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找回失踪娃童
文/王云剑
1966年3月8日,邢台大地震给我的家乡也造成重大损害,虎头山村也有不少房屋倒塌损毁。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生活在一种恐惧不安之中。地震过后二十多天,依然春寒料峭,人们还离不了棉衣。
日子渐渐平稳下来后,生产队社员们又开始忙起来,学校也逐渐正常上课。
一天上午,下了第一节课,同学们在院子里蹦跳嬉闹。这时,街里有人匆匆来往,声色颇异常,不时传来问话声:找着没有?没有!没有!你看看这,昌所的老奶急的碰头寻死的!老娘娘儿,小媳妇儿嚷嚷成一片。这可咋弄啊,连地震塌倒的地儿都找遍了,就是没有。原来是村里陈昌所家三岁的小儿子丢了。
我和同学们说,咱别上课了,学雷锋做好事,找小孩儿吧!于是,我把同学们分成三路:一路三合庄,一路上安,一路先沟。三路人马奉了命似的,一溜小跑走了。一会儿工夫都回来报告,说找不到。
此时已近上午11点,我最后决定带领同学们向北山——狐子峪方向找去。那里的地堾根儿、树林草窝寻了个遍,仍不见小孩踪影儿。山根下举目东望,是一道高山梁。栽过山梁,便是上安地界大山洼。想着是最后努一把力,越过山梁,如果还找不到,就拉倒了。
我年轻腿脚好,领头喘着气首先攀上山梁。天哪!一眼看见干涸的坩子坑内爬着一个小孩儿。小家伙脸朝下,在满是羊粪蛋儿的野草上无力地扭动,已哭无声息。我立马脱下棉袄把孩子裹严抱在怀里。同学们拥上来在寒风中狂喊:找着啦!找到小孩儿啦!
我抱着孩子,眼含心疼激动的泪水,和同学们顺着羊肠小道,返回村来。
几个腿快嘴快的同学一路狂跑喊着:俺们老师找到孩子啦!顿时街里挤满了欢迎观看的人群。当我把孩子递给昌所媳妇时,他的老婆婆咕咚向我跪下。我慌忙扶起大娘,只是掉两眼泪,啥也说不出来……。
三岁小孩究竟怎么会到高山上的坩子坑,始终是个迷。
山里没有狼,但有狐狸,野狗和鹰。要不是我们师生及时找到小孩,后果我真不敢想象!
2021.10.28
