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展示、中华古礼演绎、艺术知识分享——体验一场与众不同的“海经雅集”。5月21日,时值二十四节气“小满”,也是第四个“国际茶日”和一年一度的“全民饮茶日”。由海口经济学院博雅研修中心主办、海茶“两会”、省、市礼仪协会、省物联网协会、社区养老协会等社团组织的首届“海经雅集”系列活动在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成功举办。海口经济学院执行校长彭京宜、党委书记王志芳、副校长徐兰、纪委书记吴晓华、中德学院院长詹长智、海茶“两会”秘书长陈世登、著名茶艺专家邓兰萍、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丁翔、省礼仪协会执行会长孙岚、海口市礼仪协会会长李霏雨、省插花花艺协会会长符致英、古筝艺术家张璟鹤和相关社团负责人、艺术界人士300余人参加活动。

海经院执行校长彭京宜、中德学院院长詹长智、古筝艺术家张璟鹤在活动现场

海口经济学院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吴晓华致辞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丁翔致辞

海茶“两会”(海南省茶叶协会和茶叶学会)秘书长陈世登致辞

海口经济学院领导与省内外艺术家和出席活动嘉宾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由海口经济学院中德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博雅研修中心主办,海口经济学院美育研究中心、共青团海口经济学院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海茶“两会”(海南省茶叶学会和协会)、海南省礼仪协会、海口市礼仪协会、海南省插花花艺协会、北京人天书店集团、海南苏轼文化教育基金会、海南省物联网产业协会、海南省社区养老与健康服务协会、海南奕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锦绣筝华古筝艺术中心、海口海茶协职业培训学校、海南琼中新伟雨林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雅集活动恰逢第四个联合国“国际茶日”和一年一度的“全民饮茶日”。前一天,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海口经济学院博雅研修中心通过举办“海经雅集”,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首届“海经雅集”在《宋代点茶》《礼仪之邦·中华古礼》、《中国容礼·君子六德九容》展示中拉开帷幕。陆续呈现有鉴赏茶文化、品茶香茶韵的茶艺表演;有听高雅之音、品丝竹之韵的古筝演奏;有奇妙颜色搭配、精致细节吸引的插花艺术展示;有行云流水、落笔如飞的书法表演;有在对弈中获得无穷乐趣的棋艺表演;有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诗歌吟诵;还有来自校团委礼宾部、华魅汉服社、空岚动漫社、书法协会等社团的才艺展示。首届“海经雅集”把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香、花、茶汇成一集,聚成一团,内容丰富,品位高雅,让广大参与者享受了一场精神文化的盛宴。

茶艺茶礼表演

中华古礼展示

中国容礼:君子六德九容传统文化传承展示

符致英会长插花艺术展示现场

张璟鹤老师古筝独奏《长安八景》

现场书法古筝配乐


定制签到蒲扇现场书法

海口经济学院团委礼宾部、汉服社、动漫社等社团才艺展示
博雅研修中心由海口经济学院中德学院和校图书馆联合创办,是校内外各个社团共建共享的平台,旨在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美育教育结合起来,是深化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具体体现。“海经雅集”作为博雅研修中心重要的活动载体,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展示和体验式教育提升学员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使美育成为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重要着力点,给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自我修为、自我提升的舞台。

