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信记:
“大满”的驴行
信义庄
喜欢户外的人,在家是待不住的,仅仅只是两周,群里就炸雷一样的哭着喊着,要求队长安排活动。用一位资深驴友的话讲:这队长也是拼了。全然不顾脚伤未愈,毅然安排并亲率一众“痴驴”出行。
好书不厌百回读,纠结了一个晚上,比较了几条路线,队长终于决定,走经典路线:算盘岭、大高尖山、西营绿道、千条沟水库,9公里400米。集合地点:藕池村村委会(公交站)。
藕池村,济南历城区西营街道办事处下的一个小山村,小村如何,来了就会知道,绝对会让你惊喜连连。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而这里却有“泉城婺源”的称呼,你想他该有多美。
竖立着“长寿研究院”牌子的房舍旁,小桥流水,软泥中的水草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灵秀江南的韵味扑面而来。一只小黄狗突然出现在眼前,摇着尾巴,绕一圈嗅嗅,然后,颠着碎步欢快地跑远了。家家门前屋后的月季、蔷薇、玫瑰,或红或白或粉或紫,每一种、每一朵,肆意绽放,野性又不失优雅自然,淡淡的花香随风飘荡,弥漫在小村的各个角落。
菜地里,土豆花开了,嫩绿的莴苣已有一尺多高,新扎的黄瓜、西红柿架下,那刚栽不久的小苗,正较着劲地争相成长。戴着草帽的村民,一会弓着身子在菜地里锄草,一会到苹果树下疏果,一会抬头看看天空的云彩。那动作、那神态,像极了家乡的父老。
“梆、梆、梆梆”,有节律的敲击声远远传来,时高时低,连绵不绝,令人陶醉。眼前瞬间幻化出儿时牵着母亲衣角,去村中大槐树下割豆腐的情景。
村头,一株粗壮、遒劲的百年栗子树高高耸立,枝繁叶茂。此刻,树上开满了一串串毛绒绒的奇异花朵,令人眼花缭乱。树干上一朵金黄色的灵芝格外耀眼,犹如一颗闪亮的黄宝石。几只山雀在绿荫掩映中撒着欢地“啾啾”鸣唱 ,悦耳动听,宁静的山村充满了勃勃生机。
微风吹拂,绿意盎然,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耳听着美妙的自然奏鸣曲,眺望着万亩栗子林和烟雨蒙蒙的山峦,心旷神怡。
今天的线路,首要目标是“算盘岭”。岭下有一小村,因岭而名“算盘村”,距藕池村不到一公里。村不大,但在周边却也是鼎鼎大名。小村三面环山,溪流纵横,清幽旷远,颇有世外桃源之韵味。“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虽无从考证诗人当年的“古人庄”是否即此,但诗中的意境却与这小村几无二致。
不知是因了村庄的清幽,还是村民的纯朴、骁勇,抗战期间,算盘村成了周边著名的抗日堡垒村,村中的马家大院一度成为中共泰山军分区的“泰北医院”,军分区司令员廖容标曾数次莅临。据说当年廖司令“南天门”智擒日军头目,就是由此穿越长城岭,从后山达“南天门”守株待兔的。
往事历历,小村父老永远难忘,一九四三年腊月二十八日那天。拂晓,日寇由葫芦峪过岭偷袭“泰北医院”,面对敌人的屠刀,村长马延明、民兵马延忠等众乡亲英勇抵抗,宁死不屈,全村20余名村民惨遭日寇杀害,重伤30余人,成功掩护八路军医院干部、伤员13人安全撤离,书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伫立在医院旧址,观望着来来往往一个个质朴的村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信仰的力量永远是无穷的。
有人说,想雨的日子,就是心事和忧伤积攒的很沉很重的时候,心情像枯渴的禾苗焦灼地期盼着雨的到来。我们这群人个个都是傻哈哈的乐天派,哪有什么忧伤?但说到心事,好像每个人都在盼着一场雨,盼着一场雨中快快乐乐的驴行。
这心事由何而来,我猜了好久,想来想去大概是中了健吾先生《雨中登泰山》的毒吧,每个人似乎都想在雨中体验一把登山的乐趣。
微风细雨中,驴行在起伏的山峦旷野,的确是一件非常浪漫和惬意的事情。欣赏完满山遍野茂盛的栗子林,在满眼绿色和无限感慨中,我们离开“西营绿道”,向算盘岭发起了冲击。
