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著名诗人、词曲作家张宝春历经几十年艰辛创作,成为联合国国际和平艺术家推选人物。

张宝春凭借交响大合唱《中国颂》(九个乐章)及多篇力作冲出国际。











终于修成正果,荣获【国际和平艺术家】勋章,





登上国际和平艺术家荣誉榜!
交响大合唱《中国颂》作品介绍
一、创作动机
创作一部歌颂伟大祖国的交响大合唱,是作者多少年来心中最大的夙愿。
翻开中国的音乐史不难发现,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部歌颂祖国题材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我们知道,《黄河大合唱》是描写抗日战争的,《长征组歌》是描写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其它歌颂祖国的经典作品虽然很多,但,都是单一的一首歌曲,所以说,这是一片音乐创作空白。
中国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到今天,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到今天,应该有一部涵盖中国的历史、今天、未来,充满时代感和艺术性,赞美、颂扬伟大祖国的多乐章大型合唱声乐作品,交响大合唱《中国颂》的诞生,应该说是填补了这片音乐创作空白。
祖国,那厚重、饱经沧桑的历史,那广袤无垠的土地和辽阔无边的海疆;那勤劳、朴实而又善良的人民;那如诗如画的壮美山河;那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那改革开放、飞跃发展、繁荣富强、傲立世界的雄姿,祖国,真的是太伟大了!所以,一切的一切,告诉作者,要用大题材、大体裁、大跨度、大内涵、大构架、大气势、大篇章、大工程、大制作来歌颂她——中国。
作者于2009年3月(为国庆六十周年而创作)动笔至今,先后历经十一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几易其稿,几经艰辛,最终告成。
二、作品介绍
交响大合唱《中国颂》目录:
01、序 曲《华夏·中国魂》(交响乐与朗诵)
02、第一乐章《沁园春·中国红》(混声四部合唱)
03、第二乐章《史诗·中国梦》(二部合唱)
04、第三乐章《中华·情歌》(女声二重唱及合唱)
05、第四乐章《东风第一枝·中国美》(花腔女高音独唱)
06、第五乐章《中华·圆舞曲》(男女声二重唱)
07、第六乐章《水调歌头·苏轼还》(男中音独唱)
08、第七乐章《新时代·进行曲》(二部合唱)
09、第八乐章《为人民服务》(男声四重唱)
09、第八乐章《巨轮·远航》(男高音独唱)
10、第九乐章《黄钟大吕·中国颂》(混声四部合唱)
作品通过序曲导入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第一乐章开始介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经四十年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展现了14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历史进程;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丽画卷。
交响大合唱《中国颂》的旋律气势恢宏、大气磅礴,民族音乐语言个性鲜明。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宏观微观对比强烈,描写细腻准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灵魂节奏——三连音贯穿于交响大合唱《中国颂》的始终,赋予该作品以大气、正气,坚定、坚毅,顶天立地的伟大音乐形象。
交响大合唱《中国颂》的朗诵词,把横跨中国古今历史的一个序曲及九个乐章巧妙地链接在一起,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起承转合顺畅自然,内在联系逻辑清晰。
“国与魂”、“新与荣”、“脊与梁”、“祥与乐”、“景与美”、“人与梦”、“梦与兴”形成一个内在链条,构成递进铺垫,推出主题,最后扣题“中国颂”,展示出交响大合唱《中国颂》的核心内涵。
三、作品特点
交响大合唱《中国颂》立意深远、横跨古今,构思独特、结构严谨,视角刁钻,布局合理,歌词优美、旋律感人,大气磅礴、震撼人心。
四、作品意义
交响大合唱《中国颂》传递正能量,能激发起人们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祖国的满腔热情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感;是阐释中国梦,歌颂新时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是合唱团、交响乐团进行舞台创作的声乐套曲蓝本;也是创作音乐MV的脚本;更是影视专题片创作的音乐钢筋铁骨。
由于作者水品有限,受条件、硬件、软件等设备限制,作品肯定存在很多缺点与不足,诚望领导、专家及各界听众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