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八十一)
杨浩然.偶然著
八十一、崮若金汤英雄连
沂蒙山区的崮,千奇百怪。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海拔高度大多在五百至七百米之间,方圆面积一平方公里左右,崮顶平阔,四面陡峭,易守难攻!
冷兵器时代,这儿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草寇们的乐园。地形好、交通便利的崮上,大多挖有防御工事、地道、储存室等。有洞、有泉的山上,大多设兵营。
第二次讨吴战役取得胜利后,马三预感到早晚还会有战事,便安排各防区从众多山崮中,挑选部分附着在战略要地上的崮重点布防,重新修复了土匪等留下的备战工事,并补充了粮食和水等必须品。
自打丢掉鲁沂山区后,小鬼子和吴化文怀恨在心,做梦都想从鲁中军区的马三手里夺回去。于是,便策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拉网式扫荡。
一进入冬月,鬼子汉奸们就按捺不住了。随组织起了一万多名日伪军,从临沂、莱芜、沂水等多地同时出击,浩浩荡荡向鲁中山区杀来。声称,要在三个月内,全歼该山区的所有八路军。
为了避其锋芒,保存实力,王建安、马三等作出了我军随时跳出包围圈,到外线作战的决定。然后,寻机作战,各个击破。
为了给日伪一点颜色看,转移前,作了周密安排,以莲花山周边地区为主,向敌发起攻击。将十一团八连派至岱崮据险而守,以吸引敌军主力,同时掩护相关地区的党政指挥机关转移。其他部队全部跳至外线作战。
从前,日伪扫荡莲花山时,吃过不少亏,这次,未敢对其妄动。但却对我岱崮守军进行了合围。
其实,合围之前,日伪并不知道崮上有驻军。自扫荡开始后,就没碰上一股八路,正猴急呢,为了寻找八路军踪迹,他们从村里抓了个没来得及跑的白胡子老汉,问八路向哪跑了。老汉怕鬼子去追大部队,就指了指南、北岱崮说:都跑到山上去了。
敌军官往山上一看,有点不相信。南、北岱崮易守难攻不假,也是咽喉要道,可八路军不至于傻到固守绝山的地步吧?但又怕错失良机,就半信半疑的向岱崮发起了攻击。
为了守住岱崮,给敌人以重创,八路军早在此处修好了掩体,并在山顶建有房屋,准备好了水缸、粮库等基本生活设施。而且还在南北两面的山岩上,修筑了很多瞭望楼,用于观察敌情。在梯田石坝内,挖了许多墙洞,在岱崮周围埋了很多地雷。
敌人开始进攻了。伴随着飞机、大炮的轰鸣,成群的日伪军向岱崮发起了攻击。
敌人首先盯上的是北岱崮,只不过还没靠近就被冷枪震慑,灰溜溜的退了回来。
鬼子一看山上火力甚猛,就问那老汉山上到底有多少八路。老人虽恐惧,但打心里维护八路军,便谎称山上有七八百人,让日寇千万别妄动。
日寇果然上当,一方面小心试探,另一方面,从其他地方又调集了大队人马,准备围剿“大股八路”。实际上,驻守这里的八连一共才九十三人。
战斗刚开始,日寇显得很谨慎,先是派出了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攻击。
八连指战员更是沉着应对,先是放任他们突进,待日寇进入射程后,才猛然开火,迅速将其一网打尽。
敌大怒,随展开了两侧包抄。只可惜崮高陡坡,草木稀少,又没掩体和助力,根本爬不上去。
久攻不下,日寇急了。立即转移目标,向南岱崮发起了进攻。
这次冲锋,日寇直接出动了大股部队,以凌厉之势迅速攻到了崮巅之下。可就在他们距山顶仅剩百米的时候,突然被山顶滚下的巨石砸了个稀巴烂。紧接着,手榴弹、各类枪炮,以及事先埋好的地雷,同时在敌群开了花。敌人死得死,伤得伤,活着的一个个滚下了山岗。
眼见两崮都攻不下来,日寇终于恼羞成怒,便调动战机对山顶进行了轰炸。
这时,事先挖好的掩体,发挥作用了。任凭敌机怎么轰炸,依旧收效甚微。
羞愤之下,日寇使出了一系列下作手段,如:投放毒气弹、逼迫当地老人小孩上山劝降等等,试图以此来瓦解战士们的斗志。
敌此举,愈发激起了战士们的国仇家恨,表现得更加勇武了,决心誓死与阵地共存亡。
日子一天天过去,日寇的轰炸与强攻,致使崮上的粮食、弹药,基本上都在轰炸中损毁了,就连存水的缸,都被炸没了。
虽然山下的地方武装五人一组,会在夜间背着粮食、油,和不封口的小水桶,给山上送给养。但随着攻势的愈发猛烈,补给线也受到了冲击。没办法,一到晚上,战士们只能用单薄的军衣来御寒,饿了就挖野菜、啃树根。
相比食物,更缺的是水。由于长期缺水,战士们的嘴唇全裂了。艰难时,就剩了半搪瓷茶缸水,还混着泥土。不够喝,便围作一圈,每人抿一下干裂的嘴唇,然后传给下一个。
眼见无法攻克八连阵地,日寇猴急。随将攻击部队换成了三十二师团的精锐,派出了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进行轰炸。
顿时,纷飞的炮火直接将南北岱崮的山顶犁了数遍。为了抵御日寇,有的战士打光了子弹,没子弹就用刺刀挑、用石头砸。硬生生把敌人挡在了山下。
随着战时的拉长,八连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被三千日寇困在中间的他们,只能凭借顽强的意志,来抵抗几十倍于我的敌人。
期间,日伪们曾多次派人向山上喊话,让其缴械投降,妄图以此来瓦解战士们的斗志。喊话无果后,便威胁要空投伞兵抢占山顶。
本次阻击任务是阻敌半个月,可八连却在山上坚守了整整十八天。超额完成任务后,便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神不知鬼不觉的溜下了山。
次日,当日寇又派人开始“例行喊话”时,山上则没了回应。日寇派部队往山顶推进,仍没反应,难道这支部队插翅飞走了?
原来,早在三天前,八连就接到了撤退命令,紧接着,他们一边拒敌,一边谋划起了转移工作。首先将战士们分了工,一部分在山上拴好绳索,另一部分则来到山的另一面,不停的往山下扔石头,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日寇自觉包围圈密不透风,而且足足盘绕了四五层,山上的八路军是不可能跑掉的。可没想到,八连的勇士们却从他们的眼皮底下完成了“金蝉脱壳”。
此役,八连以伤七人、牺牲二人的极小代价,在日军一个空军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步兵大队,以及一个伪军团,累计三千多人的围剿下,抗争十八天,歼敌三百余,取得了一比一百五十的战损比,且神不知鬼不觉的顺利撤退,创造了我军历史上的神话。
向英雄致敬!
战斗结束后,八连的战士们得到了全体嘉奖,多人被评为战斗英雄、战斗模范。该连,也被命名为英雄“岱崮连”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