小路沙石满地,杂草丛生,少有行人,路旁灌木稠密。一块块巴掌大的土地,村民收拾的井然有序,其上杂植了各色的果树,有核桃、花椒、樱桃、杏树、桃树等等。时下,虽然花期已过,但满目的青绿,一颗颗即将成熟的果子,不仅十分养眼,更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皇天后土,土地——万物之母,农民的命根子。每每走近乡村,看到、想到这些,总让人心生无尽的感慨,总让人无缘由地想到诗人艾青,情不自禁地吟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天公作美,心想事成,期盼中的小雨如期而至。这雨一开始滴滴答答,落在干渴的土地和树叶上的声响如琴似瑟,优雅悦耳。有的驴友忍不住伸出手,去感受这初夏的爱抚;更有那女驴友,仰起脸,闭上眼,任雨滴在脸颊上轻轻滑落,让这份柔情在心底静静流淌。远山布谷声声,野鸡嘎嘎鸣唱,烟岚云岫,置身其中,恰如诗情画意般美妙。
预报中是没有雨的,每个人都没带任何的雨具。刚才还淅淅沥沥温柔多情的小雨,转眼就翻脸不认人了。见此,队长赶紧招呼大家,到路边树叶茂密的核桃树下避雨,并焦灼地审视着天空的雨情云势,盘算着下步的行动。
就在大家纷纷避雨的时候,偏有那不怕雨的好汉,毅然冲进雨中,大踏步向山顶进发,并高声喊到:早上下雨一天晴,起风了,这雨坚持不了多久。看看空中薄薄的云层,我想他说的对,这雨坚持不了多久,也毫不犹豫地走进了雨中。很快头发湿了,上衣湿了,但心情却是无比的欢快,这雨淋在身上,更淋在了心底,荡涤着心中所有的尘埃。
转过一处山坡,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抬头看,山坡上密密麻麻开满了耀目的金银花。细细察看,这花竟有白、黄两色,据说这花初开时白色,三五天后即变为黄色,我想,这应该就是“金银花”名字的由来吧。此刻,雨水洗礼,花儿一尘不染,更显清幽俏丽。雨滴溅落,花儿轻轻摇荡,妩媚动人。雨珠少半落入花心,多半顺着叶片滚落泥土,滋润着大地。
雨,不知不觉中渐渐停了,刚在避雨的驴友纷纷赶了上来,看到这大片的野生金银花,啧啧称赞,一向喜欢采摘的几位女驴友,欣喜若狂,小跑着来到花丛跟前,迅速施展起了娴熟的采摘功。 这金银花晒干后当茶饮,不仅清热解毒,疏通经络,而且还能护肤美容,想想有谁不爱。
路一点点陡峭了起来,狭窄了起来,果树不见了,金银花没有了,嘎嘎欢叫的野鸡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竟是茂密的荆轲林及一棵棵高大粗壮的刺槐。从小在山区长大的我,对荆轲和刺槐是再熟悉不过了,但这里的荆轲还是让我十分的惊奇。这荆轲高大粗壮,连片成林,遮天蔽日。此时,槐花刚落,余香缕缕,虽荆花未开,但那槐花的余香与荆叶散发的清香,交织在一起,依旧浓郁芬芳。从山底到岭顶,队伍一路在荆轲和槐林下穿行,神清气爽。垂直提升250多米,一刻不停攀行近一个小时,竟没有多大的倦意,就连那脚伤未愈的队长,也是神采奕奕。问队长,队长嘿嘿一笑说到:这是咱济南植被最好的地方,路面松软,攀行有抓手,负氧离子浓度高,当然不累了。
站在高高的岭顶,随着队长的指引,游目骋怀,俯瞰四周,满目青绿,神舒气畅。征服了“算盘岭”,下一个目标就是“大高尖山”了。歇息片刻,补充点能量,队伍在轻松欢快中向“大高尖山”挺进。
从“算盘岭”向东眺望,“大高尖山”仿佛近在咫尺,沿“算盘岭”顶行走,我想应该很快就会到达。当我将此说于队长时,队长毫无表情地说:你试试。试试就试试,不想,这一試,真应了那“望山跑死马”的老话。
这岭顶的路十分宜人,最初几个山头基本都是在荆轲林中缓缓上下,不高不低也不险。头顶绿树成荫,脚底松软舒适,无比惬意。我举着手机,跟在队伍的最后,实时记录着队伍前行的状况,并不时分享到群里,让那些未能前来的驴友,一起欣赏这浪漫的时光。
仔细数着记着,已经翻过了四个山头,岭上的植被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疯长的荆轲越来越少,接踵而至的是一棵棵粗壮茂盛的黑松,行走其间,犹如在泰山上漫步一般。眺望那高高的“大高尖山”,仿佛触手可及,但队长说:到大高尖山,至少还要再翻五个山头。“什么,什么,还要五个山头?”虽说习惯了队长赠送的“惊喜”,但还有五个山头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不走了,停下休整。
在几株高大的黑松下面,队伍停了下来。大家在厚厚的松针上或座或躺,默默无语,机械地补充着能量。不远处一支噪鹊,不停地鸣叫,尖利急促,一声高过一声,让本就疲惫的驴友心情越发的烦躁。