原创茶诗吟诵
一、古茶诗:《试院煎茶》
宋•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二、当代茶诗词《茶和天下、茶美育人》
一壶清茶,美不胜收
感受茶汤柔和的味道
在茶香中心灵得到净化;
茶有旋律,韵律悠长如歌,
品茗茶习茶礼,体验生活,
悟道于茶,领悟人生,
茶道人生,沉淀心境神清气爽;
茶艺智慧,千年传承
以茶唤醒心灵,润泽世间,
茶美育人、传递爱与和谐;
茶和天下,人间美好,
品茶修身、以文化人,
茶为人类,传递文明,
茶与天下同呼吸、共享世界真情意。
责编/陶玲
校对/王晓添
审核/荆杰
茶礼养德生活美学
暨中国容礼:君子六德九容文案
以“品茗香、习茶礼”为主题,中国容礼君子六德九容美美与共传统文化教育为宗旨。
一、中国容礼君子六德:
第一德:“仁”修心,尤为聚灵,敬天爱人,请起,敬天地,迎、谢、请落座
第二德:“智”修慧,智者正道,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请起,敬自然和科学、迎、谢、请落座
第三德:“礼”修善,对上恭敬、对下不傲,父母恩比天高比海深,请起,敬孝父母、迎、谢、请落座
第四德:“义”修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恩师难忘,请起,敬拜恩师、迎、谢、请落
第五德:“信”修真,表一如意,以诚相待,互帮互助,请起,互敬同学、迎、谢、请落
第六德:“廉”修美,人生如莲,修身养性、成为更好的自己,请起,敬爱自己迎、谢、请落
中国容礼君子九容:
“君子九容”取自《礼记-玉藻》记载:“足容重,手容恭,头容直,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气容肃,色容庄,立容德。”
由此诞生了古人强调的“君子九容”之风范。践行于行茶时的举手投足,止于至善,以修养君子之风、淑女之德。
那么君子如何行茶“九容”
第一容:足容重
体现人的中正气象和承载之力。一个人所有的外在语言都是内在的表达。或行走,或站立,步伐稳健,脚下生根,挺拔中正,持重四方。
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站姿及行走的状态,也特别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第二容:手容恭
体现人的恭敬之心和谦德涵养。不用一根手指指点对方或指示方向,尤其要避免用食指指点对面的人,这种手势有失恭敬,增加了对抗性。在平时生活中运用,可以表示尊敬和诚意,是良好的习惯和修养;在职业环境、公共场所运用,则能体现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温度。
第三容:头容直
让身体放松自然,任何时候不歪头斜脑,保持中正,不倚不靠,中脉畅通,颈椎和腰椎对位平衡。
“头容直”于己是一种健康的保护,于他人更是一份足够的尊重。
第四容:目容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能传递我们的内心状态。目不斜视,不咄咄逼人,没有怀疑和审视,多一些亲善和关怀,用眼神照顾好每一位对座饮茶之人,恭敬平和,没有分别心。
眼睛里的“神”,是能量的释放与连接,有智慧的人会让低频转化成高频,用高频连接高频。
第五容:口容止
体现人的高雅学养和自我约束。要言不烦,保持正念。
人在生活中对“度”的把握,直接体现在对口舌的管理上——说当说的,而不是想说的。温暖、清晰、简明,才是表达的艺术,也是对所有遇见的人最好的关怀。
在生活中,以止修慧,抱怨的话不讲,消极的情绪不蔓延,影响团结的事情不传播,不让“祸”从口出。“止”是修养,更是智慧。
第六容:声容静
静,是每个人智慧的根本,讲话声音要带有温度和关怀,让每一次发声都能传递一份真诚与美好。让这种静好成为生活常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阻隔屏障—面对身边的人。
用我们的声音给予关照,真正做到有话好好说;面对陌生人,用一句主动且亲善的问候,融化紧张和冷漠。
第七容:气容肃
人的气场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气容肃,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无形能量和浩然正气,是内在积累的真实外化,是面对任何人和事都不喜不悲、不急不缓、不狂不惊的自在状态。“肃”,并非单作“严肃”讲,肃是指呼吸平静悄无声息,传达的更应该是一种端庄得体的气质。
第八容:色容庄
色,包括外在的服饰、妆容和表情等,体现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妆容自然清爽,不涂抹有香气的化妆品等。待人接物轻松自然,情绪喜悦,端庄得体,与朴素典雅的仪容仪表相得益彰。
第九容:立容德
人以德而立天下,体现人的德行与气魄。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对于当下的我们,德慧双修也是于一杯茶里的获得。
茶中修为之道,以茶育人乃是生活美学之理。庄子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生活里精细的自我打理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行茶者的情绪与状态更是如此,着装简致,素手行茶,力求达到人、茶、环境和谐统一。
君子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正容也是我们修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认为,修身之道,重在正心,但是正心必要通过正容。通过具体的事物比如行茶等来培养自己良好的言谈举止,在培养的过程中又磨炼心性,最后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