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 ,持家之道
作者:梁玉科
我不懂古董收藏,家里经年累月却积攒了太多的“古董”!诸如:小石磨、大缸、小瓮、大瓷盔、棒槌、小车、烧煤生铁洋炉子、烧柴铁炉灶、取暖火炕、旧自行车、旧摩托车、旧电视机、旧洗衣机,以及很多原始的盆盆罐罐、碟碟碗碗至今都还保留着,有的时不时用着,有的看着,摆着,不常用的大都放进了仓库,都舍不得拋弃!已成年的儿子说:“爸,等我有空了,把这些不常用的旧东西能卖的卖掉,不能卖的扔掉,免得又占地方,又不观瞻!”而我觉得“古董”之多,意味着家里物资丰富,件件都是宝,虽然用上了液化气,电磁炉,看上60英寸的智能液晶电视,开上了电动车,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但很多人不知道我为什么还保留那些古董?
沉思细想原因之多:一、这些古董都是自己花钱买来的,至今仍能用。二、老者当家的缘故。俗话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惜物爱物罢了。三、应急方便。每当遇事开借时“求人不如求己”,如果电车坏了有摩托,摩托坏了有自行车;若突然停电,电磁炉不能用有汽火,液汽没了,有烧柴火。四、件件“古董”,弥足珍贵。之所以珍贵是对它有感情,她记载着我家生活条件的改善,她倾注着家人的思想感情,睹物思亲,睹物思事,她更是一部家庭奋斗史的真实写照!
欣赏和使用“古董”,须要长时间的维护和保养。车胎綵了,要及时更换;铁器锈了要随时点油和擦洗;电视坏了,修就要换件;总之,一句话,即使维修成本再高也不遗弃,不遗弃就有希望,有希望,生活就踏实,自己也会心安理得!
“百日顺就怕一日难”我很早以前在路上捡到一只螺帽并存放在摩托后备箱里,前几天种玉米,手扶播种机上丢失了一只螺帽,干着急不能干,正巧碰上我骑着摩托,打开后备箱一看,那只螺帽正好匹配派上了用场,且不说螺帽价格贵贱,关键是省去了远处购件的劳顿,及时排忧解难了。我收集的机器零件多次救急过左邻右舍后,同时我收到过多次真诚的谢意!每次借人家的小型农具,用后马上擦洗马上归还,生怕再用人家有也不借。几十年分田单干,我家无大型农具,要么租用,要么借用。花甲之年的我终于养成了爱惜农具善用农具的良好习惯。
农闲时节,我就擦擦洗洗修理“古董”,在修理过程中,我也学会机器的构造运作原理,掌握了一些技能技巧。真可谓:“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生活处处有学问!”“实践出真知!”自拆自修,自悟其理,有时实在搞不懂,就拜师学艺,不耻下问。若自修成功,也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 隔三差五,我就开着电车在本村当乡赶个集,买自己生活所需物品;春来秋至,我就骑上自行车,去田野菜园溜一圈儿。兜兜风,散散心,锄锄草,流流汗,舒活了筋骨,又摘回了要吃的茄子辣椒西红柿……
家什物品,只要能用,就不愿添置新的,我就本着“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理念,总觉得“新缸不如旧缸光”,我姐说:“俺三和我一样,省吃俭用,敝帚自珍,身上的穷毛再也蜕不尽了!”我也觉得越老越吝啬!似乎成了“葛朗台、普留希金!”我始终认为:留住了“古董”,就守住了家;守住了家,就安住了我那颗持家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