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革命历史、传播红色文化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组织会员前往福建省长乐南阳村参观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参加此次活动的知青会员共有约70多名。



本次活动旨在:牢记历史、缅怀英烈,感受积淀深厚的福建东南沿海抗战精神!通过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引导教育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让南阳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2023年6月1日清晨八点半,知青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精神饱满地陆续准时赶到福清市汽车北站,上午九点四部车辆满载会员纷纷驶出城区,一路沿着环绕山脉崎岖向上的山路慢慢挺进,登上山峰,驶入深山……。





上午10:00左右,车辆到达福建长乐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南阳村。虽然此时已是烈日当空,大家却不想有一丝停留,而是直奔今天活动主题。



这鲜为人知、神秘幽静的小山村,碧水蓝天、风光秀丽,犹如世外桃源!







难以想象在这清新僻静的小山村里,居然谱写出惊天动地的壮丽篇章,有一批壮士曾担负着福建革命解放的重任,有百多名先烈曾在这里英勇奋战,壮烈牺牲!






大家满怀崇敬之情,首先浏览参观长乐地下党革命烈士纪念园,并留影纪念。


进入纪念园,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个庄严凝重、雄伟壮观的主体建筑门牌和《前仆后继》大型主题浮雕。会员们首先在这里打卡留影。






在碧绿宽阔的绿草丛中矗立着一块醒目的石刻《南阳魂》,这个名字是由时任闽中地委委员、解放后曾任省政协副主席许集美同志题写的。




纪念园左侧一角在鲜艳红旗映衬下凸显出《南阳精神永放光芒》几个大红字也吸引着大家情不自禁地合影留念!






进入大门一直往里走,通往纪念园主雕的台阶共有160层。这是象征着革命战争年代曾有160名闽中游击队队员在这里坚守战斗。



这时已近午时,老知青们仍然兴致不减,继续顶着炎热的烈日暴晒,一个不少地坚持登上了160层台阶,并在纪念园主雕前合影留念,真正彰显了顽强执着、吃苦耐劳、敢于挑战的知青精神。

纪念园的主雕建筑,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它突出纪念园的主题,仿佛向人们讲述着鲜为人知的故事。知青们听着介绍,勾起了对抗日战争年代的回忆!大家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纪念园参观结束后,老知青们来到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史迹陈列馆,详细了解了这里的革命历史及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讲解员谢海琳为我们做认真详细介绍

这里有一家四兄弟参加革命的感人事迹,有革命老妈妈送子参加革命,舍小家顾大家的光荣事迹!









随后,知青们又来到了陈亨源故居——《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办公旧址》,也曾称为“福建人民抗日游击队闽中司令部”,参观了实物展览,观看了许多遗留下来的文史资料,较全面地了解福建抗日革命历史,并重温了入党誓词。










知青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和时代的变迁,也深入了解了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的抗日革命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




长乐南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福建东南沿海的革命基点村,也是福建抗日革命发祥地。

1944年8月至1945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迁到南阳,闽中特委机关及闽中游击队和省委武装队伍也随着进驻南阳。


省委机关在南阳期间,发动沿海各县开展抗日武装斗争,部署抗日游击战争,召开省委干部会议,留下许多让后人引以为傲的珍贵资料。














参观活动结束后,知青们在这溢满正气、充满灵气、孕育着生气的深山里品尝着农家自养的鸡鸭、自抓的泥鳅、自采的鲜笋、自种的蔬菜,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真是难以忘怀!



眼前美丽诱人的新农村景象着实迷人!转眼间活动即将结束,大家将要返回,但余兴未尽,每个人都希望多吸取一些这里的灵气、多留下自己美好的身影,多储存在这里难忘的回忆!大家争相选取美景,合影留念!









































大家表示:通过此次参观,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福建,长乐红色革命历史,增强了革命必胜的信心。


























我们深信,本次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知青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福清和长乐两地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将激励我们继续永葆革命青春,让南阳精神永放光芒!

最后,感谢福建省委南阳旧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我们此次参观活动给予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我们将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弘扬知青精神,为推动知青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