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知心爱人,大家会马上想到付笛声任静演唱的歌曲:“让我的爱伴着你,直到永远。你有没有感觉到,我为你担心。在相对的视线里才发现,什么是缘,你是否在等待,有一个知心爱人……。”
然而,笔者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太原退休女工刘惠香与丈夫婚姻牵手40年,相濡以沫为爱坚守,舍命捐肝抢救患重病丈夫张玉文的动人故事。
本文主人公刘惠香近照
1996年,在太原铁路局通信段汽车班就职的张玉文被查出患有肝硬化疾病,妻子刘惠香劝他抓紧治疗,因为工作忙和对病情的忽视,他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直到22年之后的2018年10月病情恶化,他被迫奔赴天津某医院住院治疗。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肝硬化晚期,必须尽快做“肝脏移植手术”,否则性命难保。购买肝脏和做手术需要马上花费80多万元。
刘惠香和张玉文夫妇照
厄运突袭,丈夫生命垂危!无情的现实犹如晴天霹雳,刘惠香瞬间感觉天要塌了。平时玉文求医购药、家中购买装修住房、以及供养女儿读书等,对于工薪族的家庭早已囊中羞涩,没有多少积蓄。
现在急需凑80多万元抢救丈夫,到哪里筹集这笔巨资呢?刘惠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是她并没有放弃抢救丈夫的念头。
十万火急,不容拖延!刘惠香硬着头皮,一边向亲友紧急求助借钱,一边主动向医院请求为丈夫捐肝。因为捐肝,可以降低购买肝源费40万元。不到一天时间前面的两件事迅速办妥。
张玉文在天津住医院时的图片
天津医院于25日为刘惠香夫妇二人做了“活体劈离式肝脏移植”,手术时间达16个小时,终于全力保住了丈夫的生命,术后25天便顺利出院了。
那时,刘惠香已经58周岁,属于国内年龄最大的捐肝供体者,带有一定的生命危险,为了抢救丈夫的性命,她根本顾不上这些。
在接受手术前,需要捐肝供体者的直系亲属全部到现场做伦理评估和亲笔签字,因为刘惠香居住在太原的老父亲刘景文已经85岁高龄,来不及到天津医院签字,但是他老人家怀着深明大义和疼爱女儿的心情,依然在住地太原某公证处做了公证签字。
刘惠香在天津医院带病侍候丈夫的图片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玉文出院5天后,出现了高烧、胆漏等术后并发症,必须马上再次住院,否则会前功尽弃。刘惠香克服各种困难,拖着自己刚做切除移植肝脏手术的严重病体,咬着牙坚持陪护丈夫再次在天津住院,悉心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打针输液和大小便等,又过了3个多月才出院返回了原籍太原。
刘惠香陪伴丈夫出院回家后,谨遵医嘱为丈夫安排餐饮,每日检查督促丈夫吃排异药物,每月定期到太原医院复查身体。她把家里收拾的窗明几净,张玉文的穿戴干净清爽。现在张玉文已经术后5年了,在妻子刘惠香的精心照顾下,他心情舒畅,容光焕发,身体的康复的非常之好。
“要是没有妻子的不离不弃,舍命捐肝搭救,我也活不到今天,这一生多亏了我遇到了我的知心爱人。”说到动情处,丈夫张玉文的双眼浸满了激动的泪水。
刘惠香和张玉文夫妻近照
刘惠香,1960年出生于干部、知识分子家庭。爷爷在原籍石家庄市矿区是当地有名的文化人,叔叔是1961年毕业的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生、高级工程师,父亲是国家县处级领导干部。
姑娘时刘惠香身材高挑、眉清目秀、貌美如花。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令人羡慕的铁路计量所工作,条件非常好。
但是她并没有嫌弃在建筑部门当工人的张玉文,两人1983年结婚后,1984年生下一宝贝女儿,女儿研究生毕业后,在学校做人民教师……
刘惠香的女儿女婿一家人全家照
刘惠香婚后40年如一日,恪守妇道,相夫教女。关键时刻舍命捐肝救丈夫,患难与共,众目昭彰。大家由衷地称她为“最美妻子”。面对大家对她的赞扬,刘惠香显得很平静,用她的话说,“自己只是尽到了一个妻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谈起这么多年走过的路,刘惠香没有怨言,更多的是感恩。她感恩父亲和弟妹们的支持,感恩每一位好心人的帮助。她说,“没有大家的支持帮助,我和丈夫也熬不到今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患难夫妻不可忘,贫贱夫妻百事哀……。刘惠香,这位不善言辞的63岁的退休女工,上班时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退休后舍命抢救照顾患重病的丈夫,并把女儿培养至研究生毕业、人民教师。她用自己柔弱而坚韧的肩膀,为家庭撑起一片蓝天,谱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爱情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