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 炉 茶 语
文/石城吴钩 南京
《泥炉茶语》目录:
前言 一·茶之思 二·茶之缘 三·茶之道 四·茶之禅——
1.禅2.茶3.茶·人 4. 人·茶5. 茶·禅6禅·茶 五·泥炉茶余语
(已发 前言 茶之思 茶之缘 茶之道 茶之禅——1.禅)
茶
茶,是通灵之物,她采集天地日月之光烨、吐纳山川雨露之精气,在大自然轮回中,历山岚云气、经金风玉露,而后修炼而成。君且看:一粒茶芽,采摘下来,历揉捻、烘焙、紧压等诸多工艺处理,乃成为茶人壶中可供冲泡品茗的茶叶;再经水之洗濯冲泡,通灵之茶,才以感恩的姿态存留于世,憩于杯中,为世人所喜爱。
茶,是圣洁之品。新绿初绽,茶从树梢上的一抹嫩绿,缱倦成罐筒中的一生苍老,而后千里迢迢来会契合之有缘人——茶人虔诚地汲取云山之溅珠玉泉,或天宇之雪水清露煎茶。于是,在红泥小炉的轻烟里,本已苍老的芽叶,在滚滚沸水中获得重生;于是,本已卷曲的芽叶,轻紓漫展,一刹间雅室绿烟缭绕,清芬四逸——当此时也,水中茶之芽茶之叶,粒粒新绿展,片片水中舞。她们在壶中尽情舒卷,在杯中倾心绽放;于是,水的澄澈清明,水的纯洁包容,水的温柔热情,成就了茶的天然神韵与芳香,成就了茶在圣洁的自我奉献中展现的自身价值。啊啊,茶,茶的芽叶,茶的生命,经历了一场悲壮的凤凰涅槃而浴火重生,尔后她乃在淡淡清香中获得沐浴新生——从此意义说,是水,给了茶叶第二次生命。
由此,想,人也,若生活中屡遭困厄折损,倘心萎靡,然尚未志沉心底完全灰冷,若于此时源源注之以清泉,给之以真诚,予之以热忱,岂非亦能似茶展叶吐绿之新生,重振凌云之志,高飞远举乎?
烹茶需水。然自古以来,所有爱茶之人对烹茶之水,皆极为讲究。因不同之水,冲泡出来之茶,色香味皆不相同。据载,当年苏东波被贬黄州(今之黄冈市)。临行,荆公王安石嘱他回京时带些长江中峡之水回来。三年后,苏轼考绩回京,舟行三峡,因贪看两岸景色,不觉船已过了中峡,忽想起荆公托他取水之事,赶忙吩咐船夫掉头。船夫回说,三峡飞湍急流,回头谈何容易?又回说,三峡水一泻而下,下峡水不是也从中峡来的吗?东波一想有理,就取了一甑下峡水回到京城。当他把水送到时,王安石很是高兴,留他一起品试新茶。荆公取出皇上御赐的蒙顶新茶,用三峡水冲泡。茶一泡好,安石给自己和东波各斟一杯,杯中只倒茶七分。见此,东坡心想,一杯茶也不给倒满,此老吝惜如此!此时,但见安石端茶呡了一小口,细味后皱眉道:你这水是三峡水,可不是中峡之水吧?东坡大惊,不敢隐瞒,连忙据实相告。王安石听后微微一笑,款款言道;三峡之水,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之水中正轻灵,泡茶乃为最佳。东坡闻听,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连连再拜告歉。安石又道;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定在编排老夫的不是……被说中心事,东坡忙说不敢。安石又道: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这蒙顶茶进贡,一年正贡焙茶20斤,皇上钦赐,也只论钱而已,斟茶七分,一示茶叶的珍贵,二示对送礼人的尊敬;斟满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 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东波诺诺不敢回应——时人常言“七分茶八分酒”,于始乃传。
预告:明天发《泥炉茶语》之《茶之禅 茶*人》【作者简介】
石城吴钩,教师,大学文化。曾从军。后教书育人。爱读书,勤笔耕,常操琴。诗文散见于报刋杂志及网络文学平台。2021年荣获全国当代诗词大会年度诗词金奖。2022年荣获中国散文网"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