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影像里的记忆
游雪莲
今年的正月初四,我和同村的发小英在檀木林体育场聚会,几十年未相见的发小,已经到了我们称呼的“张大妈李大爷”辈份了。她已是两个外孙的姥姥了。
当年十二三岁正处豆蔻年华的我们,穿着白衬衣、蓝下装,系着红领巾的模样挥之不去……时隔四十年再次相见,她从随身背包里小心翼翼拿出一张我们当年的毕业照,照片未曾发黄,据说当时用的冲洗胶片设备和材料都是最好的。
和多年未见的发小见面,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华灯齐放时回到家里,打开书橱翻出一本湖蓝色的旧相簿,封面右上角依稀还能辨认“马到成功”四个字。金丝绒镶边已大部分脱落,我用一根粉色丝带沿着它的痕迹又镶上,相册正中那匹奔腾的骏马早已模糊不清。旧时岁月如昔日一轮温黄的月亮,经过时光年轮的浸润,相片里的我们发已成霜。那烟黄的旧色,诉说着年华不再的惆怅,那张张旧照,又记录着年少的美好。
四月的一天晚上,正在给亲人们聊天,放在桌上的手机叮的响了一声,瞥了一眼,是小学同学英又在给同学群发老相片了。我坐在宽敞的院子里继续给家人们聊天,没有回复。最近英爱在群里晒旧照,就是把四十年前和同学亲友聚会时拍摄的照片,逐一转换成数字化格式并进行剪辑后,分别从微信里发给大家,赢得了大伙一片叫好声。同学们收到英发来的毕业照片,过去年轻的样子居然又历历在目。照片很是珍贵,大家非常激动,同学们纷纷晒出当年的黑白照片来,有和家人合照的,也有和同学、亲戚的合影,也有单人照。

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同学,看到传过去四十年前同学们的毕业照片,心潮澎湃,激情满怀,立即请教如何操作,也要把家中沉睡多年老照片全部转换成数字激活过来,成为一份永久的记忆。我夸赞英为同学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黑白影像里的岁月,大半是青春的无羁与欢悦,但时光从来无情,会在不经意间把欢悦碎裂成悲情。那本最大的黑白影集里,第一张照片曾是我最喜欢的校园留影之一,我们五个要好的女同学穿着白色衬衣,系着红领巾,笑容明媚地站在校园的教室前。春日的暖阳在光影间流动,一副青春正好的模样。但如今,它勾起的只有丝丝酸楚,站我右边我的闺蜜,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扎着马尾的女同学俐笑靥如花,可惜天妒红颜英年早逝,已在三年前的春天,病逝于医院的病床,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我们曾互相往来,她到我家吃顿饭,隔一段时间我又上她家帮忙收割小麦。我们同住一张床,分享过无数青春秘密。小学五年,我们无忧无虑,在学习上我们互相鼓励,课余一起跳绳、踢毽子、丢沙包、打乒乓球,我们形影不离。操场上你追我赶,嘻嘻哈哈留下我们快乐的身影。放学后我们一起割草。我写的日记中为她留下过岁月的记录,和她一起照相馆合影留念,为我们留下芳华。谁知芳华的背后竟是命运的无常。
最美的芳华记录在黑白影像间,那样的日子委实短暂,几年而已。读高一时,开始有了彩色照相,一个色彩缤纷的影像世界开始走入生活,黑白照片很快成为历史的绝唱,因为是绝唱,所以显得珍贵,绝唱里的记忆,也似乎多了几道光亮。
一帧帧照片一幅幅回忆,脑海里浮现出曾经的你、我、他。友情在照片里涌动,笑声清晰地在耳边回旋,翻开相册抚摸照片,笑容会自然流露,友情的火花会再次点亮,言谈举止都是照片里的“影子”。
儿时的同学是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这份记忆里虽有瑕疵,但更多的是童真和童趣。老同学、老朋友、发小的友谊坚不可摧,随着时间的流逝,思念的情绪会越发凝重。走着走着我们老了,许多东西会丢弃,惟有照片依旧相随。照片发黄了,但照片里的我心中依旧有光,多希望照片里的你我,永远都是兄弟姐妹,心中一直保持着那份天真烂漫……

作者简介:

游雪莲,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荣县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和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