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社
“中华母亲节”来临的另类记忆
——守护好母亲给与的“人之初”
吴熙禄

农历四月初二日,以孟子出生日设定的“中华母亲节”来临,敬慕孟母的伟大、追缅高堂的恩德自不必说,联想我母亲的人生,令人深思的倒是另一类记忆。
母亲近乎弱智,与年龄不配套的天真,常为人发笑。譬如,她时常与鸡狗说话,也不管它们懂不懂,一本正经地批评这些牲灵调皮捣乱、糟蹋东西。母亲没有“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概念,但与它们天然融洽。在母亲眼里,猫狗鸡鸭是能听懂人的话的。她那副活在童话世界中的“傻样”和“呆萌”,时常令精灵乖巧的人发笑。童心,伴随了母亲的一生!
也正是由于这颗童心,母亲一辈子没有鬼神的概念,更谈不上什么迷信。看到我奶奶焚香烧纸,跪在地下念叨这神、那仙,她站在一旁傻笑,为此没少挨我奶奶的白眼!然就这个不知道祭拜鬼神保佑自己的人,却活到了九十六岁,且是善终。记得2016年4月2日傍晚,在我再喂她一口饭时,老人家头一歪,走了。面容,是那么的安详。

一个人年高且无疾而终,世人视为“修下的福分”。母亲就是享受这种“福分”的为数极少的人之一。她这个时常被嘲笑的“木头人”,以自己的人生嘲笑了世俗,否定了鬼神。所以不少人以我母亲为例,奚落一些能说会道、敬奉鬼神却不得保佑的婶子大娘们!
母亲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因为头脑简单,生计再艰难,母亲从不知道发愁。捆绑世人的陈风陋习,缠绕日常的繁文缛节,与她无缘,就知道一天到晚操办一家老小的吃喝。“穷就穷过”,无奢望,不攀比。母亲的“愚钝”,简化了她的人生,也成全了她的高寿。
当然也因为头脑简单,母亲时常当着外人的面,说些自家人之间才能说的话,场面可想而知,为此没少落埋怨!但这种不把来客当外人的憨直,久而久之,不但未被人非议,反倒赚了个实在!
常听一些养生专家开导人们“活的简单一些,就少一些烦恼”。大实话。少一些烦恼,自然多一份健康。然想“活得简单”,对于那些“一挤眼就是一个心眼”的人来说,谈何容易!郑板桥老先生早就说了:“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母亲由于天生不聪明,自然没有郑老先生“难得糊涂”的长吁短叹!

木讷的母亲“心灵频道”单一,无缘接收纷繁复杂、看似神圣、实为虚幻的信息,避开了鬼神、庸俗文化的干扰,在“酱缸”中愣是油盐不浸,保持了人生本来应该有的那份清静,得以益寿延年,这也算是“傻人有傻福”的缘由吧。
我不是无视人的才智,毕竟人的聪明,关系自身、家庭生活的质量,关乎民族的繁荣。但我们必须看到,人世间有太多的“聪明误”和“塞翁失马”的故事,好多忧思不光显得多余,而且有害。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鼓显母亲简单人生的价值。
抖掉人世间的文明泡沫,简化生活,让人性返璞归真,是我写这篇“另类记忆”的初衷。几百万年的人类进化,通过母亲赋予了我们天然洁净的“人之初”,作为子女,有义务在后天保持与生俱来的“性本善”!
2023年5月17日于汶河社区。
原创首发
吴熙禄:大专学历。原莱芜市钢城区棋山管委圈里村人。1965年参军,退伍后先后就职于莱芜铁矿、莱钢安装工程处、莱钢培训中心。当过矿工、宣传干事、政治教师等。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诗集《汶水流情》、评论集《玉壶冰心》、长篇纪实《荣河纪行》、古代历史故事小说《古槐幽梦》、《大明清官吴来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