儿子由于都在长沙打工,也未能见上一面……宏大好友非常理解我此时的心情,随即拨通了其儿子的电话!电话一开头,一声“梁叔,你好……”竞让我瞬间不由自主的哽咽起来。此时,我是多么怀念我的恩人大满叔,桃婶婶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与小甘约定:待我回长沙后,即与他见面!我想将这份感恩由此开始延续下去。

这张合影定格下我与当年的生产队会计夫妇在一起深情交谈的画面!丰会计已是八十八岁高龄的老人,他的记忆力让我惊叹!他在问我:你是小梁吗?多么朴实的表达!衷心祝福俩位老人健康长寿至永远!

这栋豪华的别墅为好友宏大的侄儿所建,也是我们此行的下榻之处。由此折射着:是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的好政策给广大农民兄弟们带来的红利!
我们此次来,宏大夫妇尽地主之谊,煞费苦心,热情好客,将我们当贵宾款待!更令我们不安的是,唯恐招待不周,竞安排我们晚上去湘阴入住宾馆,真让我们受宠若惊呵!在此,特向我的好兄弟深情的表以谢意!

我与彭大师合影于湘阴左宗棠故居。

我在左宗棠故居留影。
两天一晚重返大华之行,让我难忘,让我感动!多情的土地,淳朴的民风,将让我终生铭记!那些艰辛而又困惑的时光,那群朴实、善良的乡亲父老,那段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是我们这一辈“老三届”群体的集体记忆!她将永远长存于我们每一位亲历者的脑海中而挥之不去!
再见了,大华!祝福你:在神州大地共同致富,全民奔小康的美丽中国的宏篇巨制上再创辉煌!
还要感谢我们热情,好客的王建平大哥陪同我们在湘阴县城逛古街,看人文景观,并一定要请我们吃湘阴的特色小吃:炖肠子(被我们谢绝)。
二O二三年五月十五日
大华村,我来了
——陪工友梁召良回插队落户的大华村
□王建平
半个世纪前
下着鹅毛大雪
召良来大华村
插队
半个世纪后
迎着石榴花香
我陪召良在大华村
寻踪
当年破旧的老屋
换成一幢幢高楼
当年的泥巴路
变成了宽敞的油路
小梁吗
九旬老会计
附在耳根旁
声声唤
小梁
你终于回来了
八十多的杨娭姆
紧紧攥着召良的手
走过曾经走过的路
坐在曾经坐过的板凳
尘世的那一场历练
情缘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