看到大家情绪不高,队长赶紧给大家打气。“翻过这个山头,前面将陆续出现大片大片的结缕草,那草儿在树下随风起舞,美极了。其中靠近大高尖山的一片最大最美。去年来,老李在此还丢失了一只登山杖,今天谁找到重奖啊”。听见有美丽的结缕草,还有奖,大家低落的情绪逐渐高涨了起来,几个耐不住性子的小驴,起身就向前奔去。
队长的话果然不假,越过这个山头,路旁的树又变成了成片的刺槐,只不过这刺槐一棵棵高大挺拔秀美,比之前所见刺槐简直天上地下。树下多为一些叫不上名的草本植物,有的树下还生有许多的野葡萄藤,那传说中美丽的结缕草,也渐渐露出了神秘的面纱。先是一簇两簇,一片两片,随后就恰如草原般了。
几株孤零零的结缕草没有什么意思,唯有连绵的草地,方才能展现其轻盈飘逸的美丽;假若树林里再漏下几缕阳光,假若微风吹拂,假若晨雾笼罩,这草儿真就美得令人心醉了。
从成片的结缕草出现,队员就一个比一个兴奋。“花婆婆”拿着手机一刻不停的拍摄,“叶子、匡匡”紧随其后,一会当着模特,一会帮别人拍照,忙的不亦乐乎。队长则是不停地指指点点,照应着整个队伍。那急先锋老李大哥,两眼放光,聚焦着每一簇结缕草,期待着那丢失的登山杖能够失而复得。就要翻越第八个山头了,眼前出现了一大片茂盛的结缕草,队长急忙招呼大家合影留念,留下开心时刻。
翻过这座山头,传说中最大最茂盛的一片结缕草出现了,这里也是老李大哥丢失登山杖的核心部位。来到这里,不知是因为风景的美丽,还是奖金的诱惑,原本“一字型”的队伍竟一下散开,自由活动了。大家转来转去,一番的搜寻,十几分钟过去,连登山杖的影子都没有发现,看来这登山杖注定是无影无踪了。
此时,时间已近十二点,队伍已累计爬升近500米,行走达六公里之余。是继续前行翻越“大高尖山”,还是由此垭口下山,队长开始征求大家的意见。队长说:要翻越“大高尖山”,至少还有两个山头,爬升还有250多米,估计很多人吃不消,建议从此下山。我说:既然来了,又是计划好的,何不一试?说罢竟无人响应,不知那位,竟幽幽地吐出了一句:人生最好是小满。对了,咋忘了今天是小满啊!下山,必须下山。
有人说:浅浅夏日寻美,最喜小径寻幽。这小径,不需要多长,只需要遮天蔽日的大树,几许浅浅洒落的阳光,弯弯曲曲像水一样的清凉。这下山最初一段一公里多的小路,就是如此的小径。且不仅如此,更有那密密的随风摇曳的结缕草。行走其中,带给你心灵的那份震撼、美好,简直无以言表。
走过这片密林,下山的路突然艰难了起来,不仅既陡又窄,且灌木林立。好在比这困难的情况,大家都经历过数次,终在五十分钟后,有惊无险地顺利抵达了“算盘村”。
村头一处庭院,外墙上盛开的一株蔷薇,鲜艳夺目,无形中成为小村一抹靓丽的风景,也让每一位驴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提到“算盘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忘记这株出墙玫瑰的。
从登山开始就一直在想,这“算盘村”的名字因“算盘岭”而得,而这“算盘岭”又是如何而来啊?下的山来,想想翻越的一个又一个山头,多像算盘上一粒粒的算盘珠啊!我想,也许这“算盘岭”应该就是由此而来吧。
走过“算盘村”,进入“藕池村”,此时已经下午一点半了,每个人的肚子都已咕咕直叫。恰在此时,“卖油酥火烧”的喊声清晰传来,循声望去,叫卖者是一中年妇女,远远跟在一辆挂有泰安牌号的面包车后面。那火烧放在一面包车上,其丈夫开车,车上还有一四五岁的男孩,安静地守着裝火烧的笸箩,静静地望着车外的世界。仅仅只是一眼的对视,瞬间就让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儿时随父亲的走街串巷。买,一定要买几个油酥火烧。念头刚起,前面远远传来了驴友“叶子”的喊声。原来“叶子”早已给我们每人买好了两个“油酥火烧”。
坐在“藕池村”村委会的广场上,咀嚼着又酥又香的泰安火烧,心中感到无比的香甜。此时,附近的老大娘,大概看我们刚刚下山,喝着凉水吃火烧,竟提着暖水瓶,急急的向我们走来,让一行人好一番感慨。
就要回程了,望着广场上石刻的红色“德”字,想想一天的收获,今天这那是“小满”,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满”啊!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