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子瞳(姜传春),作家,自由撰稿人,性别:男。生于南国长于北疆,江南的水给了他灵性,北方的风教会他硬朗,天地万物皆可入诗,灵魂独舞时,夜话成行。吟游诗人,现居北京……
【岁月从泪角决堤】
文/子瞳
梦船划浆的初源
热望闪着微光
心跳耀目的高塔
怦然过灼然的幻象
残和破的交错
美和丑相甄别
概念打着补丁
偷梁被粉饰过的时光
……
心存善念,果有福报
今音评论:
这首《岁月从泪角决堤》的重心落在了第一段的第二行“热望闪着微光。”这是诗歌所结构的一对矛盾体,其中的哲学含义在于事物之间的转化,这是一个看点。第二个看点是虚实之间的交错配比赏析,它是第一、二段的实和第三、四段的虚之间在相比较之后产生的感觉。
感觉人人都有,你有多高的学识和体验生命的实力,你就会从中读出多深的含义。这首诗歌不长,作者还是坚持和沿袭了每段两行的习惯操作法。其中,也把心存善念的理念,主要通过题目中的“泪角”来得以体现。这是属于诗歌处理上的委婉手法。其中有定位意识,其实也是人物心中的意志表现形式的一种。
第三个看点是题目中的那个“泪角”。这是诗歌在创作的潜意识中,已经发挥了对诗眼进行针灸式的处理,就是能够抓住“泪角”,在内文的四段八行里面,进行了正面或侧面的扫描,这也是诗歌在处理上的人物的视角转换。在转换中,按照对题目“泪角”的演绎法处理,
分别从第一段第二行的“热望”,第二段第一行的“心跳”,来体现“泪角决堤”的原因与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带有实质性的,它和第三、第四段在比较中能够站住脚。第三、四段的相对用了抽象手法来处理和定性这两段所含的虚设成分,则是为了从理论上对上面两段进行的一次概括认证。
比如,证表现在第三段第二行尾的“甄别”,而论在第四段的两行。由此,对诗歌完整性的看法,也就富有了条理性。梳理这首诗歌的方法还有多种,只要做到有机结合,对诗歌的审美,会出现更新的形式。比如,新在对诗歌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是指对心存善念,果有福报的具体展开。
展开是以细节来体现的。这时候,如适当的关注第三段第一行“残和破的交错”,它可以引申出甚至是一篇上万字的文章。这也是这首诗歌所具有魅力的地方。魅力就在于定性准,毫不含糊,比如,第四段的第二行“偷梁被粉饰过的时光”既是如此。
作者:子瞳
评论:今音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