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片头曲是重新选录小少年朱振铭演唱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我的红色情结
《我的红色之旅》长沙(一)》
作者:相思入梦
火红的五月,和煦的微风,
火红的五月,炽热的激情;
一群不辞辛苦满怀崇敬,立场坚定的37名红友(团友的特殊称呼)在五月初的一天,齐聚长沙,开启了一段心之向往的红色之旅。
♦️初识红友:37位团友相识在第一天的见面会上,在导游闫老师的主持下,大家互相自我介绍,犹如老友相逢,犹如亲人团聚,谈笑风生一见如故,导游闫老师亲切随和即是导游领队又像朋友、晚辈,小兵帅哥更是热情洋溢活波可爱,一下子让人消除了陌生、忐忑,很快便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中。
♦️橘子洲头:瞻仰风华正茂伟人像。
伫立湘江边,凝望年轻的毛主席雕像,长发飘洒俊朗的脸庞上,五官棱角分明,宽阔的双肩预示着伟人双肩担天下重任的宏才大略,整个雕像坐卧在翠竹青山中,汉白玉石是那么高洁无瑕,像极了毛主席的高贵品格,雕像前久久凝视久久凝望,默默的念读着《沁园春·长沙》:…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仿佛眼里浮现出毛主席真的走了出来,走到了我们身边,才俊青年的他,就在我们中间,他是那么的英俊伟岸,一身豪气,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毛泽东!
♦️ 岳麓书院:千年书院,知名学府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下,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四个区域。四周青山叠翠,古木参天,岳麓书院始创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与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睢阳)、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岳麓山书院对于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是深远的,1943年,毛泽东还亲笔写下“实事求是”,作为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校训,沿用至今。
这也是毛泽东一生中所题两个亭匾名中的一个,另一个是福建才溪的“光荣亭”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
爱晚亭坐西向东,古朴典雅,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诗词。
近年来,更是成为湖南省开展党史教育学习的红色基地。
第一师范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毛泽东青年时期曾在此学习、工作长达八年之久。
毛主席曾深情地回忆“我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并称赞“一师是个好学校”。
北侧为工人夜学,1917年11月,毛泽东以第一师范学友会教育研究部的名义举办了这所工人夜学,取得了联系工人的最初经验,并推动了当时的平民教育
当年的第一师范是湖南最好的学校之一。毛泽东于1913年春考入湖南第四师范,1914年2月随四师并入一师。后被编入本科一部第八班,直到1918年6月毕业。
现在这里作为一个历史纪念馆对外开放,但同时也仍然是第一师范仍在使用的一个分校区,既有学生们仍在上课的教室,也有对游客们开放的陈列展厅,和保持原场景复原等重要场所。
长沙是伟人毛泽东主席求学、成长和初期革命实践之地,在长沙,毛泽东求知、求索、求道,最终冲破旧的理论、教条和束缚,打开了眼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志,奠定思想根基,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常人所想,即便百年之后,今人回顾他的这段经历,首先感受到的依旧是跌宕起伏、艰难险阻,犹如虫蛹破开茧壳,让人感慨万千。个中漫长,其中艰难,后人无法想象。
国破山河碎,家亡社稷恙,革命先辈们怀抱鸿鹄之志,愿救国救民于水火,以救苦救难为己任,披荆斩棘,敢于开辟前人未开启的道路,迎着随时可能抛头颅洒热血的险恶,甘心过颠沛流离的生活,牺牲自己的家人亲人…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一次有意义难忘的红色之旅,几次提笔几次难以平复心绪…有悲伤也有痛惜,还有愤慨…还有说不出来的难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怀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我们组团的西安星火旅行社,专做最专业的红色旅游!原创深度线路,专家学者同行;全国独家线路;红色主题的研学普及教育,专家级导游团队,提供最优质服务。
我们这次参团的团员中有十几年团龄的老团员、有跟团四、五年的中生代团员,也有像我们首次参团的新团友,和其它旅行社完全不同的是,团友之间在这里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一致的丰富话题。
团里有十几位来自一个地区、城市的团友,也有夫妻相伴而来的,有女儿陪伴母亲的,有父母带领孩子的,最出乎意料的是队伍中不仅仅是老年人,而近一半来自于中青年,据此看来,红色旅游逐步年轻化了,追随榜样,怀念先辈,已成大气候和大热门。
作者:相思入梦,陕西秦韵分社会员,长安朗诵协会会员,长安书香诗社成员,喜欢写点感想展现美好,爱好读点文章抒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