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溪华阳“珠珍宝圣祖庙”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珠珍娘娘”化身为一少女在华阳孤岛上梳理长发,有乡民感到惊奇,大胆上前询问。

少女自称她来去无需船只,因与华阳众生有缘,来此度化一方黎明百姓,并嘱托人们在其站立处“浮水莲花地”用杉木皮搭建珠珍庙宇奉祀。

说毕身放七色光芒,隐身而去。乡人遂遵其意于“浮水莲花地”上建一杉木庙,此为“珠珍宝圣祖庙”之前身。传说古时每逢发大水,华阳整个小岛被淹没,但“浮水莲花地”的“珠珍宝圣祖庙”却滴水不进,煞是神奇。

明嘉靖(公元1522年)年间,因杉木庙宇破损不堪,村民将庙宇改建为土木瓦结构,创为“珠珍宝圣祖庙”,土木瓦结构现存据今已有四百多年。


“华阳珠珍娘娘”发启庙址延续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护佑黎民百姓的慈善美德,广为传颂。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华阳地方组织、游击队为蒙蔽日寇耳目。

以“珠珍宝圣祖庙”香火旺盛、乡民前往烧香及集市贸易的穿梭人流为掩护,把古庙作为游击队重要联络点之一,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华阳“珠珍宝圣祖庙”于2010年3月22日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潮汕地区有三位护婴女神,相传是玉皇大帝的长、次、季三位女儿,因不忍民间孩童深受天花、麻疹、水痘的困扰,便下凡人间护佑一方水土,大家亲切的尊称她们为珠珍娘娘、(珠圣元君)珍珠娘娘(珍圣元君)和宝珠娘娘(宝圣元君)。

华阳妈祖珠珍宝圣祖庙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 明嘉靖(公元1522年)年间改创为土建庙供奉着三位护婴女神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世代流传下来的‘’华阳珠珍娘娘信俗‘’也被列入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在2017年申请湄洲妈祖巡安大华阳的时候留下香火在这里延续,从此也就供奉着从福建莆田湄洲祖庙分灵金身而来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


时隔六年组织前往湄洲妈祖祖庙壮阙薪火,丰富多彩海纳百川的潮汕神明文化无处不在的引领着潮汕儿女向上向善的奋斗精神。


岁次癸卯年三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华阳妈祖珠珍宝圣祖庙懿圣宫文化董事会董事长吴宝明副董事长吴烈升率全体敬仰者前往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受到湄洲妈祖祖庙董事长林金赞副董事长庄美华监事长朱瑞龙接待科科长周小燕等热烈欢迎和热情的接待。这次参加活动有;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粤潮妈祖交流中心会长黄松庆、广东省汕头市东信集团董事长陈桂洲、广东省惠州市金雄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钦城、深圳市英龙集团有限公司吴大妹、深圳市盛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陈美琴、深圳市德海城投资有限公司沈恋娇、深圳市汇龙达投资有限公司姚淑芬、深圳市万萌建科集团有限公司林海璇、深圳市鹏盛达工程测试有限公司吴碧娥。


澳洲四方集团林绵如女士、深圳市益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秋文先生、深圳市华鸿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华裕先生、深圳市潮尚盛宴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烈发、深圳市恒杰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吴壮杰先生和广大妈祖人与大爱义工前往湄洲妈祖祖庙壮阙薪火安座于华阳妈祖珠珍宝圣祖庙懿圣宫保佑一方黎民百姓平安。


恭请懿圣宫天后圣母起驾现场仪式三献礼,鼓乐齐呜、香烟升腾、人声鼎沸,来自十里八乡的妈祖信众虔诚点着香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钟鼓齐鸣,信众排成整齐的祭祀阵容,先后向妈祖行三鞠躬礼。迎神、上香、初献、亚献、满献、诵读祈告文依次完成传统祭祀礼仪。


华阳天懿英歌队、龙凤大锣鼓跟随着妈祖分灵金身同行,随后英歌舞拉开了梁山好汉出场,身微雄壮,气势磅礴,令人震撼,皎洁的身姿,灵活的槌花,变幻的阵势。同样龙凤大锣鼓,鼓乐喧天,龙笛声催,热鼓频擂。


传承妈祖文化,活跃当地气氛,推动民间艺术平台,表现出潮汕特色多姿多彩的英歌舞,展现了潮汕民俗的特色艺术,挥舞双槌,刚柔并济,无不表现出潮汕英歌舞的魅力。


“妈祖是两岸人民的共同信仰,在大陆充分感受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希望通过妈祖文化交流,推动两岸民心相通、心灵契合。”汕头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华阳珠珍娘娘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深度挖掘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内涵”打造国际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品牌,"寻根祭祖.妈祖文化体验游"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后续敬请期待
小编:禅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