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 炉 茶 语
文/石城吴钩 南京
《泥炉茶语》目录:
前言 一·茶之思 二·茶之缘 三·茶之道 四·茶之禅——1.禅2.茶3.茶人 4. 人·茶5. 茶·禅6禅·茶 五·泥炉茶余语
(已发前言 一·茶之思 二·茶之缘 三·茶之道 四·茶之禅——1.禅2.茶3茶人4人茶5茶禅6禅茶
禅·茶
上文说到禅道,静以修身,空以冶性。愚以为,禅道之道,修身冶性,乃以静、熬、忍、容四字为本。茶道呢,前文也已说到,一壶在手,品之宁静,饮之恬淡。茶道之道,宁静、恬淡。
水,天下至清之物也;茶,水中至清之味也。 茶, 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韶光;沐万山之云雾,吐一生之清芳。故茶之味,与佛家之淡泊自然、远离凡俗、持平常心,相契相符。人在品茗之时,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人在对饮之际,一酬一和,心心相印。故茶禅文化,禅茶之道,在人品茗对饮的潜移默化中,增益世道人心品性者,多矣。
说到禅,说到禅心、禅道,其意蕴,丰厚深远。愚以一孔之见,将其深厚之内容大致归纳为了“静、熬、淡、容”四个字。何为?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先说“静”。
静为佛首,空为佛本: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静乃空,空则静:一茶在手,一念放下,万般从容。用茶香洗梦,将梦洗亮,内心安静,品出禅道之境 ;用茶香静心,使心空明,身心恬淡,味得人生真谛。禅道之境:莲花处处开,芳草碧连天;人生真谛:一念心清静,夕阳山外山。关乎“静”,前文《茶·禅》中己多有述说,故于此不再赘述。
次来说“熬”。
熬者,言物在火中长煮;于人,乃人处苦中久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淬炼最坚笃之意志也。人处苦厄中常说:慢慢熬吧!此“熬”,乃是绝不轻言放弃,决不轻易改变,是人在困苦悲哀中犹存一丝希冀也。当人身处种种坎坷、挫折、落差中时,你困惑踟蹰且沮丧,此时,就亟需要“熬”,需要 “熬”的精神,需要 “熬”的修行,亟需在“熬”的过程中涵养自己宁定的心境,编织一段凝重而动人的人生旅程。林语堂先生说:“捧着一把茶壶,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先生所说之人生,犹壶中之茶,茶在沸水中经受煎熬的考验,人生在尘世中受熬煎的修炼。茶在沸水中滚翻浮沉,方馨香馥郁,沁人心脾;人在苦乐的年华中翻滚沉浮,涵养了一份宁静,远离浮躁。因其饱经“煎熬”也,人在宁静中修炼出了定力,坚韧了性格,精进了志业。所以,凝心细思,人生之味,岂不皆在一个“熬”字?所以,请铭记,人生是“熬”出来的,而“熬”,也正是人生最深最至的滋味;所以,人若能如茶般在尘世中受熬、善熬、经熬,且始终保持着天赋本色初心,那么他终将如茶般散发出生命的脉脉清香,熬出值得令人品味的人生!
再次说“淡”。
淡,于人心志而言,应是指淡泊明志,不争名逐利|;应是指四大皆空,淡看酒色财气;应是指静心修为,淡看世事;应是指人际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情淡如水……
人,生在俗世,想要做到不媚不屈、傲骨凌霜;想要做到不争不逐、孤傲绝俗;想要做到不卑不亢、人淡如菊,其实大不易。讲个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吧——
一天,东坡写了一首颂佛的偈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 自觉有思感,有所悟,写毕抄录,命童子送给佛印。童子过江来到金山寺,将诗偈交给禅师。佛印看后,不语,提笔在诗后批了四个大字:“放屁,放屁!”封好交给侍童。东坡见了批语十分气恼,当即过江找佛印理论。佛印微微一笑:“好,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东坡一听此语,顿悟:佛印这和尚是在嘲自己不能淡看毁誉,修为不够呀!不觉掀髯大笑,与佛印一起品茶谈禅,尽兴揖别——哈,高仰如东坡大学士,尚不能淡看毁誉,我等俗人,又焉能做到“八风吹不动”淡看人生呢?
又:《庄子·山木》有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哈,好一个人淡如菊,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么,请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如菊之清淡,如菊之雅致,如菊之傲骨凌霜吧;请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如水之清澈,如水之柔和,如水之灵动强大吧!
最后说“容”。
容也,乃谓度量大:对亊容忍,待人宽容。
君不见,寺庙禅院,弥勒坐像旁有联云:“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乎?“大肚能容”,即言对人气量要大,对事度量要大。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亦有题于书室的八字联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喻大海有容纳江河细流的无限容量,人亦应像大海一样有广阔、宽容的心胸气度——“容”也,不管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为风度;虚心听取,坦然对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胸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为坦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豁达、广博如海,是为境界……。
唐隐士寒山曾问僧人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是了,人生百年弹指间,潮起潮落是一天,花开花谢是一季,月圆月缺是一年。生命,在前行中觉悟;岁月,在积累中沉香。容,使生活变得轻松,不再沉重,不再累人;以宽容的心情、旷达的理解看待人生、看待世事,即或在生活中遇到暴风雨,也会心态平和,将生活中的疾风暴雨看作是对心灵的洗礼。当风雨过后,回味人生,感受的是“容”的美丽,是宽容赐予生活的一份恬适宁静,一份明媚的春光,一份芬芳的诗情。
侃侃而谈了半天禅道、禅道之“静、熬、淡、容”,现在,且回过头来谈淡茶与禅吧。
人们常说:生活如茶,苦中有一缕清香;又说,人生,身安不如心安; 路宽不如心宽。当人一无所有的时候,守着自己的心便可安然;当人心有所钟的时候,便应向着自己所爱虔心践行。饮茶、悟禅,修身兮养性——若你潜心向禅,清静无为,便一方一净土,一念一清净;倘你静性品茗,恬淡生香,则一心一禅室,一啜一禅缘。用宽容写意人生,日子便在柴米油盐的熬煮中温馨;用淡泊葱茏时光,生活则在浅酌慢品的恬静中诗意。人生在世,以慧心咂茶香,淡看流年风尘烟火;以禅心悟茶味,心若莲花兮脱俗清雅。饮茶也,透过指间光阴,细品岁月静好;悟禅也,悠悠然物我两忘,洋洋乎天人合一!
今夜,窗外月色朦胧,树影婆娑。独坐窗前,一卷诗书一壶茶,静味岁月甘苦、释道禅意;慢 咂世间五味、沉浮起落。红尘多事,尘嚣纷扰,且倚窗、把壶、看月,守一方净土,忘流光之倏忽……此一刻,心如止水,一茶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淡泊宁静,宁静兮致远——
(预告 明天发《泥炉茶余语》【作者简介】
石城吴钩,教师,大学文化。曾从军。后教书育人。爱读书,勤笔耕,常操琴。诗文散见于报刋杂志及网络文学平台。2021年荣获全国当代诗词大会年度诗词金奖。2022年荣获中国散文网"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