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枚椹果品悟故乡之甜
——写在“第十六届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开幕之际
(外一首)
王德兴
有种甜,如此悠长
根脉扎进历史
每当冬去春来,必有一派葱茏
从沙丘浩荡启航
那种郁郁,那种苍苍
上接苦涩的过去,下连美好的未来
置身其中,岂不感慨丛生
有种甜,如此汹涌
源头连着黄河
每逢春夏之交,必有一场红雨
从天而降
那乳汁般的香,蜂蜜般的甜
不胫而走,千里之处
也被她独有的丰韵所陶醉
有种甜,如此深情
自呱呱落地,便把糖分揉进乳名
伴随布谷的声声呼唤
相思茁壮成森林
纵然天涯海角,也要落叶归根
毕竟,静眠在她温暖的怀抱
是毕生的信仰,最高的追求
有种甜,如此善美
曾小家碧玉,信步于阡陌或集市
与男女老幼亲密无间
如今,她头戴桂冠
优雅出没于高光的网络和媒体
风情万种,光彩照人
有种甜,如此神通
貌似寻常,却蕙心兰质
即使忝列富养之尊
也不失谦和朴诚
虽身处高枝,但重心始终向下
一旦放到需要的岗位,必报以高附加值的欣喜
纵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五月,又见过往凝成蜜
犹如平原捏紧麦浪、谷穗
古桑树群张开所有绿掌
捂热生态,惊羡世界
黄河怀抱泥沙,无心插柳
沙丘,就是点石成金的舞台
曾经会盟之要津,地理位置何等重要
即使屡经大场面的母亲河
登临此地,也难免分心走神
双手一松,滑落大片泥沙
风沙嗜走成性,被桑林救起
立志痛改前非,每日精进
无骨的黄泛区渐露绝世姿容
既为家园,自当讲求布局
杏坞书院周围植桑
桑树下点豆种瓜、喂鸡养鸭
采桑女浴着朗朗书声,用纤手
把桑叶缀钉成典藏的绿色春秋
慧根密布,善念齐天
黄河故道的每一个日出月升
都是农桑文明的新生与庆典
浓妆的桃花,素雅的梨花
相继沿故道远去
槐花使出浑身的解数
也挽不住蜂蝶的花心
古桑则不然,自把沙丘设为道场
便立地生根,禅定千年
任元明清的雨,涤去尘世浮华
其心性始终葱碧如玉
也曾屡遭电击雷劈
但防风固沙的信仰何曾倒下
岁月的重负,的确能使
众多的挺拔卷曲成某种适应
但并不妨碍磨难能娩出蜜意
就似这一枚枚椹果,每逢五月
必把沧桑结晶成多彩的舍利
——故道加冕,甜美鼎沸
作者简介: 王德兴,山东夏津人,现居北京,专职研究员,曾出版《嫩黄色的旗语》、《以各种方式走向你》、《强军梦》等诗文集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