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祥瑞天成)
据说:最早的母亲节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又起源于美国。无论母亲节起源于何处,今天,我都无心去追溯和求真,而且还有一种别样的苦涩和痛惜!
往年的今日,虽然同样是一个母亲节,但总觉无所谓,无论年迈的母亲是否知道还一个母亲节,在我心中都有一种自豪和喜悦;无论母亲离我有多远,在我心里都有一种幸福在洋溢;无论多长时间,我问不问候母亲,母亲都在老家健在。因为,无论我什么时候回家,母亲早晚都有一桌热气腾腾的农家饭菜,始终夹杂着孩提时代那熟悉的味道,洁净简朴、陈香四溢,扑面而来。这就是母亲对我一生最纯朴的礼遇。而今年的今天,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我再无法享受那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特殊待遇。心里深感一种无尽的凄楚和惆怅。。。。。。
妈妈,我慈祥的母亲;这个世界上最美好、最亲切、最慈爱、最伟大而又耳熟能详;而且,从第一声学语开始一直叫到老;百叫不厌、随叫随到的称谓就是妈妈和母亲。
母爱,是世上最无私、最贴心、最伟大的关怀,她是世界上最温暖的阳光;母爱,小时候,她是妈妈期盼儿女尽快长大的期许和目光;长大了,她又是母亲守望儿女早日回家团圆的等待和牵挂;这辈子母亲最亲切的话语,是对我儿时乳名的呼唤,她对我最真情的期盼,就是在老家门前数着日历一天又一天翻页更换;没有钟点就看着屋檐下那太阳和月光照射下,那随光而转的影子的斗转星移,时刻盘算着日子翻转;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等待;日复一日的期盼,就这样数尽了人间的凄苦,数尽了一生的青春和韶华,数到了两鬓挂霜和满头的银白,也未能如愿以偿换回儿女们陪伴的晚年。
长长的等待、终生的遗憾,一等就是40年,等到最后也只是每年春节回家七、八天的陪伴,假期一满,儿女们个个争先恐后,一走而散。留下的残汤剩饭母亲也舍不得扔掉,还夹杂着一阵满腹埋怨的唠叨过后,又开始了一年的等待。就这样年复一年,一直等到了老年的凄楚,还是一对空巢老人对儿女漫长的期盼,等到了老年的弯腰驼背,等到了85载的人生终点,换来的仍是母亲岁月的冬寒。。。。。。
您一生养育了五个儿女,尝尽人生的冷暖。还未等到儿女们感恩的回报,你却倒在了疫情的侵袭中,西去了天堂。留下了儿女们未能报恩的遗憾;留下了亲人的痛苦;留下了您一生都没有享到一天清福的苦涩与情怀。
妈妈,我慈祥的母亲。今天是您走后的第一个母亲节,无论您是否知道还有一个母亲节,但儿女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沉重的惆怅和长长的感怀。
母亲,我慈祥的妈妈,你虽然离我而去,但在这人世间,总觉得还是您的恩情最重;您的仁爱最深;您的养育之恩最厚;每每看见您墙上的照片,总是那样慈祥可亲,如今虽已子欲孝而亲不待,但仿佛您还在我们身边,您就没有走,您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
我常常想起,家里最好吃的饭,还是小时候您为我上学时,起早做的那顿红薯片、包谷糁子、窝窝头的早餐,最香的菜,还是您泡的酸菜萝卜条、朝天椒、长豆角以及过年时才能吃的蒜苗炒腊肉。每逢过年时,一碗只有敬过先祖后,我们才能吃的香腊肉,片片腊肉情,满屋留余香。。。。。。
那不仅是一餐过年的团圆饭,那是您留下的德善传家之精神财富;幸福温馨、阖家团圆的生机与期望。
有妈在,家才在。有妈在,牵挂就在;有妈在,那个叫做家的地方才有幸福与温暖。
妈妈,您带着一生的辛劳离去,这是儿女们对您的愧疚,每当我念及至此,我的心就倍受一种难耐的折磨,眼泪洗刷不了儿子对母亲的愧疚,只有来世再为您的儿子,重新报答您的养育。。。。。。

《愧对慈母》
生儿育女千般苦,
最苦最累是父母。
父爱如山母恩海,
养育之恩最难补!
怀念母亲愧对母,
一生母爱最质朴。
儿行千里母担忧,
痛断肝肠孝难补。
往年今日母健在,
今朝念母不见母。
未尽孝道悔终身,
自古忠孝恩难补。
母亲节里念慈母,
从小母汁把儿抚。
千恩万谢母不在,
母德留芳照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