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检断代准又快
于利超
西藏萨迦寺有一件大名鼎鼎的镇馆之宝,全称“明宣德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高足碗。”高11.5公分,口径17公分,是一件官窑瓷器。
我也拥有一件同类瓷器,纹饰几乎完全相同,青花龙云纹、藏文、内外满池娇图案,而尺寸比萨迦寺那只还要大,高14公分,口径21公分。这是我好友多年前送我的礼物。因当时忙于工作,无暇欣赏。于是,在紧裹着的棉胎中,一晃就是十年。直到2017年搬家,在整理旧物件时,才发现此物。

是否是宝物呢?于是,我走上了请专家鉴定之路。有专家说,宣德没有斗彩,东西不对。有专家说,这应该是后仿的,不到代。甚至有专家连看都不看,你怎么会有如此好的东西呢?是不是网上买的,时间记错了?也有专家告知,东西是真的,但证明不能出。多次寻检无正确结论。
我又另辟途径,请西藏的朋友,看一看能否从藏文上找到突破口,符号加字母,不知什么意思,无果。求真鉴定一晃就是几年,鉴定之路其漫漫可想而知。
可她又亭亭玉立地站在我面前,展示着迷人的风采。

2020年8月,认识了张锡银老师,听他说现在有仪器可以准确快速断代,并简单地介绍了仪器的断代原理,相约第二天前来鉴定。如约而至,张老师接过瓷器,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他说此件瓷器十分精美,器型规整,保存完好,是一件传世珍宝,具体烧造时间,我们来看看瓷器检测结果。
张老师拿出场共振检测仪,熟练地打开,没有多久,结果便出来了:1430年。
张老师接着向我解释:此件瓷器的青花部分,使用的是苏料,属低锰高铁型进口矿料,青花下沉,深入胎骨,在胎釉之间有一种凹凸感,锡光闪闪,泛紫晕散。
瓷器的主要纹饰是满池娇图案,元、明、清三朝都普遍使用,后朝都有继承。彩瓷部分大面积使用斗彩技法,实属罕见。它将斗彩创烧的时间从成化年间提前到宣德年间,并提供了实物佐证。因此,此件名称为:“青花斗彩莲池鸳鸯高足碗”更为准确。

釉上彩瓷由于长时间接触空气,产生一中膜状物,五光十色,俗称“蛤蜊光”。目前,仿品是使用化学原料混合而成,没有老瓷的“蛤蜊光”灵动和深沉,稍加注意即可分辨。
最后,张老师十分肯定地说:是真品,不会有错。
长时间悬在心头上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我欣喜若狂,心情像雪山上的雄鹰,展翅高飞,在辽阔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以后的收藏中,我遵循科检加目鉴,少走弯路,收获不少。特别是科检,是“慧眼”,能识别真假。它的出现,一定会吹散在古代艺术品鉴定上的雾霾,发掘出更多更好的宝物,让世界领略中华文明的不朽辉煌!
2023年5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