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上午,福州市中共党史学会高锦利会长一行(原福州市中共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专程亲临福清市沙埔镇《福清南区革命纪念馆》考察调研。
高会长一行通过现场座谈,认真听取了陈老先生对福清南区革命史的讲解。

高会长一行在座谈会结束后,还现场观看了纪念馆内已展示的影像、图板资料与所收藏的文物,详细了解了自2020年以来该馆筹建过程及两次开馆情况。
通过座谈傾听讲解和现场考察调研,在场人员无不为已80高龄的红色后代陈钦泉老先生等老区群众牢记父辈革命史,矢志不渝、集资建馆,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所感动!老先生至今仍然对其父辈参加老区革命斗争的英勇事迹铭刻在心、历历在目。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陈钦泉老先生不辞辛苦、四处奔波,不仅负责筹集百万资金用于建设红色革命纪念馆,还身体力行全程参与纪念馆的精心规划设计、布局安排和筹建装修。
为了丰富和完善馆内展示的内容,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经历了三年的艰辛历程,花耗大量时间,多方收集和精心整理相关资料,今天终于较完整、清晰地将福清南区革命史展现给世人。
该馆建成开馆以来,着实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肯定,纷纷慕名前来参观,接受红色革命历史教育。陈老先生至今已先后为莅临参观、调研、考察的各单位、社会团体和学校学生近5000人次进行了公益讲解,他的努力今天终于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为此,老先生也为自己的付出有价值而感到无比欣慰!这种红色革命情怀和执着奋进的精神令现场所有人感动!
最后,会长一行针对建馆三年来的艰辛历程与当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特别提出:要以求真、求解、求通的视野,吸纳各方意见,让本地的红色资源作用最大化。
陈钦泉老先生从小因受到“三八式”老革命父亲陈书丰的教育熏陶,经常聆听父亲讲述当年从事地下党工作的故事。自学校毕业以后,当过兵,也曾经到过日本,回来后一直从事建筑业工作。
他晚年回到家乡,不顾自己80岁高龄,从2020年10月开始到二次重装修缮,始终坚持亲力亲为,带头组织发动乡亲,多方筹集资金达百万修建了红色革命纪念馆。
在筹建初期,老先生为了保质保量建成纪念馆,坚持每天与筹备组、创作团队、装修团队一起同吃同住。在三年疫情期间,他一边抗疫,一边坚持工作,顽强经受住了三年疫情考验。
建馆期间,他总是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与大家共同策划,精心设计、四处奔波、忙里忙外,多次组织召开家庭、家族与村老同志座谈会,统一思想,集中财力物力,尽自己所能办好红色展馆。
在以他为代表的革命后代们满腔热情、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23年2月,经过近三年的重新装修,又重新开馆。
目前该馆以较祥细的图像资料与实物展示,清楚地重现了福清南区组织发展活动情况,展示了当时革命领导,英雄烈士的图文,实物情况,史料较详实。
开馆以来,福建省新闻出版局老领导,福建省老促会王凌,原福清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陈维忠,市政协副主席李洪元等省市领导先后多次光临指导调研,均对80岁高龄的陈钦泉老先生本可以坐享清福,颐享天年,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身心投入纪念馆建设的情怀和壮举表示钦佩和赞赏!
今天,老先生为了弘扬红色革命传统,为了红色江山能够永保!为了还原家乡青屿革命史,为了老区人民能够永远扬眉吐气,还在不辞辛劳地努力着、奔波着!这位长者感天动地的红色壮举让我们许多年轻人自叹不如,甚至感到汗颜和惭愧!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共福清市委叶仁佑书记在视察福清罗汉里革命老区时特别强调:要弘扬传承红色文化,保护好、修缮好、管理好红色文化遗存,从多个层面挖掘整理、补充完善福清革命根据地历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还强调: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让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下一代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在建设革命老区中争优、争先、争效。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我们需要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把红色精神潜移默化成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和灵魂,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
最后,陈钦泉老先生代表本村革命后代们表示:一定要牢记福清市委叶仁佑书记讲话精神,身体力行,继续坚持把红色资源保护好、管理好,把红色传统宣传好、发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